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6月爆发的中途岛战役是二战太平洋战争中最为著名的海战之一,堪称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太平洋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中途岛海战爆发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战役爆发前,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进军东南亚,侵犯了美国在西南太平洋的利益。

因此,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日本的制裁政策,目的是为了遏制日本的扩张。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迫使一直保持中立姿态的美国正式卷入二战。

趁着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一时难以恢复的窗口期,日本加快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势头,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了一系列重要的军事基地和岛屿,使得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局势日益严峻。

在不利的形势下,美国开始计划对日本实施反攻,中途岛战役便是美国反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反攻计划被称为“岛链反击”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美国海军五星上将、二战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岛链反击”的目标,刚开始是逐步向东推进,进而逼近日本本土,最终实现对日本本土的全面打击。从当时的情况下,要顺利实施“岛链反击”,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首先,要夺回日本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占领地,也就是把美国之前的地盘抢回来,并进一步扩大。

其次,要确保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只有掌控了太平地区的制海权,向东推进才有可能。

中途岛海战就是为了打通“岛链反击”而发起的,可以被称之为珊瑚海海战的延续,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摧毁日本的航母部队,从而确保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日本海军大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

1942年6月4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向中途岛进发,试图攻占该岛并消灭美国海军。

但美国情报部门在战前获取到了日本的行动计划,准确预测到了日本舰队的行动路线和时间,为伏击日军做了充足准备。

日本舰队在进入中途岛附近海域时,遭到了美国海军的突袭。

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以损失1艘航母的微小代价,击沉日军4艘航母,基本消灭了日军的航母主力,战果是辉煌的。

但当时日军在兵力上处于绝对优势,1942年4月,日本海军就制定了进攻中途岛的作战计划,根据计划,日本海军投入了200多艘舰艇参加中途岛会战,其中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11艘,巡洋舰22艘,驱逐舰65艘,潜艇21艘。日本海军还有600多架作战飞机配合舰艇部队参战。

而反观美军方面,航母数量上也仅仅只有3艘,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

那么,为什么在兵力上处于劣势的美军,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二战美军太平洋舰队“企业号”航空母舰

首先,情报战的胜利是美军获胜的最关键因素。

日本偷袭珍珠港一事给美国情报部门敲响了警钟,因为珍珠港被偷袭之前,美军情报部门并没有对此发出有效预警。

美国国内对情报部门的失职意见很大,在这样的压力下,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顶住压力加强情报工作,任命莱顿和罗切福特组建了一个代号“魔术”的情报小组,专门研究破译日军密码,目的还是为了摸清日本海军的动向,特别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作战计划。

当时,日本海军使用的JN-25通讯密码非常复杂,破译难度极高,这套密码系统,偷袭珍珠港的成功已经在实践层面证明了这套密码系统的威力。

美军“魔术”情报小组在莱顿和罗切福特领导下,过对日海军密电的大量整理分析,大胆推测出日军关于中途岛海战的作战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美国太平洋舰队“魔术”情报小组成员、夏威夷情报站站长罗切福特

在中途岛海战爆发之前,魔术小组截获了日本方面大量密电,通过数据比对,罗切福特发现密电中有一个代码“AF”出现的频率特别高。

魔术小组分析认为,“AF”应该就是日军下一步作战计划中的关键名词,可能是一个地点,但是“AF”到底是哪里,魔术小组无法确定。

此时的华盛顿情报部门同样也发现了“AF”这个频率极高的代码,华盛顿情报部门根据日本舰队的行踪,推断“AF”指代的地方是阿留申群岛。

但魔术小组认为“AF”指代的真正目标应该是中途岛,但罗切福特没有确凿的证据。

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作战目标确实是中途岛为了迷惑美军,山本五十六出了一支由两艘航母组成的舰队向北佯装攻击阿留申群岛,目的就是希望尼米兹将太平洋舰队的航母调往北太平洋,如果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日军能够再次对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进行轰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二战美军太平洋舰队“约克城级”航空母舰

其实,早在偷袭珍珠港时,日军的情报就出现了失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这天正好是周日,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官兵都在岸上欢度周末,偷袭珍珠港时,太平洋舰队骨干军官和飞行员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因此,偷袭珍珠港并没有真正有效打击太平洋舰队的有生力量。

