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中国”“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设立专章部署“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强调“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这为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结构性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挖掘数字经济潜力要有深度。“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对标对表目标完成任务,深挖数字经济发展潜力,集中精力通过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和网络安全等新型数字产业,壮大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引导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服务经济等数字经济新形态、新模式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拓展实体经济数字化的应用场景,从而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车联网等融合型新业态发展。
拓展数字经济维度要有广度。发展数字经济不仅要搭建起硬件基础的四梁八柱,还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政策体系,既要给企业创新提供合理的试错空间,又要加强在宏观层面的引导和保障,为数字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茧,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要加强统筹谋划,增强政策、制度。和环境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助力;要注意实现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社会其他各领域的衔接与融合。使其更好发挥作用。
发展数字经济产业要有速度。要坚持开放发展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加强对外交流,实现与世界数字经济产业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要构建跨部门的数字经济产业管理机构,加强对数字经济产业的引导和管理,服务数字经济产业及其触角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各领域行业组织的作用,完善对数字经济产业和企业的管理。

破解数字经济难题要有精度。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就已经过时,要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逐步扩大产业数字化规模,焕发传统产业新的气象。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要正确处理实与虚的关系,两者互为支撑、相互促。进。创新是数字技术落地应用、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但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同样需要有序引导和规范,要在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的同时,处理好促进创新与完善监管的关系,让监管和服务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