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四季度以来,美国CPI、PPI等主要通货膨胀数据持续下降,体现美国经济信心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已经跌到荣枯线以下。整个市场都有非常强烈的通胀已经受控,经济已经降温,美联储政策取得成果的感觉。但美联储好像不吃市场画的这张大饼,表示还要坚定不移地加息,哪怕真正把经济拖入衰退。这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今天就聊聊美联储认为通胀并未受控的蛛丝马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金融数据显示,消费者需求正在下降,零售数据下滑,同时批发价格也在降温,似乎预示着通胀会进一步下降。美联储的政策正在起作用。2023年1月几个核心数据可以说明问题,直接展示通货膨胀指数的CPI,是6.4%,去年达到过9.5%;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为5.6%,去年最高达到过6.6%。体现生产者消费价格指数的PPI,是6%,去年最高达到过11.2%;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PPI为4.5%,去年最高达到过6.4%。同时,象征经济景气程度的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47.4%,也已经低于50%的荣枯线。

投资人看到这样的经济数据,都纷纷入市,期待美联储政策转向。2023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已经上涨了11%;纳斯达克更是上涨了17%。所有的信号都在显示抗击通胀的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美联储即将见好就收。

但是美联储却一直保持另一种口风,那就是还会坚定不移地在未来几个月继续加息这体现了华尔街与美联储关于货币政策的脱节。市场看到过去几个月通胀数据下跌,都焦急等待美联储政策转向,因为进一步收紧将毫无疑问会导致经济衰退。但美联储说现在的通胀下降都在预期之内,会继续加息到5%以上。市场希望降温但不要太冷,但美联储连温热都不想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初,美联储的利率水平为0-0.25%区间。一年的时间,1次25bp,3次50bp,4次75bp。到现在的4.5-4.75区间,已经加息了450BP。美联储预测2023年底利率中位线为5.1%,所以至少还有50bp的空间。

美联储到底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认为通胀并未受控呢?

第一是反映消费家庭实际花费的价格变动指标,PCE,2023年1月为5.4%,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PCE指数4.7%,都大幅高出预期,甚至比2022年12月有所上涨,这个是美联储绝对不能接受的。特别是,购买服务的PCE指标5.7%,大幅上涨,这个深深触动了美联储的神经。

因为CPI计算所有商品的价格变动,但消费者不一定会实际购买。而PCE则是计算消费者理性衡量后所实际支出花钱购买商品的价格变动。所以在美联储看来,PCE更加重要,因为体现了家庭实际花费的变动。

二是劳动力市场的持续火热的工资收入不断上涨。2023年1月,美国新增就业人数51.7万,是2022年12月两倍以上,同时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当月,美国个人收入增长1311亿美元,也是去年12月的2.5倍;个人存款余额9188亿美元,也比去年12月份增加了50%左右。所以美联储认为经济并没有真正降温,通胀的压力并没有能够去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联储认为抗击通胀远没有成功,经济也完全没有降温。劳动力市场的紧张以及工资不断上涨就是信号。尽管通胀见顶开始下降,经济开始放缓,但美联储希望看到非住房核心服务的价格下跌。美联储担心尽管商品和住房价格下跌,但是这个核心服务价格不下降就无法达到2%目标。而劳动工资会直接影响服务价格,所以美联储现在就全心关注工资水平是否下跌。

所以美联储认为,除非劳动力需求和供应下跌到一定水平,其他信号都是虚的。所以一旦市场低估美联储对工资水平的关注程度,而大幅投资刺激经济使通胀复苏,那就会导致进一步加息,加大硬着陆风险。美联储不希望去通胀不彻底,导致经济过早出现再通胀。请大家一定不要过于乐观,一定不要低估这次美联储打击通胀的决心和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