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80后手艺人,她能将易拉罐变废为宝,制作成银光凛冽的铠甲。在她的手中吃完的泡面桶都能变成精美的唐代头饰,并且她所有的原材料都是人们随手丢弃的,她的创作秉持着环保的理念。本期子牙童趣网红观察带你走进国风手艺人雁鸿的故事。

雁鸿原名何艳红,大学毕业于川北医学院,毕业后就在成都的某所医院里面上班。在很多人看来,护士虽然社会地位比不上医生,可也还是有很大的分量的。

而且只要没犯什么错误,这一辈子就吃喝不愁,安稳度日了。可每天过着忙碌且稳定的日子,日复一日做着同样工作的她还是会觉得有些枯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她就想要辞职。可在告诉家人这个决定后,她和老公的父母都表示不理解。父母认为女儿从小就听话,什么都按部就班的来,为什么突然想要辞职。

而老公的父母认为,现在工作不好找,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呀。这一度就让家里的氛围变得很微妙。好在何艳红的丈夫还是愿意支持的。

虽然何艳红下定了决心要辞职,可没有想过之后自己要做什么。于是她就开始摸索,对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起初她开过格子铺,后来又去学习了化妆。可以看得出她真的很喜欢化妆,因为她在B站火起来之后,别人猜测她的职业,她都会表示自己是一位化妆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来到了2018年,那一年一部清宫剧大火。其中有一句台词相信大家至今都有印象,“我天生脾气不好惹”。没错,就是《延禧攻略》。何艳红一开始是被剧情吸引的,可是看到后面她发现里面人物佩戴的头饰也挺好看的。

于是她就开始自己摸索,最后做出的成品也很成功,她将自己的经验录制成视频分享到了B站。很多人看到就来问她细节,由于问的人太多,问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她无法精准地回复每一个人。

所以她就将全部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拍成视频分享到B站。但是由于刚刚开始起步,所受到的关注并不多。不过对于手工制作这个爱好她却一直坚持着。并且不再拘泥于刚开始的绒花头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那之后她就开始摸索,怎么样制作出精美的头饰。众所周知,点翠是我国传统的制作工艺。但由于它需要拔取珍稀鸟类翠鸟的羽毛,所以渐渐的就转变成别的东西来代替。而何艳红则自己摸索出了用铜片仿制点翠的方法。

于是她开始利用铜片来制作头饰,但在某一天她发现自己的铜片用完了,需要找到东西应急,于是她就发现了易拉罐。最后她利用易拉罐制作出了苗族头饰。渐渐的她开始用那些别人觉得没用的东西来制作,比如坚果壳,易拉罐等等。

2019年8月19日,是何艳红作品真正被看到的一天。她在B站发布了自己用易拉罐制作了京剧头饰的视频。这条视频让大家认识到了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视频发布后就获得了60万的观看量,而粉丝数量也是急剧上升到了10万。而这些数字都是何艳红一点一点地琢磨出来的,她花费了200个小时,才换来了这样的成就。她也渐渐以“雁鸿”这个名字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与肯定后,何艳红就趁势而上。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何艳红仿制了很多热播电视剧里的头饰,例如《知否知否》里明兰大婚所佩戴的凤冠、《香蜜沉沉烬如霜》里小鱼仙官和锦觅大婚所佩戴的凤冠,还有《如懿传》里如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配饰。

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完成了60多个手工作品,还有40多个仿妆作品。除了热播剧的那些,她还会在一些画作中寻找灵感。《山海经》是我国记录远古社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籍,而何艳红就从中找到文字,并自己复原其中的样式。她所有的制作,都会提前找好古籍资料,为了保证最真实的还原。她不仅会自己钻研,还会去进行专业的培训。

2020年,雁鸿受邀参与设计服装的头饰,并且还在米兰时装周进行了展示。这也就意味着雁鸿自此走出了国门,将我国的传统头饰文化传播到了国外。2021年,她再次与其合作,雁鸿表示她就是想用自己的方式,让世界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如今的辉煌离不开她本人的上进,前面提到她本身的专业是护理专业。和制作头饰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粉丝体量小的她,可以靠着自己的摸索呈现出他们想看的东西。可是渐渐名气变大了,不仅有普通的观众看,还被一些专家注意到。

他们也会给雁鸿提出一些问题和修改意见。她经过点播之后明白,一味的摸索进步不会太大,还可能会误导观众。所以,她决定拜师学艺。不仅仅当手艺人她更想成为一名工匠。

因为雁鸿并不是学工艺美术和手工制作出身,所以并不认识这方面的老师,身边的朋友也没有这一行的,所以迈出第一步就把她给难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只能自己先在网上报个班学习一下,学习了一周之后,雁鸿就越发感受到这项工艺的复杂。短时间并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这需要积年累月的经验和学习。但她并不气馁。她把自己只学到皮毛的长命锁发到B站,没想到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有位网友在看到视频后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并指出了她存在的明显问题。二人在交流之后,网友告诉他成都有一位银花丝制作技艺的老师傅叫倪成玉。

他的作品和技术让人叹为观止,在经过这位网友的安利后,雁鸿下定决心要拜他为师。她通过多方渠道得到了倪成玉老师的联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5月,倪成玉老师正式收她为徒,她也开始学习系统性的专业知识。2022年年初,为了表示对祖国冰雪运动的支持,在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期间,她用140个易拉罐制作了一件银色的铠甲。后来在端午节时,又制作了龙舟。如果要问她最满意的是哪件作品,她会说是天球仪。

她的原创作品是乾隆年间的天球仪。那颗天球仪利用黄金为主体,球体镶嵌了珍珠。在综艺《国家宝藏》里了解到后,她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欢。

于是她就开始了仿制,她制作前翻阅了大量的古籍史料。甚至还找到天文类的老师进行分析讲解,而她使用的工具则是老搭档易拉罐,还有一些随手可得的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过了20多天的努力后,她终于制作出了易拉罐版天球仪,而这个作品,她主要是用来致敬我国的航天英雄。她的作品不仅还原历史,还跟随时事。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与这些艺术的初遇是因为兴趣,可是让她坚持下去的是热爱。记得有人说过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远离传统文化追求新潮流。可是雁鸿的出现就是在打破这个说法,年轻人从未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很崇尚许多的传统美学。

但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停滞不前,我们能做的也只是结合起来不是吗?虽然雁鸿制作的是传统的配饰和仪器,但是她使用的材料却是充满现代性的。希望像雁鸿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更希望传统文化能够在我们这一代手里迸发新的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