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阳区大数据局工作人员在分析数据。受访者供图

需要几天的线下调查时间缩短为几秒钟,并且实现了精确核保、快速理赔。2月26日,记者从青岛市城阳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获悉,在日前召开的数字青岛建设领导小组2023年第一次会议上,城阳区公共数据运营的工作成果,引起了强烈反响。据了解,城阳区在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完成了首组医疗数据产品交易,这是全市、全省首笔公共数据成功运营案例。医疗数据与保险业务首次实现数据打通,为全市在更多领域开展公共数据运营提供了新模式、新路径,具有破冰效应。

核保时间按秒计算

日前,来自城阳区的一组医疗数据产品,在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完成交易的消息,引起了各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据介绍,这一款医疗数据产品可帮助保险公司开通线上核保业务,将以往几天的线下调查时间缩短为几秒钟,实现精准核保、快捷理赔。医疗数据与保险业务融合创新成果落地,标志着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工作实现了新跨越,更为提高为民办事效率提供了大数据保障。

“以核保为例,投保人申请投保时,保险公司需要对投保人的承保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批准投保人的申请,降低公司风险;按照传统模式,核保调查员需调阅各种资料,费时费力,准确性也难以保障;保险公司与医疗数据实现流通交易后,智能核保将以往几天的核保时间缩短为3—5秒,真正实现秒核,同时保险公司可以降低公司60%以上核保成本。对投保人,可以获得更快更优质的服务;对政府来讲,可以更好赋能商业健康保险业发展,为数字经济服务。”城阳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据不出域 可用不可见

数据安全与否,是人们普遍关心和担忧的问题。记者了解到,医疗数据产品交易经历了数据采集、安全处理、产品交易、合规应用等环节。在数据采集方面,城阳区率先向市级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提供辖区医疗数据资源,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数据治理,为医疗数据产品服务提供了数据要素保障。在安全处理方面,基于青岛市大数据局与山东翼方健数公司联合建立的数据要素流通应用联合数字实验室研究成果,结合隐私计算技术,开发使用真实数据的核保查验产品,做到“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在不泄露个人隐私和医疗健康数据的前提下,实现医疗数据产品交易和合规应用,大幅降低保险公司信息采集成本,提高了核保信息真实性,解决了传统核保业务效率低下问题。

据了解,为了确保数据安全合规运营,城阳区首先将医疗数据推送到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市公共数据运营平台,这两个平台均是在政务外网环境下的内部平台,保险公司核保业务的商业保险风险核查所需风险等级结果在内部平台完成计算后,将结果传至平台的医疗专区,通过医疗专区传递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查询到的是“高、中、低”等风险等级结果,而不是原始医疗数据。数据的汇聚、计算、输出全过程经过层层设防,确保了原始数据安全。

首笔公共数据实现运营

记者了解到,数字城市建设,与民生息息相关。城阳区成立公共数据运营试点工作专班,坚持需求导向,实施“场景驱动数据价值实现”运营模式,开放核保场景给保险公司,顶格推进市数据运营试点工作落地落实,目前已试点成功,跑通了医疗数据运营路径。随着国内隐私计算领域头部企业,上海翼方健数山东总部落户城阳,发挥其在业界内统领作用,以期形成“百鸟朝凤”局面。

城阳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确定核保先行试点后,城阳主动将数据运营工作纳入全市统筹,数据采集通过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上传、数据治理通过市公共数据运营平台进行、数据运营通过市政府授权国企完成。为了做好数据运营工作,城阳区与华通智研院、翼方健数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搭建了公共数据运营载体;争取了青岛市数据要素流通应用联合数字实验室在城阳落户,开展隐私计算算法研究,加速了数据要素融合创新的成果转化,医疗数据转化为了人身险、健康险核保产品。

为数字青岛探索经验

据了解,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平台由华通智能科技研究院建设,是全市公共数据运营试点的专属载体。目前,主平台及金融、医疗专区已上线,为全市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和医疗相关企业提供统一的数据通道服务。平台推出“数据保险箱”等特色产品,汇聚公共数据目录5099个,涉及工商、医疗、教育等19个类别,数据规模1.2亿余条;汇聚企业数据目录120类,涉及注册信息、纳税统计、社保缴纳等16个领域。

今年青岛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决策部署,纵深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实现公共数据运营试点更多成果落地,打造全国影响力的数据要素流通中心、应用场景引领中心、产业赋能创新中心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样板,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城阳区在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完成了首组医疗数据产品交易,是全市、全省首笔公共数据成功运营案例。这无疑是数字青岛建设加快前进中有益的探索和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