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世间从不缺乏天妒英才之事,那些天赋异禀的人大多都英年早逝,让时下的人们扼腕痛惜。比如郭嘉,这位著名的“鬼谋”,三十多岁身故,唐玄宗李隆基盛赞他 “孝文之得魏尚,虏不足忧;太祖之见郭嘉,知成吾事”;比如我国国歌的创作者之一聂耳,年仅23岁便因意外身亡,郭沫若先生盛赞他为“人民音乐家”。由此可见,天才英年早逝之事在历史上都是时有发生。

或许很多人会说,古代天才的死亡率高是因为那会儿的医疗水平不高,所以人们的寿命短。

其实不然,纵观那些英年早逝的天才们,大多都有一个特点:喜欢钻牛角尖。他们从小天赋异禀,思维自然也异于常人,遇到难题不会轻易放弃便很容易钻进思维的死胡同

因此当一个天才走到了死胡同里又不愿意回头的时候,即使是现代医学也很难把他挽救回来。

冯奚乔便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奚乔旧照

01

冯奚乔1960年出生在北京,父亲身居高位,母亲是重点医院的主治医师,如此显赫家世,足可见他优越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条件。

因此,在他学习的时候,只要是课内课外能找到的、冯奚乔需要的资料,父母都会竭尽全力给他找来,为他创造最好的条件之余,也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

不过,那时候新中国正处于建设初期,很多资料都极为匮乏,许多条件纵使是冯奚乔家这样优越的条件也很难完全满足。

因此,冯奚乔的父母认为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然后再放开手,让他自己走,自己抉择,自己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奚乔和妈妈、弟弟合照(中)

学识、眼界、社会地位都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教育观念,在冯奚乔的父母看来,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为他做的选择只是你觉得为他好,而不是他自己觉得这个方向适合他。

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是一只雏鹰,正如唐代诗人贾岛的《剑客 / 述剑》中所言:“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只有自己去迎风对雨,过五关斩六将,他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在这样的家庭条件、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冯奚乔,在学习方面,成绩优异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

在做人方面,不卑不亢,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

,与人交流更是拿捏得恰到好处。

虽然身上也会有些许的孩子气,但这完全不影响他成长为“别人家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校门近照

02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正值高二的冯奚乔不想再等到高三毕业了,他果断地报名参加了高考。

在这之后,他彻底就成了“图书馆管理员”,每天就往返于家里和图书馆之间,两点一线,埋头书海。过程往往决定了结果,天道酬勤,

冯奚乔年仅17岁便考入了北京大学。在北大,他学习到了更多、更专业、更全面的物理学知识,他对物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奚乔旧照

1980年,冯奚乔在参加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学研究生计划考试后,先是以北大第一、全国第四的好成绩通过了考试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又奋发向上,

拿到了全球名校哈佛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年,他年仅20岁,

但他的成就,却早已远远甩开了他的年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佛大学近照

在哈佛这个世界顶尖人才的聚集之地学习时,冯奚乔依然耀眼如明星,得到了很多当时学校里的大咖学者、教授的赏识。

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他们不仅看到了他的天赋和努力,更是看到了世界物理学进步的希望,

还将其称为物理界的奇才。

03

24岁那年,冯奚乔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前往在麻省理工继续深造,在这他认识了更多物理学界的泰斗。而从麻省毕业后,他不像没有经历投简历和面试的过程,而是直接被加州大学邀请去担任了教授,这一年,他才30岁。

加州大学任教时,他依然没有松懈,每年仍能发表十多篇论文,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也有保证。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是个多面手,擅长的领域有很多,而且在这些领域中他也有颇多建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奚乔旧照

但再明亮的星星也终会有坠落的一天,再耀眼的光环也终有暗下去的一日。冯奚乔这位年轻的天才,在取得了这些光辉的成就之后,

最终为情所困,在他34岁的时候,在法国巴黎,他选择了殉情自杀,跟这个世界告别。

当时冯奚乔坠亡的消息传回加州大学后,

加州大学分校校长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位物理奇才坠亡的惋惜,甚至下令为冯奚乔降半旗,以示哀悼。

结语

看了冯奚乔的故事,很容易让人想到那个风流才子徐志摩,他让人津津乐道的不只有他的诗,还有他跟林徽因、梁思成之间的三角恋。而不巧,徐志摩也是因情去世,在乘飞机看望林徽因的时候,坠机逝世,不同的只是一个是自杀,一个是意外。这也许就是年少多才的代价吧。

参考资料:

《赠凉州都督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郭君碑奉敕撰》《白马篇》《剑客》《献钱尚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