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2004年,在河南周口曹河乡经营农资生意的马家杰,无意间从朋友那里打听到一条信息: 天津静海县有大片荒地正在出租,而且费用很低,每亩只需要140元。

得到消息后,马家杰如获至宝,当即便和两个同乡赶到静海县承包下了1000多亩地种黄豆,本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可没想到,他们租到的是一块盐碱地,苗子都没出好,更别说有啥产量了。

初来乍到就折进去十几万,但马家杰没有灰心,他仍然非常看好农业,转过年来,又带着几个同乡转战陕西渭南,这次承包的是一片黄河滩的地,土质很肥沃,种出来的棉花长势也非常好,到了七八月份,棉花都开始结桃了,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渭河突然决口,一场大水让他们大半年的辛劳顷刻间付之东流,又赔了二十多万……

接连的打击渐渐浇灭了马家杰对农业的热情,家人的反对,合伙人的反目,让他从此沉寂了好几年。

二

本以为,自己的农业之路就此画上了句号,可马家杰对农业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受做农技推广员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钻研农业技术,虽两次出师不利,但他内心的那团火并没有完全熄灭,只待一阵春风将它燎原。

2012年,随着国家对农业越来越关注,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特别是鼓励土地流转,马家杰敏锐地感知到“大农户的春天到来了”。

但这一次他没有盲目出击,而是认真做了一番复盘总结和市场分析,前面两次的失败让他深刻认识到,农业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大农户要想种好地,持续盈利,就不能跟风随大流,必须要有自己的定位,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作物持续钻研,提高产量,提升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番考察和深思熟虑,马家杰最终将自己的核心作物定在了高粱上。理由有三点:

1、高粱耐旱、耐涝,病虫害少,好管理,适合规模化种植;

2、高粱用途少,收购商也少,种的人不多,便于形成差异化,可以避免恶性竞争;

3、中国是白酒消费大国,而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需求稳定,近年来价格也一直很好。

作物选定之后,马家杰一头扎进高粱种植中,一种就是十来年。

别的大农户是看什么赚钱就种什么,但马家杰始终专注一种作物,俗话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照着一个方向持续用力,就算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几年摸索下来,马家杰逐渐总结出了一套“高粱种植高产管理技术”,产量由原先的五六百斤逐步提升到现在的八九百斤。而且因为高粱种的好,他“高粱大王”的名声也传播了出去,不少当地的酒厂主动跟他签订收购合同,就连贵州那边的大酒厂每年都会来好几拨,抢着收购。

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三

产品力就是第一竞争力,做过农资销售的马家杰深知这句话的含义。为了种出最好的高粱,他常年泡在田里,观察高粱的生长习性,攻克了不少连农技专家都束手无策的技术难题。

比如高粱种植中的除草剂药害问题。高粱对除草剂很敏感,稍不留神就会发生药害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很多农户把握不准,就连农药生产厂家也没法给出百分百安全的用药指导。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马家杰连续两年进行跟踪试验,最后发现高粱的用药方法跟小麦、玉米、大豆等大不一样,其他作物都是墒情越足,除草效果越好,但高粱恰好相反,趁墒打药反而容易出现药害,那么怎么才能既避免药害,又能保证药效充分发挥出来?

经过反复对比试验,马家杰终于找到了这个最佳临界点,“这个知识,就连书本上都没有”,马家杰自豪的说。他不仅爱琢磨,还善于获取先进的农业技术,并且敢于尝试。

2015年,提质增产剂芸保凯刚开始在当地推广不久,他就率先试用。有一年让他印象特别深刻,当时高粱还没成熟,一位贵州来的收购商几乎天天往他地里跑,最后收获的时候给出了3.7元/斤的高价,而跟他种植同样品种的另外一个大户,让这位收购商去看了几次都没相中,最后每斤降价三四毛钱才勉强答应收购。

一斤差几分钱就不得了,别说错三四毛钱,马家杰问这位收购商:“我看他的高粱跟我的没啥差别啊,都是红彤彤的,为啥价格错这么多?”

这位收购商也不说话,到他跟那位大户的高粱堆上分别抓了一把,放到一张白纸上,这一比较就看出差距了:打过芸保凯的高粱颜色发亮,籽粒饱满,而没打的颜色发乌,籽粒瘦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河南遭遇洪涝灾害,大片的庄稼被水淹没,马家杰的高粱也没能幸免,看着几千亩的高粱地水汪汪一片,两口子顿时心灰意冷,本以为要赔的倾家荡产,没想到打了三遍芸保凯,又给救了回来,实现了保产。

经过这几件事,马家杰越来越意识到选择的重要性:“大农户投资大,风险高,种地必须做好选择。一要选好地,二要选好农作物的品种,三要选好供应商和农资产品。所有的成功都源于正确的选择,所有的失败也都源于错误的选择!

如今,马家杰的农场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土地规模不断扩大,最多时候一年承包16000亩,经营效益也在稳步提升,每年的净利润都在百万元以上。马家杰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王”,先后荣获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河南省种粮大户”等一系列荣誉。

从一名农资零售商,到经营万亩土地的种粮大王,马家杰在一次次嬗变中实现了华丽转身。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哪条路是容易走的,只有不怕失败,专注钻研,持续扎根,才能走得通、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