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早春时节,在白洋湾乡间有一种时令美食小吃——草头饼。近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金筑社区党委组织了“老苏州”党员志愿者,来到了位于小区中心广场闲置核酸采样亭改造成的“红蕴学堂“内,教授小朋友制作香糯可口的草头饼,制作完成后由小朋友们带回家,与家人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

制作美味草头饼 “草头”是关键

草头饼的制作材料中,最关键的就是“草头”,草头即石灰草。据此次”开班授课“的党员志愿者惠金根介绍,以前早春时节,田间地头到处都是石灰草,白洋湾的老苏州们年年都要采草头、做草头饼吃,现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像这样的石灰草越来越难找,做草头饼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为了制作地道的草头饼、寻找成片的石灰草,早在前一天(2月18日)上午,惠金根便主动提出驾车带着社区美食达人沈大妹阿姨和她的姐妹们特地来到十多公里外的相城东桥镇,经过一天的寻找和辛苦采摘,才终于在当地采回了十余斤石灰草。“石灰草其实就是一种野菜,每年早春刚长出来的新鲜草头做出来的草头饼最好吃,太晚了草头就没有那么嫩了。”沈阿姨解释道。

而除了草头,材料中的麦芽粉也是一个关键。为了准备麦芽粉,沈大妹早在去年便已经准备好了麦子,待其发芽到2公分左右后晒干水分,再搓细磨粉制作成麦芽粉备用,如今终于派上了用场。

香糯草头饼引来小苏州们争相学习

早在活动前一天下午,采摘完草头后,志愿者们便回到社区开始择菜。今天早上,他们更是早早便来到社区进行准备工作。他们先将采来的石灰草清洗干净并浸泡数小时,然后放入沸水中焯上几分钟后取出揉搓,沥出草中的苦水,去掉苦味,再将草头切细切小后放入水中并加入少许食用碱,焖煮一到两个小时直到草头微糊。包巧珍阿姨表示,制作草头饼前一定要先把草头煮到一捏就烂,才能和进面团之中,在焖煮草头的时候加入一点食用碱可以让煮出的草头不会发黄,带着一点绿色。

草头处理完成后,志愿者们便带上其他原材料来到了“红蕴学堂”,由于正好是周末,广场上玩耍的小朋友们很快就被吸引了过来,在清洗过小手后,便迫不及待地坐到了椅子上准备制作。“首先,我们要把这个白白的糯米粉和这个黄颜色的麦芽粉按照5:1的比例混合,然后呢再加入这种处理好的这种绿颜色的草头,也就是石灰草和适量的白砂糖,混合到一起以后我们要使劲去揉,一直至面团显出青绿色,看不见面团中草头的纹路,大家懂了吗?”沈大妹细心地一步一步手把手把制作流程展示给小朋友们。只见这些面团在经过小朋友们充分混合后,捏下一个个小面团,有传统的、也有的被裹入豆沙馅料后再搓成饼状,放入锅中煎炸至两面金黄,最后再放入锅里蒸10分钟,一阵清香弥漫开来时,香糯可口的草头饼就可以出炉了。沈大妹说,以前草头饼是没有馅料的,加一点豆沙馅料在里面会更加好吃,更加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孙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