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市场不太平。

近期,一家美国银行爆雷,引发市场对金融危机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爆雷了!

爆雷了!

爆雷的硅谷银行是一家创立于1983年的区域特色银行,专为创新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2022年末,硅谷银行总资产达2118亿美元,在美国银行业排名第16位。

起因是3月9日,硅谷银行发布公告称:

公司计划出售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组合中(AFS)的美债/MBS,出售规模为210亿美元;
这部分出售的资产久期为3.6年,收益率为1.79%。
出售行为会引致18亿美元的税后亏损;
通过不同形式的股权融资募集22.5亿美元的资金。

亏本甩卖资产、融资募集资金,显示出硅谷银行账上的现金不够了,投资者担心出现更大的流动性危机,疯狂抛售股票。

硅谷银行股价一天时间暴跌60%,并带动美股银行板块的普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面,有些储户已经取不出钱,硅谷银行网点外开始排长队。

美国当地时间3月10日晚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宣布接管硅谷银行,并在事实层面上宣告了硅谷银行的倒闭。

因何而起?

因何而起?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要从美国的货币政策说起。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股市大跌,为了挽救经济颓势,美联储3月份连续2次紧急降息,一共下降150bp,直接将利率推至“零下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量的“钱”涌向市场,硅谷的科技企业迎来融资热潮。前面说过,硅谷银行主要服务科技公司,这些公司手里的热钱很多都存到了硅谷银行。

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的一年半期间,硅谷银行的存款从760亿美元上升到超过1900亿美元,增幅接近2倍。

金融市场金钱永不眠。硅谷银行是不会让这些钱躺在账户上的,况且存款要支付利息。

于是硅谷银行大量买入美债和MBS(抵押支持债券)。

出来混迟早要还。为应对通货膨胀,美联储从去年起开始大幅加息,美债价格下跌,硅谷银行手里的资产价值大幅缩水。

这里补充一下债券利率和价格的关系。通常来讲,债券利率和债券价格(收益率)成反比,也就是说当债券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跌;债券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上涨。

这是因为已经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是固定的,当市场利率上升(加息)时,投资者已经投资的债券收益率就会变得“不划算”了,投资者就会选择卖出旧债券、买入新债券,导致旧债券价格下跌。

相反,当市场利率下降(降息)时,投资者手中的旧债券会因为票面收益高受到市场追捧,债券价格上涨。

回到硅谷银行,现在因为美联储加息,它手中的资产价格缩水。这时候有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客户不缺钱,甚至继续存钱,那么硅谷银行就不会出现任何流动性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是客户要取钱,硅谷银行就必须卖出资产收回现金支付给客户,现在资产价格缩水,硅谷银行不得不“割肉”兑付。如果亏损太大,甚至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可惜的是,当货币宽松时大家都不缺钱,货币紧缩时大家都缺钱。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去年以来,硅谷的大公司不断传出裁员的消息,更何况一些初创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公司一边在烧钱,一边又融不到钱,只能不断消耗存款。硅谷银行的资金越来越紧张,终于走到了贱卖资产的地步。

金融市场的风险具有传导性。越是资金紧张,储户越是害怕损失而纷纷取钱,发生挤兑,资金更加紧张,硅谷银行不得不贱卖更多资产,最后走到资不抵债的境地。

最新传出的消息是:

储户的存款周一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来理赔。
每家只能先给最高25万美元,这是保险覆盖的部分。
每家储户超出25万美元的部分,就要等FDIC把硅谷银行剩余资产拍卖之后再根据情况兑付了。
周一能兑付的这每家25万美元,只占硅谷银行存款的6%。也就是还有94%的存款,都得等着资产拍卖后的清算。
按2022年底的数据算,硅谷银行有存款1754亿美元,也就是周一只能兑付6%就是105亿美元左右。
如何收场?

如何收场?

由于硅谷银行的储户大多数是初创公司,自身尚不具备“造血能力”,存款取不出来也有可能导致这些公司难以为继。

科技公司裁员潮、倒闭潮,美国经济……

最坏的结局是,债务危机进一步传导或者美国有其他银行存在相似的问题,从而引发金融海啸。

不过相较于次贷危机,硅谷银行手中的资产质量远高于那时的雷曼公司。加上过往的经历,人类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越来越丰富。

真到十分严重的程度,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就此止步,不得不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可是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怎么办?

唉,想想都替美联储和鲍威尔头疼。

更多财经、投资话题欢迎私信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