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偃月探花

副标题:领导说既然来工作就要有职业道德,打工人说如果没有到位工资支撑的话,我不惜缺德。

现在的打工群体十分庞大,以至于形成了独特的打工文化。打工文化里面占比最大的又是工厂文化,工厂文化里面占比最大的当属电子厂文化了。很多自媒体找到了这个密码,写工厂体裁文,拍工厂背景小视频,做的风声水起,不亦乐乎。那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类文章和视频的受众占比大,并且响应率较高。

人们对工厂的态度也在逐步转变,之前就是认为进工厂上班的都是些实在走投无路的人,是社会的体面职业的竞争中落败下来的一些人,是胸无大志随波逐流苟延残喘的一些人,是底层充当万年韭菜的一些人。

现在为什么观念会慢慢转变呢?原因有三,其一就是随着大环境的内卷风波之下经济和就业压力的形成。其二就是很多人把工厂做为了临时过渡的避风港,这些人里面不乏一些后力强劲的潜力股。其三就是意识到各行各业总要有人做,工厂里混的人也并不简单,人际关系网络和勾心斗角以及个人的工作应对能力并不弱于其他行业。正是有了这种思想转变,工厂文化才得以有了开枝散叶的肥沃土壤。

社会上有个话题,就是老生常谈的职场三十五岁魔咒,其实严格来说,真的就是过了三十五岁之后很多工作就胜任不了吗?精力体力记忆力思维应变力远弱于更年轻的人吗?答案当然不是,如果是,那日理万机的各国政要首先就要设置三十五岁门槛了。说实话,有些不显老的类型,就算是过了三十五岁,整体形象上也要胜过某些二十多岁的人。至于精力各方面,那就都是托词。

那为什么过了三十五岁的人在求职的时候不受欢迎呢?是因为离退休太近,人事方面担心这个人不能为公司长期服务吗?非也,你就算招到个十八岁的,这个离退休可够远吧,但是谁又能保证他一定能干到退休呢?而且进工厂上班,做十年和做十天也就是一念之差,你也许会招一个看起来很稳定的,结果当天下午就走了。而看起来会马上跑路的,却做了好几年。

可见不是这个原因,也有网友说,是因为三十多岁往上的人,一般会有来自于家庭方面的负累,个人事情会比较多,容易请假,容易请长假。当然,这也能算一个吧,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不是这个。是因为三十岁往上的求职者,通常服务过数家甚至十多家企业。社会阅历相对丰富,见多识广,职场性格较具攻击性,个人权益维护方面较有原则性,最最主要的是,他不容易被忽悠,没有青瓜蛋子好哄。言简意赅地说,就是不好管理。

各类工厂企业做为社会上韭菜大军里面中坚力量的容纳之地,在为我国做经济贡献和解决大批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担负着社会稳定繁荣的重要责任。对于在工厂上班的普通员工来说,他们只看重工资待遇和福利制度,只要这些可以达到心目中的满意,那产量和劳动强度甚至一些特殊岗位环境都不在话下。那么资本家如果想用最小的代价来稳定生产线,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盈收,除了在同行业的工作报酬上老板们协约一致之外,还需要‘有能力’的企业内部各级管理层来辅助完成。这样的话,企业就只需把各位领导的工资给到位就行了,员工的工资嘛,饿不死就行了。

就样一来就比较伤脑筋了,少花钱,多干活的设想一旦形成,就收不回来了,当然,这也符合资本的运作模式。各大企业之间为了做到这点,纷纷出奇招,首先想到的就是搞企业文化,并且这个文化里面还要着重说明感恩文化。其次就是各种厂规纪律的制定,另外还把员工听话照做的行为美其名曰:执行力。

然后就是大家都了解过并熟知的画饼技术。精通画饼技术是胜任管理层的一个基础项目,所以一般的领导都会这招,比起其他的领导权谋,这招是相当重要的,有员工来离职,不想让他走怎么办,画饼。有员工对现状不满又不能给他涨工资怎么办,画饼。有员工对直属上司有意见屡次言语冲突怎么办,画饼。真可谓,万饼皆可画,画到山前自有饼。

