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唐书·姚崇传》中,伟人毛主席曾对姚崇做过这样的评价: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作为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时期的四朝元老,姚崇完全当得起大政治家这个称号,他在职期间,正直敢言、举贤任能、吏事明敏,被后世誉为“开元盛世第一功臣”“救时宰相”。

至于说他是一个唯物论者,则是因为他敢于直面民生问题,不相信歪门邪说,而是实实在在以百姓的利益为重,他那不信邪的精神,更为后人所推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世显赫

公元651年,姚崇出生于陕州的一个官宦世家。北魏时,其先祖姚仲将家从江南吴兴迁居至陕州崤县,遂在此地定居,至姚崇时,已历八代。

姚崇的高祖姚宣业、曾祖姚安仁、祖父姚祥都有文韬武略,皆被朝廷重用。其父姚懿更是文武双全,18岁时便任隋朝陕州崤县县令。后来,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姚懿便弃隋投唐,被李渊所重用。

少年时代的姚崇继承了祖辈们的尚武遗风,每日坚持习武,经常同乡里少年一起打猎。在十数年的坚持锻炼下,造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和勇猛无畏的精神。

20岁时,姚崇拜师著名相学家张憬藏,在此人的指点下,姚崇潜心学习、攻读诗文,最后以优秀的文笔而步入政坛。与此同时,他还注重结交一些青年才俊,这为他日后走上仕途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居相位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姚崇以荫补孝敬挽郎入仕。在动荡的李唐江山皇位更迭中,姚崇历经宦海沉浮,先后五朝为官,三居相位,多次被贬,却又屡被重用。

在这期间,他始终胸怀天下,任劳任怨,忠心辅政,其表现出来的政治才能以及谋略远非常人所能及。

天授年间,武则天登上皇位。为了巩固统治,消灭暗中的反对力量,便重用酷吏,大兴告密之风,导致唐朝宗室和公卿大臣很多人被无辜杀害,冤假错案更是数不胜数,一时之间人心惶惶,百官无不战战兢兢。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司刑丞的姚崇掌握着生杀大权,但他并没有助纣为虐,而是坚持秉公执法,保全了许多人的性命。

之后,姚崇因平定契丹叛乱有功,被破格提拔为夏官侍郎。随后,又在狄仁杰的推荐下,位列宰相。担任宰相期间,他整顿国防,抵御外侵;整理盐务,发展生产;忠心耿耿,辅佐朝政,成为武周时期不可或缺的朝廷栋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则天晚年,刚正不阿的姚崇因得罪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被贬为灵武道安抚大使。临行前,武则天让他推荐宰相,姚崇从大局出发,推荐张柬之担任宰相,而张柬之后来成了复辟李唐江山的功臣。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趁武则天病重之际,姚崇从边关回京,参与了以张柬之为首的逼迫武则天退位的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李唐。

唐中宗李显顺利复位后,有一次,率文武百官前去看望其母武则天,众大臣行跪拜之礼时大多数以敷衍为主。唯独姚崇,念及君臣旧情,认真行礼并且哭泣不止,这使得中宗大为不满,当天便被一纸诏书贬出朝廷,担任亳州刺史,后又相继担任宋州、常州、越州等地的地方官。

唐睿宗即位后,姚崇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是姚崇的第二次拜相,后任中书令。当时,姚崇与宋璟共同理政,他们革除前朝弊政,任人唯贤,进用忠良,赏罚分明,整顿朝纲,一度恢复了贞观、永徽遗风。

但此时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矛盾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为了稳定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姚崇上书睿宗,为其献上“安储三策”,建议将太平公主安置在洛阳,以确保李隆基的东宫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料睿宗却将这件事告诉了太平公主,太平知道后极为生气。于是,李隆基为了保护姚崇,便主动告诉睿宗,姚崇故意挑拨姑侄关系,睿宗只好将姚崇贬为了同州刺史。

在担任地方刺史期间,姚崇为官清廉,执政有方,深受百姓爱戴。他离开扬州的那天,全城的官吏、百姓都前来送行,痛哭流涕地挡在他的马头前,不让他离去。为了纪念姚崇,当地百姓将他所用的马鞭和马镫留了下来,“截镫留鞭”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表达了老百姓对姚崇的不舍之情。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七月, 唐玄宗李隆基以霹雳手段铲除太平集团后,从太上皇李旦手中夺取了最高权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乾纲独断的大唐天子,从此开始亲政。

十二月初一,李隆基大赦天下,改元开元。

至此,大唐帝国的历史掀开了全新的一页,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开元盛世缓缓拉开了序幕。