此外,偷袭珍珠港也没能实现原先制定的打击美国航母的目标,12月7日当天美军太平洋舰队所有的航母都不在港内,日军最终只炸沉了美军三艘战列舰。

当然,两份关于“AF”不同指向的情报同时摆在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的案头,事实上,尼米兹当时没有选择。

因为,无论日军选择哪一种作战方案,对美国的安全都是巨大的威胁。

因为,如果日军攻占阿留申群岛,就可以以阿留申群岛为跳板进攻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绕过珍珠港直接攻击美国西海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二战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赤城号”航空母舰

如果日军攻占了中途岛,那么珍珠港就失去了屏障,就整个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基地就将直接暴露在日本人的炮火攻击范围之内。

罗切福特让美军中途岛基地用明码向美军总部报告岛上淡水厂出现故障、淡水告急的假情报,日军果然中计,获取这份明码后密电通知本土做好战后修复淡水厂的准备。

这使得罗切福特确认“AF”就是中途岛的代码。

魔术小组根据日军各种情报推测出日军将在6月4日清晨6时,在中途岛以西北方向175°发起对中途岛的攻击。

尼米兹按照情报,命令企业号、大黄蜂号两支航母战斗编队携带250架舰载机与中途岛以北设伏,伺机进攻日军舰队。同时下令抢修尚在珍珠港干船坞维修的约克城号航母。

日本此次进攻中途岛的主力是由南云忠一率领的赤城号、加贺号第一航母编队和山口多闻率领的飞龙号、苍龙号第二航母编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二战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加贺号”航空母舰

美军太平洋舰队出动了无畏式轰炸机编队,无畏式轰炸机被称为是航母杀手,这种战斗机体型小,速度快,动作灵活,它的下腹只挂载一枚重达1000磅的重型炸弹,足以击穿航母。

在距离航母2000英尺左右的高度有经验的飞行员可以将炸弹准确地扔到航母甲板上。

日军战斗机和高炮部队尽了最大努力,仍然无法阻击美军无畏式轰炸机,日军航母加贺号、赤城号和苍龙号先后中弹。但美军的无畏式轰炸机编队也损失惨重,仅有三十余架飞机飞回了航母。

尽管无畏式轰炸机编队付出巨大代价,美军企业号航母指挥官斯普鲁恩斯少将要求所有能起飞的战斗机强行起飞,必须炸沉日军最后那艘飞龙号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日本海军大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机动舰队司令长官南云忠一

几经努力,美国海军王牌飞行员百斯特率领的编队将重磅炸弹扔在了飞龙号航母的甲板上,击毁了日军最后一艘航母。

其次,日本海军在兵力部署上存在明显缺陷。日本海军将把整个舰队拆分成了6个分舰队,尽管中途岛一战,南云忠一指挥的舰队拥有4艘航母,但相对于美国海军的3艘航母,数量上并没有绝对优势。翔鹤号航母和瑞鹤号航母被留在了日本本土,并未参与中途岛海战。

再次,美军在飞机局部数量上占据巨大优势。尽管整个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派出了200多艘舰艇。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实际上跟美军作战的只有南云忠一的第一机动部队。而在中途岛地区,美国海军仅仅在中途岛机场上的岸基航空兵就有120多架飞机,此外,美国海军3艘航母加起来也有230多架飞机,两者加起来,美国海军守卫中途岛的飞机超过了350架。

反观日本方面,真正参加中途岛海战的舰载机不超过300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二战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苍龙号”航空母舰

局部的数量优势使得美国海军舰载机, 比如F4F战斗机、SBD俯冲轰炸机和TBD、TBF鱼雷轰炸机能集中兵力打败日本海军。

中途岛海战使得日本遭遇了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在这场失败中,日本失去了四艘航空母舰,包括其最新型、最先进的赤城号和加贺号航空母舰。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开始陷入了被动和劣势的局面。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途岛海战不仅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重要胜利,也是二战太平洋战争乃至整个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二战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飞龙号”航空母舰

一句话总结,中途岛海战充分阐释了情报在现代战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该战役中,美军展现了先进的作战战术和技术,比如,侦察技术、航空母舰战术、集中兵力和战术协调等,极大影响了现代海战和航空战略发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战争格言永远不过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