话说在东莞寮步的某家台资电子厂内,有个在品质部门上班的小伙子本来以为做品质可以像上一家那样轻松自由,顺便再找个女朋友。未曾想他进来没多久就发现厂里的工作内容过于繁琐,又烧脑又屁事多,女工大部分都是大姐阿姨,为数不多的年轻女孩子都已经有了男朋友,就萌生了退意。

但是小伙子很有心机,没有到处去说,只是在暗中观察合适的时机准备卷铺盖闪人。这一细微的心思,他的直属上司并没有察觉出端倪,但是他的主管却看出了情况。因为这个岗位比较难招人,招到了也难留人,于是,主管准备找时间跟小伙谈谈,尽量挽留一下,毕竟工作上的这些东西杂七杂八的,教到现在这个程度不容易。

主管瞅准了一个时机,就是在小伙刚忙完一阵工作的间隙。他立马走过来和蔼地询问道:“感觉怎么样?”小伙心里斗争了两秒笑道:“还行吧,工作不都这样嘛。”主管接着道:“嗯,年轻人学东西就是快,等你把这边学会了,有时间再去另一条线跟同事学学那边产品的检测方法和系统性流程。这样如果谁请假了,还可以互相顶替一下。今后到了其他厂里面,你的工作能力也会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小伙心里一万匹草妮玛奔腾而过道:“嗯,我知道了。”

主管一看饼快熟了,就加紧攻势道:“工作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有什么困扰和困惑,尽管来问我,如果你后面的表现越来越好的话,我会考虑给你提职等,工资嘛自然会比现在高得多。你空闲的时候,也可以到他们产线上看看他们是如何生产的,最好是动手做一下,感受一下,才能更了解产品构造,检测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那些程序文件中午休息的时候可以抽空多看看,增加印象;这样你进步就快了。”小伙脸上的笑逐渐僵硬,但他还是努力抽动脸皮道:“好的领导,我知道了。”

等领导走了之后,小伙刚想去个厕所,就看到微信群里一条消息发了出来,说哪条线后段出现不良品,让巡检前段和中段的品控员去看看怎么回事云云。刚才那个领导迅速在群里做出指示,让小伙去查明原因,分析对策,后续如何预防,并统计出不良比例,再从不良里面统计出可修复比例。小伙去到后段产品线的时候,还被生产负责人一顿冷嘲热讽,说看好点,不要影响他们的生产效率云云。小伙当天下班后,在厂门口一连抽了三根烟,然后掏出上个月三千五的工资条端详了一会儿,就揉成团丢进了垃圾桶,回宿舍提桶了。

现在的工厂较之数年前的工厂更加的内卷,倒不是说员工有多优秀了,而是企业都实行了精简计划,工作不再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了,往往都是体力和脑力并用,一个人做两个半人的工作量。卷的是工作量,而非员工的学历。

而很多人都还在怀念以前那种按部就班的工作制,所以动不动就觉得现在的工作事情多,操心事多工资不到位,领导会忽悠,同事小人多,进去大半年都还在学东西。对一些没有业余规划的人来说还好点,但对于一些有自己业余规划的人来说,烧脑式工作模式,真的挺要命的;关键是烧脑模式工资也不高。

也许有人要问,何谓按部就班?简单来说就是工作内容,进厂一个月之内基本就能掌握了,并且以后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流程就这么走了,这样越做越熟,心情也越来越好。然后拿着工资养活自己,业余还有充分的精力去做自己的兴趣规划。烧脑模式就是明明也不是技术职和工程职,就是最多比普工高一个职等,在这个层次,工作内容非常繁杂,捋几个月甚至还没有头绪,并且三天两头出现新的状况,中间再穿插一些体力上的工作内容。简直了,工资也不是一下子给到位,并不比按部就班那种高,只会给你画饼,描蓝图。

每天上班走在路上心里直打鼓,担心今天又有什么事情出现。这样的模式很让人头疼,精力都在上班消耗差不多了,下班还规划啥?就像上面说的,三十五岁为什么是个分割线,因为刚从学校出来的人,他心里没有那么多的对比,进哪个厂,就是哪个厂了,工作性格是一张白纸,可塑性极强。不管什么模式,他都认为工厂就是这样子的。