当然,开元盛世的形成,除了玄宗的励精图治之外,还离不开忠臣贤相的辅佐,姚崇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玄宗“约法十章”

先天二年十月,姚崇奉密诏赴骊山觐见玄宗之时,一见面就对玄宗提出了十个条件,还声称若是玄宗不答应,就拒绝出任宰相之职。

对于姚崇倨傲的态度,玄宗颇有些诧异,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还是决定听听姚崇所谓的“十事”。

姚崇随即侃侃而谈,向玄宗说出了他的十条建议:“ 一、推行仁政,缓和社会矛盾;二、整顿吏治,赏罚分明;三、不谋求对外扩张;四、宦官外戚不得干政;五、执法从亲近的人开始;六、皇亲国戚不得身居要职;七、除必要的租赋外,不得对百姓进行苛取;八、鼓励臣子犯颜直谏;九、对臣子接之以礼;十、停止建造各种佛寺道观。”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事要说”。

作为当时切中时弊之言,玄宗对此欣然接纳,全盘接受。并拜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两个月后,又让他兼任中书令,这是姚崇第三次拜相。

在日后的施政行为上,玄宗基本上都是以这十大纲领为指导思想。在这一整套方略的推行实施下,使得玄宗朝前期便呈现出了一派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清正廉洁、抑奢求俭的政治气象,从而使得“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玄宗本人对姚崇也是非常信任,他深知姚崇是一个栋梁之材,便决定给他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好让他放手大干一场。于是,开元之初的朝廷就出现了这样一副局面,据《资治通鉴》记载:“上初即位,励精为治,每事访于元之,元之答应如响,同僚唯诺而已,故上专委之。”

意思是,自从玄宗正式亲政后,便励精图治,事事都要询问一下姚崇的意见,每当这个时候,姚崇总能对答如流,而他的同事则都唯唯诺诺,因此玄宗就对他放权并委以重任。

不过,玄宗虽然敢于对姚崇放权,但姚崇在刚开始干的时候还是有些放不开手脚,就连任命一些低级官吏这样的事,姚崇也要向玄宗一一禀报,不敢私自作主。有一次,玄宗听完他的奏报,忽然抬头仰望房梁,一言不发。姚崇以为玄宗没听清楚,于是又再说了两遍,但玄宗却始终沉默以对。玄宗反常的举动,让姚崇又惊又疑,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这位爷了,只好怏怏告退。

姚崇走后,玄宗的心腹高力士忍不住问道:“陛下刚开始治理大政,宰相奏事,可与不可都应该面议,陛下刚才为何一言不发?”

不料玄宗却给了高力士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他说道:“自己把政务交给姚崇,大事应该禀报给我,可像这种任命官吏的小事,他自己完全可以定夺,又何必事事来烦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玄宗一番话,让高力士恍然大悟,于是便把皇帝的这个指示精神透露给了姚崇。姚崇知道后,所有的忧虑一扫而光,从此在朝廷中彻底放开了手脚,大胆理政,独当重任。

当时的另一个宰相卢怀慎深知自己的才干不如姚崇,于是在二人共同理政的过程中,他“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有一次,姚崇家里办丧事,请了十多天的假,导致朝中政务堆积如山,卢怀慎不敢决断,只好跑去向玄宗请罪,没想到玄宗却大度地说道:“朕把天下事交给姚崇,卿等坐观其成就可以了。”

果然,正如玄宗所说,姚崇请假归来后,没几天就把积压的公务全都处理掉了。这等办事的效率不禁让众人大为惊讶,在众人钦佩的眼光中,姚崇亦颇为自得,于是他忍不住问中书舍人齐幹:“我当宰相,比起管仲、晏子如何?”

齐幹思考片刻,脱口而出道:“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之于后世,至少用其一生。而公所订之法,随时变更,似乎不及二人。”

姚崇又问道:“那么你对我是怎样评价的呢?”

齐幹说道:“公可谓‘救时宰相’。”

姚崇听完,将手中的毛笔一扔,说:“救时宰相,也殊为难得了!

