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在疫情对经济和就业形势的持续影响下,职场问题带来的压力是让大部分人产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简单心理《2021-2022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数据显示,超过 1/3 的受访者面临职业发展和规划困扰,11.47% 的用户面临职场人际关系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片来源:简单心理《2021-2022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

大学生如何尽快的融入职场,职场人如何缓解职场焦虑,是当今社会非常热门的话题,本期我们《潮职》栏目邀请到了施钢老师,让我们听听他有什么好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

施老师,受到疫情的影响,这两年的就业环境是非常严峻的。2022年我们看到数据,应届大学毕业生到了1,076万,不管是增速还是规模,都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而且很多延迟就业的往届生也加入了竞争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在校生应该如何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来适应这种职场竞争?

施钢其实这个话题很热,因为大家知道我们在很多的新闻当中会看到一个词叫“史无前例就业季”,应该讲有三个原因导致的:

一个你看人数1,076万,这是创了新高的一次。

还有大家都知道我们处在一个全球防疫的阶段过程当中,前几届的学生就业形势都很严峻的情况下,就像您刚才说会滞留一部分,往届的大学生还没有就业,加入到了今年的竞争环境当中来。

第三个就是因为疫情的影响,现在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会下降,所以此消彼长导致了就业非常难。

谈到大学生怎么尽快的进入到职场的问题。我经常在我大学里面给我自己的学生普及,就业常常要解决5个因素:

第一个叫人职匹配,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说职业的需要跟你人的性格相互适应。

第二个叫职业兴趣,就是做一份自己愿意做的事,自己喜欢做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三个叫职业能力,你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够在这个行业里面尽快的站住脚跟。

第四个叫职业资源,就是你有什么样的职业资源可以帮助到你尽快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最后一个很关键,叫职业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所以巧妙的解好“五元方程”,就能够安然快速的就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

现在确实有这么一种现象,叫有业不就。对于有些学生来讲,我做这个行业、去这个地儿、做这个岗位好像跟我不太匹配,像这样的大学生应该怎么调整自己这种心态去适应呢?

施钢:简单说6个字,叫先就业再择业,千万不能搞反了,因为你看我们都知道现在就业市场导致就业非常严峻,所以说我们先落脚,先找个地方能干活、挣钱养活自己,然后再往好的走。

实践出真知,一定要有岗位,你哪怕可以调换岗位,都可以在这个调换过程当中慢慢的知道职场是怎么回事,我怎么跟人打交道,职场的人际环境是什么样的,我擅长于什么事。

因为从职业规划角度来讲,最开始的阶段就叫职业适应期,那么什么叫职业适应期?职场适应期一般是3~5年,尽快的适应到职业当中去,首先要心里有底,还要眼里有活,手上还得有事儿。把这三点做到了以后就能很快的融入到这个团队,就能够在职场当中获得比别人多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

您刚才给了新毕业的大学生一些很宝贵的建议,我们再说说职场的老人吧。最近像裁员、降本增效、内卷这些词都非常热,而且这种感觉是乌压压的笼罩在我们头顶,对于职场焦虑,您是怎么看的?

施钢:这是一个共性现象,当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挑战的时候或者我们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的时候,人人都会产生焦虑反应。

我看过一个内部的调查数据,就是我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卫组织给的关于在新冠肺炎期间的一个研究,主要针对以中国人为主的亚洲,我们在当下抗疫期间出现了大量裁员,这样内卷的这种情况,人的情绪的障碍的发生率平均提高了30%。

这是一个极其不确定的情况,而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一个人的安全感就是两种感觉,一个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确定感,我觉得这个东西是稳定的,还有一个就是对未知世界的可控感,有了确定感,有了可控感,这个人就很安全,你看现在我们的确定感被打破了,然后面临裁员,这种可控感又丧失了,就必然产生焦虑的情绪。

焦虑情绪产生了怎么办?

一个特别好使的招叫日常情绪维护的四步曲,分别叫接纳、表达、沟通、行动。

接纳情绪是管理情绪的前提,表达就可以稳定情绪,沟通可以缓解情绪,付诸行动可以非常好的改善情绪。

首先是接纳,就是我们面对这样一个环境,无论你出现什么样的情绪是焦虑了,是紧张了,包括有点闷闷不乐了,这是正常现象,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反应,情绪一定要接纳他,为什么?因为情绪具有传染和不可控性。

第二,叫表达,情绪放在心里面不表达它会是发酵的,它会聚集能量,通过表达就可以稳定情绪。

第三,叫沟通,什么是沟通?这是我的老本行了,因为我是一个职业的心理咨询师,在做咨询过程当中往往用到的一招叫同理共情。

不管他讲的东西怎么样,我们第一个回应就是“你太不容易了”,好多人听到这一句话眼泪就下来了,感觉到被理解。所以说沟通可以缓解情绪。

最后,付诸行动,可以改善情绪,与其被情绪所困,不如起来做点具体的事儿,做特别容易做,特别有成就体验的事。

用好这四步,你们都可以成为情绪管理的达人。

刚才讲是日常维护,我把它比喻是要叫做养心丸,顶脑门了要发作了怎么办?我还发明了一个急救包,我叫它救心丸——转身、闭眼、深呼吸。

转完身以后叫眼不见心不烦,后来我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别人给了我好多加强版,叫转身不行,还要出屋,出屋不行,关门。关门还不行,下楼溜达去,然后紧接着就闭眼。

大家你发现没有,我们的很多刺激都来源于外界行动,人一旦把他眼睛一闭,马上你的注意力就回到自己身上了,最后叫深呼吸。

像我们受专业训练叫做腹式呼吸或叫音乐放松冥想法,超过三分钟就有效果,超过5分钟可以缓解情绪的负面能量。把这两个养心丸和救心丸学会了,职场当中碰到的任何情绪困扰基本都能够迎刃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

您刚才在讲的是面对这种焦虑或者愤怒的时候该怎么办。职场中还有一个现象叫PUA,其实本身它的起源就不说了,但是它现在确实在职场中也出现了,您是怎么看职场PUA的,它肯定不应该存在,但是它又是真实存在的。

施钢:

职场PUA有几个套路,我和你说一说。第一步是叫投其所好。要先通过观察你喜欢什么,让你跟他产生强烈的依恋关系,等产生强烈的依赖关系后,第二步开始卖惨或者是包装自己,他曾经有过多么悲惨的一段经历,经过多么努力、奋争,如何取得了现在多么辉煌的成就,开始树立自己高大的形象,让你对他依赖就更加深入,第三步开始从根本上打击你的自信心,把你整个人打击的离开他就不行了。你看这三步叫投其所好,自我包装,再加最后一步叫打击别人的自信心,这是PUA的过程。

这么一讲以后你可以就看到,职场PUA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是什么?自知和自信的问题,就是我们一个人容易被套路所套住,原因就是你自己不自知,除了不自知之外,还不他知。这不就叫知人者智吗?被他给糊弄了。还是要解决自知的问题,自己不笃定就容易被他套路了。

本期采访嘉宾施钢老师给了我们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和我们一起探讨了职场新人如何尽早适应职场环境,以及职场人如何应对职场焦虑和职场PUA的问题。希望本期栏目能够帮助职场人摆脱职场困境,找到自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收获自信、自知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