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打架,小到拌嘴,这些看似家长里短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闹心事。如何化解群众身边大大小小的纠纷和矛盾?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作出了优异“答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镇充分发挥乡村“矛调员”作用,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让群众身边的矛调员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近两年来,陈集镇司法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擦亮司法为民亮丽底色,做到了职能定位更清晰,履职更高效,管理更规范,法治化水平逐步提高。

司法所站室齐全,设有调解一室、二室、法律普及室、社区矫正室、智慧法庭、行政监督工作室和微机档案室,队伍素质高,6名工作人员,其中4人是共产党员。

该所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维护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石,不断探索和建立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成立了矛盾纠纷联调中心,组成了四个调解网格,公开考试招聘了56名基层人民调解员,充实到26个行政村。并聘请了律师、法官、社会知名人士及法律工作者等42人建立了调解专家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镇坚持一体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实行1+2+N调解模式,凡是到公安机关报警或者电话报警的,公安机关首先通知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参与磋商进行现场分析,非治安案件的矛盾纠纷,先通知网格调解员及时现场调解,节省了警力和物力。一般民事案件由到场的司法所和派出所干警,共同协调处理。2022年,司法所和派出所联动,共处理矛盾纠纷150余件,同比2021年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40%以上,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陈集镇司法所还与菏泽开发区法院结合,创建智慧法庭,配合法院将简单民事诉讼通过庭前调解处理纠纷,减少诉讼,节省了不必要的诉讼资源。

同时坚持创新017工作模式,即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属于调解范围的一般矛盾纠纷,当天调解,较为复杂的疑难纠纷案件,7天内调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栋平介绍说:“建立完善‘访调对接’‘警调对接’‘诉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实现人民调解与信访、公安、法院等部门的积极互动,拓宽了调解渠道,让乡村调解员为维护陈集镇的社会和谐发挥出积极作用。”

去年10月,陈集司法所又聘请了16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为提高调解员和监督员的业务水平,先后邀请到市司法协会会长李宪君教授和全国优秀司法工作者、金牌调解员谷庆忠老师,分批、分期为调解员授课,依案说法,传授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经过培训,所有调解员都有了独立调解矛盾的素质和能力。

陈集镇李风须是个老“上访户”,表达诉求二十余年。2000年,上访人李风须以政府应落实待遇为由开始上访,由于政策原因,问题始终未能解决,李风须多次进京、进省上访。其间,李风须以未得到妥善照顾为由,将村里划分给邻居的两处宅基地占为己有。了解情况后,司法所所长谷强带领金牌调解员房龄田、房来柱靠上做工作,苦口婆心,晓以利害,信访人李风须从开始的装聋作哑,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把宅基地返还给他人,并签订了罢访承诺书。

“打了多年的官司,虽说胜诉,但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使用权,多亏司法所同志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结果。”当被侵占的两户宅基地建好楼房时,两家代表到司法所含泪表达谢意。

26个村建在群众家门口的“矛盾调解室”,成了矛盾纠纷的“终点站”,群众的“舒心站”。一桩桩一件件棘手的“烦心”事,在调解员这里得到及时化解。

去年以来,全镇共调解矛盾纠纷320余起,涉及宅基地、土地、租赁、婚姻、赡养、抚养、借贷、事故赔偿等几大类,成功率达到98%以上。

“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一站式接收,一条龙调处,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高标准推进矛调工作,努力把矛调工作打造成陈集镇社会治理的‘金色名片’。”陈集镇党委书记黄贤立说。(苑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