事实上,从姚崇的理政风格来说,他善于权变,因事制宜,从不墨守成规,而且办事雷厉风行,注重实效,所以被称为“救时宰相”,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行改革

姚崇的上述执政风格,从他推行的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举措中就能看出。

唐朝开国之初,规定凡是受封的王公贵族,辖地内封户的赋税由受封者征收。不过,唐初受封者仅二三十家,封户也不过千余家,对国家的财政收入产生的影响较小。但自中宗朝开始,受封者多达140余家,封户遍及全国。到睿宗时期,仅太平公主一人就食封一万户

如此庞大的食封数量,食封者不仅征收租调,影响朝廷收入,还任意压榨封户,给封户增加了许多额外的负担,导致民不聊生。

于是,在姚崇的建议下,玄宗改变旧制,规定封户的租调由朝廷统一征收,食封者则到朝廷定额领取。如此一来,朝廷既加强了对全国财政的控制能力,也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仓储制度曾是我国历朝历代十分重要的一项制度,关系着国家的稳定。早在西汉时期,就设置了常平仓。所谓常平仓,是指由政府设置粮仓,在市场粮食价格较低时以适当价格收购农民粮食,当粮价涨高时再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出,以达到平衡粮价的效果。

到了唐代,常平仓的设置只在太宗时期存在了一段时间,自贞观十三年后,史书上便没有了常平仓活动的记载。姚崇上任后,便向玄宗建议恢复常平仓,并设置专门官员管理。这一举措,有利于稳定粮价,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除此之外,姚崇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也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玄宗时期,有不少有钱人家借寺院假意出家,以此来逃避国家赋役。在姚崇的建议下,玄宗下令有关部门进行彻查,最终将1.2万多名冒充的僧尼还俗为农。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社会劳动力,堵住了国家的税收漏洞,还打击了崇佛的奢靡之风,可谓是利国利民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灭蝗能手

开元三四年(公元715—716年),黄河中下游一带连续爆发了大规模的蝗灾。蝗虫所到之处,千里赤地,庄稼颗粒无收。在古代农业社会,历朝历代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对蝗虫历来都是谈虎色变,这个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动摇统治基础。

所以,如何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蝗灾,成了姚崇任上最为严峻的一次挑战。

开元三年夏天,面对铺天盖地的蝗虫,在古代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下,老百姓纷纷认为这是一种天谴,人力不可违抗,因此各地的官员和百姓都不敢捕杀蝗虫,而是一味地焚香祭拜,希望以此感动上苍,让老天停止这场灾难。

但任你拜得再虔诚,蝗虫可不吃这一套,结果可想而知,蝗虫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眼看田里的庄稼就要被啃食殆尽,各地的官员对此也是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

姚崇得知后,立即将此事上报玄宗,建议派遣御史前往各地,组织当地的官员和百姓捕杀蝗虫。但朝臣们却以蝗虫数量太多,难以除尽为由,纷纷反对这一建议,玄宗本人也是充满疑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姚崇并没有放弃,他对玄宗说道:“如今蝗满山东,且繁殖速度极快,为历来所罕见。河南、河北百姓储粮不多,倘若农田没有收成,就会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事关社稷安危,切不可犹豫拖延。就算除之不尽,但也要比啥也不干的强!我知道陛下有好生之德,所以此事无需陛下颁布诏书,只需臣下发文,督促各地灭蝗。若仍然除之不尽,就请陛下将臣的官职全部革除。”

姚崇一番话,将玄宗要担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如果成了,功劳都是皇帝的,如果失败了,所有的责任自己一人承担!

对于姚崇来说,这不仅是一种为官的智慧,也是一种做人的勇气和担当。

既然姚崇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玄宗只好默许了他的建议。

不过,就在这关键时候,平日里姚崇命是从的卢怀慎却在此刻站了出来,对姚崇说道:“蝗是天灾,岂能以人事对治?况且杀虫太多,有伤天地和气。此事尚可商榷,请公三思。”

卢怀慎这话,可把姚崇气的不轻,他直接出言怼道:“你既然不忍蝗虫之死,难道就忍心老百姓饿死吗?倘若杀蝗虫真的招致灾难了,我姚崇一个人承担!”此言一出,包括卢怀慎在内的满朝文武,一时之间哑口无言,于是只好同意了姚崇的建议。

随后,姚崇立即行动,一边发文,一边敦促御史分赴各地。除此之外,他还具体部署了灭蝗的方法,即根据蝗虫夜间趋火的特点:“在晚上架火,在火堆旁掘坑,一边焚烧蝗虫,一边就地掩埋,除之可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打消百姓的担忧,提高灭蝗积极性,姚崇还采取了激励措施,凡是消灭蝗虫一石者,就奖励一石粮食。

在灭蝗问题上,姚崇双管齐下,一度肆虐的蝗灾得到了有效控制。到了第二年,庄稼有了收成,极大地缓解了饥饿问题。

开元四年夏,蝗灾再次爆发。有了去年的经验,姚崇这次处理起来就很得心应手了,他直接认命了一批“驱蝗使”,前往各地组织灭蝗,没想到前往汴州的御史却遭到了当地御史倪若水的强烈抵制,他的观念与卢怀慎如出一辙,以“蝗乃天灾,非人力所能及,宜修德以禳之”为由,拒不执行朝廷的命令。

姚崇得知后,立即发文驳斥:“古之良守,蝗虫避境。若其修德可免,彼岂无德致然?”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有德的地方官,蝗虫不入其境,如果认为他是靠修德才免灾的,那你倪若水岂不是因无德才导致的蝗灾?

