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多前的唐末,黄巢之乱,生长于豫章(江西南昌)罗氏两兄弟为躲避战乱,一路北上。

至歙州地区(后为徽州)见一地群山环抱,山水相依且腹地隐蔽,符合他们避世安居的初衷,于是就此定居,并以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命名。

于是便开启了一座千年古镇遗世而独立,恢弘与悠久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兄弟一个叫罗天秩,一个叫罗天真,由他们改名的“呈坎村”在今后的千百年里钟灵毓秀、英才辈出,再经过一代又一代罗氏后人的建设与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如今呈坎古镇”令人叹为观止的模样。

游呈坎一生无坎,值得一去

游呈坎一生无坎,值得一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殊的名字里有着特殊的寓意,据说,呈坎古镇的始祖罗天秩罗天真两兄弟再选择定居此地后,见“地仰露曰呈,洼下曰坎”,于是取名“呈坎”

又说,《易经》中阴(坎),阳(呈),二人在布局选址的时候,尊崇“阴阳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于是改村名为“呈坎”,此中内在的蕴意也油然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兄弟一路从江西迁居于此,或许他们都没想到这种八卦之布局,为呈坎的今后埋下了深不可测的伏笔。之所以是为风水宝地,这种巧借山水形势,运用古老的风水学说,说不定也正为这里的人杰地灵起到了神秘的力量。

这种力量还在延续,回溯呈坎的历史过往,也让来到这里的人,更愿意相信“呈坎呈坎,一生无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呈坎古镇没有丝毫的浮夸与徒有其表。只要深入呈坎,你一定会被它的惊世脱俗给深深地迷住。

所以坊间有传:“登黄山天下无山,游呈坎一生无坎”

恰好,呈坎也便在黄山不远处,若是黄山太挤,何不如只身前往呈坎古镇,一定会打开你对古镇全新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了这么多,到底何为呈坎古镇?

呈坎古镇,是为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南麓的一个古村落。呈坎的始祖从江西迁居于此,在改名“呈坎”之前,这里名为“龙溪”,始建于东汉末年,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偏安在徽州一隅,但这里始终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有着太多神奇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呈坎给人最初的惊艳或许就是易经八卦,所以这里也有着“八卦村”的称号。

遥想当年,定居于此的罗氏始祖将“风水绝学”一一运用于村中,再加上一代代罗氏后人循之而建。

于是,呈坎“依山傍水,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的姿态便呈现在人们眼前。

固而呈坎也有着“中国风水第一村”的美誉,这种美誉是体现在整体的布局当中,与同样也被誉为“风水第一村”的江西赣南三僚村多少会有些不同。

你看,呈坎村外八座山好似八卦,古老的龙溪河(潨川河)宛如玉带,呈S形似阴阳,鱼分界线,天然八卦,岂不是妥妥一风水宝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不入呈坎古镇,你自然也不会有那么明显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一进古镇,远处的延绵山形,近处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脚边连片荷花池,就如同一幅渐次打开的山水长卷,虽不宏大,但独具徽派韵味,延绵悠长

深入其中,99条小巷,古朴悠长又错综复杂,若是不循着引导牌,我想真的会迷失在这“迷宫”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续沿着青砖小道,踏上岁月斑驳的石桥,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高低错落的马头墙,幽暗小巷,各种民居、祠堂早已让人应接不暇。

据了解,呈坎古镇是我们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村里有150余处宋、元、明、清等历史古建筑,其中罗东舒祠等多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建筑之密之美与风水之绝的背后,是呈坎古镇人才辈出的现实写照。

呈坎以卦布局,而现实中的呈坎也恰如这个卦所寓意的,历史的确出了不少人才

自唐末江西罗氏天真、天秩兄弟迁入此地,此地据《中国名人大辞典》载古代名人达五百余人,如:宋代出现了罗汝楫(岳飞案主审官)及其子罗颂罗愿,他们就是朱熹所赞誉的“双贤”(朱熹曾赞呈坎:“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出现了罗聘(扬州八怪之一、大画家)、罗龙文(徽州明代制墨大师)、罗洪先(地理学家)等等。

山水的点染,似乎这里不出点人才或者艺术家,是说不过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怪当年苏东坡在《罗氏族谱》题辞中就有“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评说。

了不起的呈坎村,江南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呈坎的钟灵毓秀、英才辈出、经久不衰,故而被人们称道为:“当之无愧的文化村和江南第一村”。

呈坎就像是徽州的古墨一般,在精心的开局后,经岁月的慢慢磨砺,才磨出了香味,并散发出如此处山水般的灵气和烟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沉浸在呈坎古镇中,让人心生敬意的建筑之精美,在檐下、门匾上和牌坊、亭、塔边角处展现的淋漓尽致。

每一栋建筑都像是一个活的灵魂,凝固在古镇的岁月里罗东舒祠、长春社、罗润坤宅等众多都一一呈现出脱俗不凡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贵为国保建筑的罗东舒祠占地五亩余,分前、中、后三进,五层山墙,层层升高,显得气势宏伟威武。

其棂星门仿的是曲阜孔庙的建制,石础石柱木构,六柱五楼牌坊样式。享堂正面悬挂着董其昌书写的巨匾——“彝伦攸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彝,指法度、规矩;伦,指伦理、道德;攸,指永远;叙,指条理,合起来就是告诫族人要将先人立下的道德规范永远保持下去。

罗东舒,名为罗荣祖,字东舒,是一位颇具风骨的人物。据说他“坚不仕元”,明朝嘉靖年间,为彰显他的“清标傲骨”,罗氏族人为他建了一座宗庙式的祠堂,名叫罗东舒祠,全称贞靖罗东舒先生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始终矗立于此,从始建至今,就像一道精神丰碑一样,立在后人的心里,也烙印在每一个仔细端详过它的人的记忆里。

如今,营建考究、规格较高、形制严谨的罗东舒祠早已成为古徽州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而这样代表性的建筑在呈坎还有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呈坎就是这样,总以了不起的姿态给每一个到来者以惊喜以赞叹。

也难怪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夸呈坎是:“江南第一村”。而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都如实评价道,当今之人的评价更是不绝于耳。这是呈坎神秘之处所散发的特殊魅力,也是天然外八卦和人文内八卦巧妙完美相结合的佐证,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代表。

时光一跃千年,试想当年一路逃避战乱的罗氏两兄弟到底经历了多少寻觅才寻得如此一处风水宝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终究还是给了他们筚路蓝缕的答案。看着眼前似水柔情的江南古镇,山水环绕,桥梁相接间是天人合一的写照,烟雾弥漫,群山隐隐约现,烟波浩渺,如此神仙境地,我想罗氏两兄弟所有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同样,我们从异乡而来,一路风尘,抱着试探与猎奇,也是值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一饱古镇神秘与惊艳的眼福,也能够在这般世外桃源之地获取心灵的慰藉,更能在喂饱了灵魂的同时,尽情地满足对地方美食的味蕾渴望。

最后,再借用那句话:“登黄山天下无山,游呈坎一生无坎,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

我是『楚秋』,本文古镇虽不在江西,

但多少与江西有点关系,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由楚秋说江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