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春季野钓时,天气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尤其是当水温慢慢回升后,我们将目标鱼设为鲤鱼时,天气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就日趋明显,然而春季的气候特征就是多变,想要寻摸到一个特别好的天气出钓,还能钓到鲤鱼,着实有点不容易,因为很多钓友难以确定,到底是哪些天气,鲤鱼才会给口呢?

我们只要从鲤鱼的生理习性上去分析一二,就能琢磨个七七八八了,那就是起雾天和阴天,那为什么说这两种天气,比较适合垂钓鲤鱼,而且鲤鱼给口的几率比较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一、起雾天和阴天的气温比较稳定

春季的整体气温趋势是上升的,但是早晚比较冷,气温、水温都偏低,而鲤鱼对水温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当然,因为鲤鱼的体型比较大,所以相较于鲫鱼而言,更耐寒一些,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春季气温明显偏低,但是我们野钓鲤鱼,依然还有有鱼口的原因之一了。

在起雾天、阴天出现时,因为光照时长受影响,整个白天的气温,往往变化区间值不是特别的大,从早到晚,可能只有七八度、甚至更少的温度变化,这种气温、水温的稳定性,即便水温会低一些,仍然不影响鲤鱼外出觅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二、起雾天和阴天,能有效减少阳光照射产生的倒影,进而减少鲤鱼的警惕性

在当下时节,尽管气温以回升为主要趋势,但是越是深水区域,往往水藻、水草复苏的就比较糟糕,所以可供鲤鱼进食的食物,还是以浅水区、近岸区为主,所以对鲤鱼来说,觅食区域的安全性就尤为重要了。

当起雾天、阴天出现时候的,往往太阳光照的影响也比较小,能有效减少鲤鱼的警惕性,只要我们的动静小一些,发出的声响小一些,窝料再给力一些,即便发窝的时效性会比较长,但是迟早会有鲤鱼进窝,反而是在晴天出钓时,往往鲤鱼很少会给口,这就是原因之一了。

当然了,并不是说只要是阴天、起雾天,就必然可以钓到鲤鱼,毕竟鲤鱼的体型并不算小,对水深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浅于一米的水深,基本上就不要考虑野钓鲤鱼的可能性了,不是说不能钓,是在眼下这个季节,一米以下的水深,对鲤鱼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对我们钓鱼人来说,能钓到鲤鱼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除此之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2~15度,这也算是一个下限值了,虽然再低的温度,也有可能会遇到鲤鱼给口,但是就如同1米的水深是一个下限阈值一样,低于这个气温,野外水域的鲤鱼,给口的概率实在是太低,所以就不要做这样的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