姚崇抓住本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倪若水在接到姚崇的发文后,被上面的言语驳斥得目瞪口呆,他根本想不出反对的言语来,只好老老实实按照姚崇去年的方法组织灭蝗,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与此同时,玄宗还颁下诏书,命令各地的“驱蝗使”严格审查各州官吏在驱蝗方面的功绩,并予以公布,以此作为政绩考核的标准之一。

在君臣二人的密切配合下,令人为之色变的蝗灾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就算是连年发生蝗灾,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官清廉

作为堂堂大唐帝国的宰相,姚崇竟然连一座府邸都没有,以至于全家人都住在离朝廷很远的地方。姚崇上朝结束后,常常因路途遥远,天黑前赶不回家,于是就住在宫廷附近的罔极寺里。

有一次,姚崇得了疟疾,便向玄宗告假。玄宗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天天派宦官前往罔极寺慰问,最多的时候一天派出好几十个,往往前面的一拨宦官还没打发走,后面的一拨宦官就到了。

同为宰相的源乾曜觉得天天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向玄宗建议,让姚崇从罔极寺迁往皇城内的四方馆居住,这样既可以方便皇帝问讯,又能让姚崇有一个较好的环境养病。

如此两全其美的举措,玄宗是欣然同意,可姚崇却不同意。他给出的理由是:四方馆存放着许多重要的典籍和文件,如果让一个病人住进去,于礼不合,所以坚决推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玄宗一听就急了,他苦口婆心地对姚崇说道:“设立四方馆,是为了接待各国的朝贡使节,让你住进去,是有利于社稷,我都恨不得让你住进宫城里来,区区四方馆算什么?”然而无论玄宗怎样劝说,姚崇就是不进去。

这也就是姚崇有这魄力,要是换作一般的官员,早就屁颠屁颠地去了。

还有一次,吏部尚书魏知古要去洛阳一带考察官员的政绩,正好姚崇的两个儿子在那里当官。离京前,姚崇一手提拔起来的魏知古去姚府辞行,不料姚崇却对他十分冷淡。魏知古到洛阳后,私下接见了姚崇的两个儿子。

这两人请求魏知古在皇上面前为他们美言,于是魏知古回去后,便在玄宗跟前极力赞扬姚崇的两个儿子。玄宗知道后,便有意将姚崇的两个儿子升官,但姚崇却说道:“我这两个儿子能力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玄宗见姚崇如此秉公办事,十分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累罢相

姚崇被罢相,问题出在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属下身上。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姚崇因两个儿子广通宾客,受人馈赠,觉得自己身为宰相,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愧对国家,再加上自己的亲信中书省主簿赵诲,收受胡人的贿赂,被人告发检举。玄宗对此事极为重视,亲自审问赵诲,结果发现案情属实,于是命有关部门将赵诲逮捕下狱,并判处了死刑。

按理说,此事与姚崇并没有直接责任,顶多也就落个监管不力。怎奈姚崇聪明一时,糊涂一时,竟然亲自出面营救,此举令玄宗大为不悦。于是,玄宗看在姚崇的面子上,下令免除赵诲死罪,杖责一百,流放岭南。

经此一事,姚崇觉得自己在玄宗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于是选择急流勇退,向玄宗提出了辞职。辞职的同时,他还向玄宗推荐了一位自己的继任者,此人正是开元时期的另一位著名贤相宋璟。

开元四年,玄宗接受了姚崇的辞职请求,免除了他的宰相之位,改任开府仪同三司。

姚崇虽然离开了帝国的政治中枢,但在后来的几年里,玄宗对其仍礼遇隆重,令其“五日一朝,入阁供奉”,在许多大政方针上还要征求他的意见。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姚崇病逝,享年72岁,死后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献”。临死前,他留下遗嘱,要求自己死后只穿平常衣服入殓,不写经,不画像,一切从简。并告诫子孙:“汝等身没之后,亦教子孙依吾此法。”

在担任宰相三年多的时间里,姚崇与玄宗君臣同心,密切配合,共同开启了一个伟大的盛世,终结了自神龙政变以来混乱不堪的政治局面,把大唐帝国引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轨道,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