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燃气轮机的零部件制造难度极大。机匣类零件作为燃气轮机的支撑和关键受力零件,需要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对燃气轮机的抗冲击和抗振动性能起关键作用。由于高温合金材料加工难度大、薄壁工件容易变形、产品精度要求高,机匣类零件是燃气轮机中最难制造的零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船用燃气轮机机匣类加工的需求,武重集团研制出五轴立式铣车机床,该机床可以实现机匣组件的柔性加工,能够在一次装夹中实现铣、铣、钻、镗等多工序高精度加工,大大提高机匣加工精度和效率,有助于提高船用燃气轮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该机床还具备工作台交换、刀具快速更换系统、自动对刀、加工测量一体化、机床数据采集与传输、远程诊断、智能管控等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这类加工设备只有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少数国家能够制造。如今,武重集团的五轴立式铣车机床,不仅为中国船舶工业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还能够用于加工航空、核电、风电等行业的大型回转体类零部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重集团已经为中船重工武汉船用机械厂提供了五轴立式铣车机床,用于船用燃气轮机机匣的加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船用机械厂的车工高级技师柳兆林带领团队,承担船用燃气轮机机匣的加工任务。
由于燃气轮机机匣零件有很多异形曲面,无法采用常规标准刀具进行加工,进口的专用非标刀具价格又过于高昂。于是,柳兆林设计和改装了数十把刀具满足了燃气轮机机匣加工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成本。
另外,燃气轮机机匣的绝大部分零件壁厚只有1.5至3毫米,直径却达到1米以上,并且还是锥体型零件,制造难度相当大。为此,柳兆林设计改进了几十种专用工装夹具,解决了一道道难题。
针对结构复杂的燃气轮机机匣零件,柳兆林摸索出更合适的角度编程法,代替传统的坐标编程法,提高了燃气轮机机匣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安全性,使得零件加工成品率远高于行业水平。
通过努力学习和刻苦钻研,柳兆林从一个技校毕业生,成长为车工高级技师。柳兆林还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的徒弟,他的徒弟们都是各部门独当一面的技能高手,徒弟曾厚获得湖北省“华中数控杯”技能大赛车工第二名,徒弟吕智获得武汉市职业技能大赛车工第四名,其他9名徒弟都是各个关键数控机台的主岗操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中国船用燃气轮机不仅满足了国内船舶工业的需求,还带动了国内机床企业的发展,提升了船机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高端装备和高技能人才是制造业的核心力量,研发高端装备,培养高技能人才,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