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白头巾、羊皮袄,节奏欢快、充满律动的陕北秧歌,一边是灵动飘逸、婉约柔美的扬州杖头木偶戏。3月7日下午2点,在一阵锣鼓声中,“榆扬一家亲·文创大集文化走亲”活动在榆林市榆林老街开幕,来自扬州、榆林两地40多家企业、数百件文创产品和特色非遗技艺精彩亮相,榆、扬两地地方曲艺联袂献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塞上明珠与江南水乡的魅力碰撞。此次活动为期两天,持续至3月8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潮涌动,榆、扬两地40多家企业参与。“榆扬一家亲·文创大集文化走亲”活动是“精致扬州 ‘榆’您相约”2023扬州文旅消费推广第一季线上线下推介活动(榆林站)的重磅活动之一,活动现场,榆林老街人潮涌动。

榆林与扬州,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个在塞北,一个在江南,相距1384公里,却紧紧相牵;一个铿锵豪迈,一个婉约精致,却一样热情好客。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 “榆扬一家亲·文创大集”共分为美食区、文创区、非遗区、展演区,通过两地40多家企业,将承载着扬州深厚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的文创产品和非遗项目呈现在人们眼前,全方位展现榆林、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看得见、品得到、摸得着”的特色优品,让当地市民通过味觉、视觉、触觉体验原汁原味的江南风韵。

民以食为天,美食是任何地方、任何人绕不去的永恒话题。在“榆扬一家亲·文创大集”上,高邮鸭蛋、沿湖三宝、康旺酱油、莲藕汁、黑莓系列产品、小满咖啡、绿叶牛皮糖……琳琅满目的特色美食吸引了不少当地市民驻足观赏、选购。“扬州是鱼米之乡、人杰地灵,那里水产丰富,高邮鸭蛋、沿湖三宝这些美食的味道都非常好,在榆林很难买到正宗的,这样的文创大集为我们送宝贝来了。”市民刘女士夸赞说。

掌声不断,木偶、清曲表演,特色文创产品精彩呈现。木偶非遗技艺-杖头木偶、鹅毛雪片、绿杨春茶、三和四美酱菜、扬州毛笔制作技艺、绒花制作技艺、扬州漆器髹饰、中运香会……在扬州非遗产品展区,扬州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系列文创产品进行了集中展示,让观众爱不释手。同时, 在 “榆扬一家亲·文创大集”活动现场还进行了非遗技艺展演,木偶表演《扇 韵》《牡丹亭·游园》 《女驸马》以及扬州清曲《扬州月》《歌吹古运河》 《又见粉红莲》轮番上阵,让有着数百年丰厚底蕴的老街愈发风姿绰约,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掌声不断。

文创展区则将扬州元素融入到一件件文创产品中,来自高邮的“邮礼”城市伴手礼盒、汪曾祺书画系列文创产品,仪征的仪博特色文创,邗江的沿湖渔村系列文创,江都的三邦生物、邵伯古镇景区等系列文创绵延着城市文化的积淀,定格了城市印记,在漫游榆林老街的过程中,沉浸式体验扬州的文化魅力。“汪曾祺先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之一,能够在家门口买到来自先生家乡、与汪老有关的文创产品,我感觉特别有意义。”榆林市民刘先生激动地说,文创大集让他对扬州有了更深的了解,有机会一定要去扬州看一看。

同台竞技,文化走亲绘声色,榆扬情深若比邻。自2016年起,榆、扬结为友好城市,塞上明珠与淮左名都在旅游资源、文化艺术、产业融合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

当天下午,在榆阳非遗小剧场,扬州清曲、弹词与榆林小曲、陕北民歌、陕北说书等两地地方曲艺同台竞技,联袂为观众奉上一场融合江南风情和塞北风韵的特色演出。一边是通俗流畅的扬州清曲,朴实典雅的扬州弹词,曲调轻快的民歌联唱;一边是粗犷洒脱的陕北民歌,绘声绘色的陕北说书,细腻生动的榆林小曲,尽情展示着扬州文化的别致风韵和塞上明珠的独特文化魅力,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塞上明珠与江南水乡的魅力碰撞。

“榆林有朴实婉转的榆林小曲,扬州有婉转优美的清曲,两者同根同源、意味深长。这次表演拉近了两者的距离,也给观众呈现了精彩的表演。”榆林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刘庆军说。(通讯员 伏京京 居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