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无锡日报报道,无锡市于一天前的3月2日举行涉疫个人数据销毁仪式。在仪式上,共有10亿余条个人数据被销毁,主要包括因疫情防控及服务目的,存储在城市大数据中心的个人信息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确保数据彻底销毁、无法还原,无锡市政府邀请第三方审计和公证处参与了此项活动。据报道,无锡进口冷链食品申报追溯系统、货运通行证等40多项数字防疫服务应用,自3月1日起已经陆续下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夜之间,10亿条公民数据将彻底消失,在外界看来无锡市正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疫情告别。无独有偶,前不久广东省的粤康码也正式下线,完全停止服务!这也意味着那段几乎每天都需要打开手机扫码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在官方公告中,粤康码运营方表示:“停止以上服务后,我们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彻底删除、销毁服务相关所有数据,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无论是粤康码停止服务还是删除涉疫数据,都是为了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但是,也有些人持有不同的态度,他们认为官方应该保留这些数据,这样对未来分析疫情的走向有利。倘若未来再次出现这种公共卫生事件,这些数据或许派的上用场。

其实,删除数据的做法,本身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毕竟,当初采集数据目的是为了流调,信息都具有时效性,过了这个时间,信息自然需要销毁,而不应被继续留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本质上看,过去的那段特殊时期,让所有人都处于一种“非常规”的状态之下。而这种“非常规”则意味着有关部分可以出于防疫的目的,合理、依法的收集公民的个人数据。作为公民也有义务配合政府出让一些个人隐私,从而维护自身,以及公众的健康利益。

然而,无论是哪种“非常规”状态,都有结束的时候,随着新冠“乙类甲管”转为“乙类乙管”,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应有序回归常态,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法治原则自然不会例外。

这样看来,官方删除涉疫数据没有任何问题,但还是有人发出了质疑的声音。例如一次性删除这么多涉疫数据,是否那些曾经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的证据也一同被销毁了呢?

在疫情期间,有些人不配合防疫、甚至恶意搞破坏;有些人核酸造假,牟取暴利。这些人的涉疫数据一并销毁,相当于销毁了证据,并且这些数据无法被恢复!这又是否意味着,对于特殊时期的那些不合规的行为,可以不再追究、一笔勾销呢?

毕竟,10亿条涉疫数据所包含的范围很大,公众会有这样的疑问也属正常,但是谁又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