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缺乏安全感是心理问题还是生理问题?这可能会让你觉得有些茫然,不如我们换一个问题;你觉得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而神经紧绷,还是因为神经紧绷缺乏安全感?

可能你还是会觉得有些抽象,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先鸡后蛋”的抽象问题,直接决定了你怎么去修正自己。

缺乏安全感到底属于什么问题?

诞生于19世纪末,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个体的潜意识意识化,通过一系列技术将那些埋藏在潜意识里的动机、自我防御挖掘出来,并加以修正,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贝克和埃利斯为代表CBT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认知决定情绪,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认知。

两者的共同特征是:都没有否认个体的生理反应不可被轻易改写。比如内分泌系统,引起人体情绪变化的多巴胺或者内啡肽,在特定条件下就一定会触发。

虽然心理治疗流派众多,但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流派想要去改写这样的生理反应。即使是早期较为极端的行为主义,所秉持的观点也仅仅是用相关方法去改变条件反射的形成机制。

因为在已知的心理学或者神经医学中,生理反应机制被改写属于“心理异常”或者说“神经症”。比如情绪倒错、强制性苦笑、欣欢等。

因此,对于开篇问题相对恰当一点的回答是:在个体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绝大多数我们以为的“心理问题”都是由心理问题为主,生理问题为辅,共同作用于个体的问题,缺乏安全感也不例外。

从现有理论上讲,那些试图不恐惧,不难过,不失望,不产生情绪反应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改变的核心

大多数心理疗法的工作模式是,在健康的生理反应基础上,去调整“心理问题”而不是抹杀“心理问题”。

例如:精神分析疗法的“潜意识意识化”;认知行为疗法的改变认知来调节行为机制;森田疗法硬核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可以看出,各种心理治疗手段都是通过“修正”或“重塑”的方式调整“心理问题”;这个过程看上去就像在修剪一棵野蛮生长的树。

怎样才能科学地修剪这棵树呢?

近年来盛行的CBT、RET、ACT等疗法将“认知”视为心理治疗的关键。而这个论调,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如出一辙。

所以,个体的自我成长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通过调整“认知”完善自己。

那么怎样才能在不胜其烦的现实信息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认知方式呢?

如何才能不轻易被外界打乱自己的节奏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感知“世界内在本质”最有效的方法是更加善于接纳,而不是一味主观判断;并尽可能多地根据“被感知事物”的内在结构,尽可能少地根据“感知者的本质”进行感知。

就像看一本书,弱化主观上的晦涩难懂,去看到作者到底写了什么内容,采用了什么逻辑。

难点在哪里?

但有一个悖论是:人性的“趋利避害”会让个体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存在认知”的作用是看到外界的完整性,其中势必包含了个体觉得有害的信息。

因此,如何转化利害冲突才是真正难的地方。

有一种认知偏差叫做“我们总是会狭隘的认为,跟我们一样的才是正确的”。这是一种隐藏在潜意识里的认知方式,我们的潜意识会极端的将跟我们一致的信息判定为“利”,不一致的则是“害”。比如生活中常见的那些为对方好的人,好为人师的人,喜欢指指点点的人。

之所以会用“极端”来形容他们,是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不接纳外界跟自己不一样。比如一点小事没顺着他的心,他就会忘了你所有的好;没按时约会,一定是不爱了;不听话,就是逆子。

他们给人的感受是阴晴不定,情绪或态度会随机发生断崖式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这样的认知方式只看得见冲突,看不到症结;只在意不一致,忽视外界的组成结构。

对待外界的态度永远只停留在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能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只有以“我”为中心这一种逻辑,这是一种基于自己建立信息链的状况。

由于明确的对错才会让他们内心充满安全感,他们分析问题的方式几乎都是“自我价值保护”和“外归因”;为了得出结论他们会变得敏感且内耗。比如一位找我谈论心理问题的朋友不停地追问:他不喜欢我,为什么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吵架;他不喜欢我,为什么还要和别人说我让他生气了呢。

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设问句;他们抛出结论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将自己动机合理化的同时又在责备外界,以自我为中心建立信息链的同时又黑白不分。

这种认知逻辑的问题是,个体感知到的信息广度越大,面临的对错问题就会越多,难以接受的信息就会越多;知道得越多,内心不和谐的声音就越多。

怎么办?

如何处理这个难点

对此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用“现实利益关系”去处理内外关联性;用“基于对象建立信息链”的方式去认知外界。

什么是用利益关系处理内外关联性?

有句话叫做:只要利益不发生冲突,别人讲的话,一般不需要反驳。翻译过来就是不危及自身利益的信息,一般不需要正面回应。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让人消极的独善其身;我觉得不是,它更多的是要强调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冷处理或许会产生更多的收益。比如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女人衣服侮辱他,想逼他决战;但司马懿却不急不恼的披上衣服在营帐里踱步,最后诸葛亮的计策没有得逞,魏军实力得以保存。

我们习惯于把这种状态称之为隐忍,但他真正可怕地方是能够辨析愤怒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人眼里,情绪只跟利益挂钩;如果有需要,他们也可以装疯卖傻,喜怒无常。

什么是“基于对象建立起来的信息链”?

马斯洛把自己的“存在认知”叫做“非比较认知”“非评价认知”“非判断认知”;在这种认知状态下的情绪反应会带有一种惊奇,敬畏,崇敬,谦逊,顺应的意思,仿佛在面对某种伟大的事物;这跟《道德经》里的“常怀敬畏之心”不谋而合。

事实上,大多数的情绪都源于,个体对世界本质并不了解还要试图用自己的逻辑去解释他们。

比如,有人愤怒地问了我一个问题:我那么爱他,他凭什么不喜欢我?我当时有些诧异,回说:假如有十个人追你,他们个个都要求你爱他,你会爱他们吗?不会的,你只会选出一个自己也喜欢的;如果没有,甚至会放弃他们选择第十一个,第十二个,而不是喜欢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

为什么别人不可以有这样的选择,非得喜欢你呢?

我们可以轻易原谅自己犯错,却习惯于对外界吹毛求疵。我们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意见,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尊重自己的人权;但却很少有人像这样主动去尊重别人。

很多东西只是看起来像,但不是。把接收到的信息当作另一套未知逻辑的入口,才有可能发现“真相”。有句话叫做成年人的顶级自律,是管住试图纠正别人的欲望,因为我们想纠正的地方,往往是自己不知的地方。

一位创业不久的年轻人去拉赞助的时候,被人说贼眉鼠眼一看就不像好人,但几年之后,却创立了颠覆整个传统零售行业的阿里巴巴。

真正值得恐惧的不是外界的信息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而是我们一开始就拒绝接纳万事万物有其独特的运转逻辑。

结语

而在这之前,一位伟大的哲人就说过类似的话: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我觉得他要表达的不是谦虚,而是对待外界的方式;不是态度,而是客观事实。

古之有言“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而我们要“纳”的,是允许外界行使自己的意志,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