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211高校硕士毕业生在网上吐槽工资的视频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当初能考进211院校,也是多少同学家长羡慕的对象,硕士毕业后更是信心倍增,却没想到刚走出校门就被现实来了沉重的一击。

文学硕士招聘会转了5圈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网名为“严肃的虾米”这位同学是上海某211高校的一名研三学生,所修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他在网上描述了自己以“文学硕士”的学历在招聘会上转了五圈都没能把简历投出去的经历。

虽然招聘会里的HR很热情,他也收到了一堆传单,但是看到工资平均都在5500元的时候,确实让他感到心里有那么一丝不平衡。在上海这座一线城市,5500元的工资恐怕很难生活得下去吧。

视频的最后,他也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当代年轻毕业生们的求职需求有所关注。毕竟当前的就业形势确实有些严峻。

有网友酸酸的表示“不要眼高手低”“上海人才济济,本就不缺一个文科硕士,这样的工资就是很正常的”。还有网友表示“文科的就业面就是很窄,没办法”

也有很多人感慨:“5000块钱连一个农民工都找不到,却能招到一堆大学生”。

让我们不禁反思,为什么苦读十几年诗书,为了就是提高自己的学历,以此来保障自己的生活,可到毕业后,工资为什么这么不友好?

文科为什么不好就业?

自古以来,文科好像就是不好就业。文科所学习的知识实用性差,大部分知识都是偏理论性的。所以可选择的专业太少,对口的工作岗位也就不是太多

文科报考难度大,录取分数线又很高,有些省份的文科录取分数线比理科要高出几十分甚至上百分。

自我们上学的时候就常听说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一句父辈们都朗朗上口的“名言”,可见文科历来似乎都不怎么受待见。

郁达夫在《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里对沈从文说的一段话,就是给当时的广大文学追求者的忠告:“像你这样一个白脸长身,一无依靠的文学青年,即使将面包和泪吃,勤勤恳恳的在大学窗下住它五六年,难道等你拿毕业文凭的那一天,天上就会忽而下起珍珠白米德语来么?”

这句话充满了讽刺和对当代文学青年的蔑视,不过却也现实。我们也不难看出,在那个满清褪去后的民国时期,如沈从文这样的文人也并不多见。多的可能大部分都是像孔乙己这样不愿意脱下长衫的人吧。

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文科生的辉煌也算是过去了。所以理科人才紧缺,也是导致后来理科生越来越多,而文科生地位相对走低的重要原因。

就这位211文学硕士而言,其实倒也不至于很悲观。文学方面的发展虽然不是很宽,但是也不至于没有出路。月薪5500只是一个起薪,如果有能力,努力工作,不久之日年薪百万也不是不可能。

初入社会,不能舍近求远,把目光放长远,做好职业规划,起薪5500不代表一辈子工资都是5500。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一定是真理。

我们都是当今社会不愿脱下长衫的“孔乙己”罢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高考是多少人逆天改命的机会。很多学生想通过高考走出贫寒之家,走出背后的山村县城。这也是父母的殷切期盼,只要考上了大学,就算是村子里的“高材生”了。

于是他们不负所托,心甘情愿的跻身大城市读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拼搏,只为了回到家乡的时候,听到自己也成为众人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时候,大学生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有着这样的精神食粮,才能让他们甘愿在一线城市里做一只“穿梭在城市中的小老鼠”。

鲁迅在《呐喊》中塑造的孔乙己的形象,如今用来评判当下的大学生也不足为过。孔乙己自命清高,仗着有些许文采却始终没能考上秀才,又不愿脱下长衫与世人一样谋求生计,把自己仅有的那点学问时常拿出来炫耀。

“茴”字的四种写法是孔乙己唯一卖弄的资本,而那一纸文凭似乎也成了当代大学生们仅存的骄傲吧。

结语:莫不如把姿态稍微放低,毕竟“长衫”不能温饱,真才实学才能让自己走得更长远。工作不分贵贱。如果你的收入都不能保障自己的生活的时候,那么为什么还要披着那不合时宜的长衫来辛苦过活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话题讨论:你觉得文科真的不好就业吗?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