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多个省市陆续公布2022年婚姻登记大数据。

从公布数据来看,这些省市的初婚平均年龄在27至32岁之间,10年间我国平均初婚年龄推迟近4岁。

原以为只有那些高福利的发达国家,民众才不着急结婚,没想到,处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大量的年轻人也开始推迟结婚,或者干脆不结婚。

让人不禁感叹: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确实成效很大。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导致当代年轻人选择晚婚,甚至不婚呢?

以下就是我截取的当代年轻人几大对于婚姻的观点,从这些观点中,我们不妨来看看当代年轻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观点一:比起喜欢,合适更重要

有相当大一部分年轻人认为,婚姻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当物质基础不具备的时候,那放弃结婚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所以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会首先以物质基础作为是否和对方走入婚姻的第一准则。

当然,满足物质基础并不能代表合适,其他包括:学历、长相、性格、家境、个人修养等等,都被纳入了合适的范畴。也就是说,合适意味着从价值上的匹配。

观点二:渴望“亲密关系”胜过形式上的婚姻

目前,很多年轻人认为,婚姻是稳定亲密关系的保障,但如果婚姻带不来稳定的“亲密关系”,那结婚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很多人认为婚姻自由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它不应受制于任何法律法规,甚至伦理道德的约束,每个人都应有权利去选择是否结婚。

除此之外,很多人也开始不拘泥于任何一种获得“亲密关系”的方式,而不仅限于婚姻。

观点三:对于“灵魂伴侣”的追寻,胜过一切形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年轻人开始摒弃了很多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他们觉得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只要两个人彼此坚定选择,那不要彩礼、不办婚礼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年轻人开始不再拘泥于婚恋形式,不单单认为相亲、朋友介绍更靠谱,转而开始通过社交软件、游戏等方式结识配偶,而异地恋、姐弟恋也越来越被年轻人所接受。

以上这3种观点,不代表所有人的观点,可能依然会有部分值得被肯定的观点存在,但无论你是哪种观点,或者赞同哪种观点,都是你对自己人生的考量,没有对错。

所以,你是哪种观点呢?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