而稍微年长一些的老江湖,就不这么认为了,他们因为进过的工厂相对较多,心里面已经暗自形成一种自我认定划算的模式,就是所谓的薪劳比,顾名思义,薪劳比就是工资和劳动付出成不成比例,当然,这个工资是一个月下来净到手的金额,而劳动付出包含了通勤距离,上班路上好不好走,上班之前的准备,起床的困难程度,工作上的繁琐程度,同事们的相处体验,领导的亲和程度,班前会和班后会的占时长短等。总的来说就是从事这份工作所要付出的所有相关的动作和心情。然后看工资对不对得起这些付出,这个就是薪劳比。

很多任性的职场人不管那么多,他只看薪劳比。例如有个人在之前那家厂,一个月五千块,上班距离近,路上还有早餐点,下班还有宵夜一条街,同事相处融洽,领导和蔼可亲。宿舍近,步行可达,还是人行道贯通。工作内容简单易学,模式单一,上班心情好。突然换了家工厂,一个月四千五,还是烧脑工作模式,同事一个比一个阴险,领导动不动就叼人,通勤距离远,还有大卡车呼啸,宿舍远,要等很久坐厂车,那他肯定是被逼的没办法了才将就一段时间,一旦有了缓和,他立马就会闪人,就是肯定的。

哪怕领导再会画饼都没用,特别是对于有自己兴趣职业规划的人,根本没有在这里长远发展的打算,更不会理会那个饼。他宁愿找个工作内容简单的,工资差不多的,没什么发展前途的,也不会在这儿,因为他把进厂只是看成临时过渡,先解决生存问题,再发展自己的兴趣,对于这类人,饼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他只想简简单单拿一份工资,然后再作打算。

对于一个只是来过渡的人,五天八小时基本工资给到五千,但是烧脑模式的工作,下班就不想加班,就想赶紧回家休息,他宁可舍弃。去找一个基本工资只有三千多,但是模式简一的工作,去熬加班费。这样一个月下来也会超过五千,虽然上班时间长了,但是工作内容简单,心也就没那么累;还是可以接受的。就算不是来过渡的求职者,就算没有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我相信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烧脑模式的工作,因为工厂那一套东西,你就算学得再透彻,换一家工厂,还得从头开始学起,没啥用。也就是说,你有可能费尽心思,劳神伤身地学会的东西,只能在这个厂用得到而已。

当然,如果是工程师之类高级技术人员岗位,那是必须烧脑的,但是烧得其所,因为他完全没有体力的。就专门做自己的份内就好了,工资八千以上,属于术业专攻,无可厚非。不像那些员一员二级员三级明明只是员工阶层,又是体力又是脑力的,又是拉叉车码货又是对各种单据报表,又是汇总月报又是写工作心得,又是做会议发言稿又是不良分析图的,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工资三千五。

很多小伙伴都感叹,现在的工厂工作量都有所增加了,真的不像以前了,大厂也许还好一点,中小型企业里面真的是一人多职的感觉。即使如此,也还是见不得人闲,只要领导看到你闲,你就算忙了一天闲了一分钟被他看到,也认为你闲了。你闲了一天忙了一分钟被他看到,也认为你做得不错。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要不怎么有人说工厂其实也是江湖呢,看你会不会混,会混的人不干活还有高工资拿,不会混的累死你也不会得到赏识。

我只是认为如果觉得当前的工作不合适自己,那不妨爽快地提出离职,大家好聚好散。不要心里带着抱怨和情绪去工作,这样对工厂对自己都没有好处。很多人抱定的理念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也有活路。至于网上所谓的专家说的现在的人越来越不能吃苦了,可以不予理会,吃苦没错,要吃得有价值,吃有所乐,吃有所得。

企业实施严格的效率制度没有错,工厂考虑用工成本没有错,求职者看薪劳比也没有错。再好的厂也有人不断离职,再烂的厂也有人不断进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要追求的,什么是自己可以舍弃的,什么是自己得之后快的。

愿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清醒追求,洒脱舍弃。不被金钱所累,不为抉择所迷。拥抱阳光,无畏风雨。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探讨。【完】

网络借图,侵删。本文原创,文责自负。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