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诺”,承诺,“写下来”的不仅仅是文字 | 模糊谈判力 第七十九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757篇推文。

全文共2265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引言

1引言

醍池(TEACHER'S), 是一款历史悠久的威士忌品牌。

在一次市场推广中,商家设计了这么一个活动内容;

撕下酒瓶上的商标,在空白处写下你喜欢这款酒的理由,然后寄给我们,你将有机会赢得25000美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搞一张酒瓶上的商标并不难,酒吧里空瓶子有的是;

所以,只需要想好写点什么在上面。

有的人写,“我喜欢它,因为它好喝”;

有的人写,“我喜欢它,因为它很香”;

有的人写,“我喜欢它,因为口感好”;

有的人写,“我就是喜欢喝......”

有的人甚至没喝过这个酒,但无所谓,随便写个理由,不就是为了抽奖嘛。

要知道,搞有奖活动的商家并不少,但一定要求用户亲自手写的并不多;

业内很多人评价这个活动有点多余,直接寄个商标回去抽奖不就得了,非要“写下点东西”似乎没什么必要;

有这样的评价并不奇怪,因为一般的市场活动是为了扩大知名度,在意的是“眼球”,这和参与的人要不要“写东西”确实没啥关系。

但他们错了,这个活动设计的目标,就是“写东西”的这些人;

事实上,“写下理由”的那些人,几乎都成了这款酒的忠实用户;

尽管实际中奖的人,只有一个。

这样的例子并非只有一个,宝洁公司在美国做宣传的时候,也常常采用一种叫“买我们的理由”的抽奖方式;

任何用户都可以写下不超过25个字的一句话,用下面的格式,

我喜欢_____,因为_____

空白的地方可以是某种洗洁精,洗发露,或是地板蜡。

商家在受到客户这样的“短句”后,打分并评选出优秀短句,给与现金奖励。

同样,这种活动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宣传,而是这些“写下称赞理由”的人;

尽管他们中只有一个能拿到奖励,但大部分人都成了今后这种产品的忠实用户。

为什么?

因为“写下来”这个动作,非常重要。

2写下来

2写下来

我们依然在“模糊谈判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这一篇依然在介绍“七字说服力”的最后一个字,“诺”。

所谓“诺”,承诺也,也可以理解为,

人,有想要和自己保持一致的天性。

回到文首的例子里,为什么“写下来”这个动作很重要?

因为相对于其他形式,人们把自己“写下来”的东西,看得更加认真,更加想要与之保持一致;

换言之,“写下来”是一种承诺的仪式。

即使我本来并不喜欢喝“醍池”这款酒,但为了完成抽奖,我切实地写下了喜欢它的理由;

这个“写下来”的仪式,在我今后的行为中,它所引起的“诺”字效应,将深深支配我选择“醍池”的理由。

同样,写下“我喜欢这款洗发露,因为____”之后,我的选购行为也将被“诺”字支配。

3冷静期

3冷静期

安利(Amway)是非常有名的公司,尤其是它的销售管理能力。

在每一个安利的销售业绩指标中,有一项具体的行为要求,

总是记得“写下来”,把一切你想要的目标“写下来”。
Always write it down, whatever the goal is !

要知道,对于销售来说,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客户的“购买冷静期”;

啥是“购买冷静期”?

就是当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赢得了一个客户,他终于答应购买你的产品;

但从他答应开始,到他真正下单购买这段时间,就是他们的“购买冷静期”;

大量的实际销售例子中,客户们在“冷静”之后,改变了他们的主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重要的销售技巧就是,“写下来”。

在达成意向的第一时间,请客户在纸上“写下来”;

当然,具体形式可以是让他们填写一份“销售单”,需要填写一些简单的客户信息;

不要以为这真的是为了留下信息,不,这是为了一个“仪式”,一个“写下来”的承诺。

当然,更重要的是,最后的那个,

签名。
4签名的秘密

4签名的秘密

毕业二十多年后,我已经不会写字了。

尽管“谈判思维”的文章已经快150万字,但这都是键盘敲出来的;

真正拿起笔写字的机会几乎没有了;

只剩下签名。

应该说,我现在大概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为什么在“手写”已经几乎完全被电子化替代的今天,“签名”还保留下来?

因为“签名”依然作为“承诺的最高级形式”,被这个社会所广泛认同。

无论是文件、合同、记录,无论是商业、婚姻、法律,“签名”是非常严肃的一种承诺形式;

甚至于,“签名”就意味着,那个写下的名字就是“你”自己。

那是一种代表“你”的自我形象,它意味着,当别人看到这个名字,就如同看到了“你”。

反过来,随便写下你的名字,也就是随便树立一个自我形象,也将会成为影响你行为的一种说服力。

2014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心理学家,克里-凯特教授,做了一个有关“签名”的心理学实验

实验对象是大学里的57名在读大学生;

凯特教授想要通过这个实验来证明,“手写签名”的动作可以强化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从而影响行为。

第一个实验内容是随机让这些学生模拟在网上购买产品的过程;

有两类随机的产品,一个是“洗碗机”,另一个是“数码相机”;

挑选这两类产品的目的在于,“洗碗机”是和大学生自我形象相关性很低的产品,“数码相机”则是和大学生自我形象相关性很高的产品;

在挑选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凭自己的兴趣,选择要作比较的产品参数选项;(选项看得多,说明挑选得越仔细)

在结束的时候,学生们被分成了三组;

第一组学生被要求“手写签名”完成实验(Sign Name);

第二组学生被要求“把名字打印下来”完成实验(Print Name);

第三组学生则没有留下任何名字。

凯特教授统计了三组学生最终在“选购”时查看的参数选项,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出,

对于“洗碗机”这个和大学生自我形象相关度很低的产品来说,“手写签名”的学生们查看的参数选项是最少的(24.4);

原因很简单,他们对自己的自我形象“大学生”保持的最为一致,所以更不关心“洗碗机”;

而对于“数码相机”这个和大学生自我形象相关度很高的产品来说,“手写签名”的学生们查看的参数是最多的(36.9);

同样的原因,他们对自己的自我形象“大学生”保持的最为一致,所以更加关心“数码相机”。

而“打印名字”的,和“没有留下名字”的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自我形象一致上,则相差很多。

(相关实验见:Keri L. Kettle, Gerald Häubl, The Signature Effect: Signing Influences Consumption-Related Behavior by Priming Self-Identity,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ume 38, Issue 3, 1 October 2011, Pages 474–489, /doi.org/10.1086/659753)

可以看出,“把名字写下来”对人们接下来的行为,具有很大的说服力。

这也是“诺”字的威力。

5小结

5小结

下一次当你想要强化你的说服力,记得找个办法让对方“Write it down”;

下一次当你想要强化对自己的说服力(比如减肥),记得同样,“Write it down”。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内容的背后,依然都是“模糊谈判论”的影子;

分类、二元、语言、极端;

“诺”,“承诺”的本质,是对“战Vs逃”二元差异的极化;

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战 Vs 逃(做Vs不做),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寻找决策动机;

当“动机”还没出现之前,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没有说服力;

“诺”,可以让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让人对“承诺”保持一致的感受越强烈,“诺”字说服力就越极端;

说服力的流动,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

这里是“谈判思维”!

“模糊谈判力 第七十九篇”待续

---桔梗(839239@qq.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