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给1700万,不搬”2007年,深圳一对夫妇在拆迁中狮子大张口,可是当开放商满足了他们要求之后,他们自己却后悔了。

男子说:“真是异想天开,就给三十万就想打发我们”,

女子说:“对,我们坚决不同意,但是我们该怎么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悄悄密谋的是一对夫妻,丈夫叫蔡珠祥,妻子叫张莲好。他们夫妻深圳蔡屋围拥有一栋六层楼的房子,他们一家子在一二层居住,剩余的四层已经全部出租出去,夫妻俩过着包租公的生活。

他们每月只需收收房租,都比那些打工者挣的多得多,一家子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1979年,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画了一个圈,建立经济特区。从此,深圳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国际大都市。

由于飞速的发展,拆迁似乎成为了深圳的日常,因此暴富了一大批拆迁户。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蔡珠祥夫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知青张莲好来到蔡屋围村,由于她的样貌好,身材丰满,同时也很有文化,令这个村里的年轻人都心动不已。

于是这些年轻小伙便抱着爱慕的心态,最后张莲好开始疯狂的追求,其中也包括蔡珠祥。这个时候的蔡珠祥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

蔡珠祥虽然穷,但是工作很勤奋,长相也不错,不知不觉的,张莲花便被他深深吸引住,从此二人相恋。在1969年他们结为夫妻,从此,张莲花也就留在蔡屋围村,一年生下一个大胖儿子。

有了孩子之后,只在村里干活,根本不够生活,蔡珠祥听朋友说香港挣钱多。便和朋友一起偷渡香港。在香港每月能挣三百块钱,就给张莲好寄回二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珠祥在香港待了几年后,遇到裁员潮,被迫下岗。于是和朋友商量这样来到了厄瓜多尔。因为是偷渡过来的,从此与家长也就失去了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家多年的蔡珠祥似乎忘记了家中的张莲好和孩子。他在厄瓜多尔开的中餐馆,生意很好。随着生活的富足,他便在当地娶妻生子开启了新的生活。

1988年,蔡珠祥在厄瓜多尔遇到一位老乡,得知,此时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也产生了思乡之情,便丢下外国孩子和妻子回到了深圳。

蔡珠祥回家几年后,发现深圳发展得很好,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便拿出这些积累的积蓄将家中的房子盖到六层。从此夫妻两人过起了包租公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为了打造国家化大都市,深圳各项改造提上日程。上级最终决定建造一栋400米的高楼,也是中国地标性建筑。

蔡屋围村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最终这个高楼的地址最终定在了蔡屋围村。从此地产公司和蔡屋围村民展开交锋。

起初,地产公司决定以每平方6500元买下蔡屋围村的房子,然而这些钱让村民觉得还没有平时收租得的多,最终没有达成协议。

2006年,开放商重新制定了拆迁协议,在原有的基础上每户多发三十万,另外政府再补贴三十万,并且村民还可以得到商品房的分红。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同意搬迁了。

但是由于蔡珠祥是香港户口,不算当地人,没有商品房分红,觉得自己很吃亏。便当起了钉子户,蔡珠祥提出只要每平方多补偿一万二就同意搬迁,开放商直接拒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张莲好写了一篇文章,表示自己是弱势群体,得不到政府和人民的关爱。此文一出,舆论很快倒向他们夫妇二人。

迫于舆论的压力,开放商着急开工,便做出妥协,经过协商向蔡珠祥夫妇支付了1700万拆迁补偿款。因此蔡珠祥夫妇也被称为中国最贵钉子户。

钱到手后,蔡珠祥将拆迁款平分给家里人后,夫妇二人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两人协议离婚了。蔡珠祥重新找了女人,张莲只好搬离了深圳。也没人知道去了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蔡珠祥在布吉买了一间房子,交了新女友,过着惬意的小日子,每天的生活都是喝喝早茶,打打麻将,很滋润。

对于蔡珠祥的生活不过多评价,从他们拆迁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法律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