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红叶礼赞

何 方

一场秋雨一场凉,又是一年落叶黄。听说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一带的乌桕树的叶则不同,到了秋季叶子却慢慢变红,景区呈现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绚丽奇观。金秋时节,我和几位摄影爱好者去亲身体验了一番,真的是名不虚传。时间虽过半年,其美丽的景色仍历历在目。

清晨,我们驱车从咸宁出发,因路上堵车,直到中午才到。

车进入九资河镇,途经天堂寨、九资河、圣人堂等地。每到一处,我都发现村落、路旁、旷野等只要阳光充足的地方就有乌桕树生长,远远望去,一片一片的乌桕树高大挺拔,犹如白露丹枫浓聚山峦叠嶂间,漫山红遍,红得像一团团火焰。近看,其叶层次分明,有的淡红,有的暗红,有的朱红,有的鲜红,层林尽染;叶冠整齐,叶形秀丽,有如独立寒秋之意;有的如同写意国画,清新洒脱,不染凡尘;有的犹如西洋油画,浓墨重彩,瑰丽似霞。我置身于林间奇绝天下、艳羡人间的红叶景区之中,如临瑶池仙境,那自然天成的绚丽美景让人迷醉其中。

看着那一片片鲜红的叶片,那如同燃烧的火焰一样的红叶,我触景生情!不正是这些红叶,才点燃了秋天的激情,带来了秋天的礼赞么!

看着这些红叶,我仿佛看到1935年秋,红28军在这里组建了两支便衣队――薄刀峰便衣队和肖家坳便衣队英勇杀敌的场景;仿佛看到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举扭转国内革命斗争局面,揭开解放战争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大反攻的序幕的宏大场面。这块红色的土地上,长眠着300多位革命烈士。这鲜红的叶片,难道不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的么!

正是这些红叶!向我们热烈地述说着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述说着秋的美丽,秋的灿烂,秋的金贵。更是在向我们展示着秋的胸怀,秋的丰采!此时,我的心都醉了,醉得全身的鲜血都在沸腾。

尽管路途行驶七个钟头,个个感觉腰酸背痛,但我们一下车便顾不上疲惫,立即开始了紧张地拍摄。

我是刚学摄影的爱好者,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对着选中的景子不停地按着快门,生怕有一处被漏拍。

吃罢午饭,听说天堂湖水库的尾部有山有水有红叶,风景别致,但坡陡,并且荆棘丛生,很少有人涉猎。

我想革命年代那样艰苦的环境我们的前辈都能取得胜利,这种环境对我们来说应该算不了什么。再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啊!好奇心驱使我们去探寻。远远望去,水库南面是一片淡淡泛黄的杂草丛林,高大的数十棵红叶树点缀其中,犹如黄色地毯上镶嵌着的一颗颗硕大的红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顾不得丛生的荆棘,直往纵深行进。尽管荆棘划伤了我们的手,划破了我们的衣服,我们全然不顾,勇往超前,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此时,映入眼帘的是明镜般的水面映着黄、红各色和蓝天、白云的倒影,犹如一幅色彩缤纷的山水画。我们边欣赏美景边拍摄,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给我们的恩惠。

一位同行告诉我,红叶与晨光交融的景色会更美,更加激起了我拍摄的欲望。

晚饭后,我特地查看了天气预报。真是天公作美,明天是大晴天,正好是拍摄日出与红叶交融的好时光,我和同行便商量着明天天不亮就起床。

为想拍出满意的图片,晚上不敢熟睡,凌晨二点就醒了,便不敢再睡,五点不到就往山上行进。等我们去拍摄地时,已经聚集了上百名摄影爱好者,他们有的来自武汉等周边地区,有的来自外省。有的为了能拍摄到好的景色,比我们的心情还迫切,干脆就在稻谷田里的茬桩上搭上帐蓬过夜。

东方才露鱼肚白,摄影师们已经把相机架在房顶上,有的架在稻田里,有的爬在大树上,等待着日出那一刻。半个钟头之后,太阳缓缓升起,像个桔红的圆盘,山色日佳,五彩斑斓的色块潮水般汹涌起伏,顿时人们欢呼雀跃,但不到十秒钟便立即安静了下来,都屏气凝神地按动着快门。我也不愿错过这难得的机会,穿梭在一大片树林里,不停地变动着相机的角度,按动着快门,享受着无尽的快乐。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的鞋子和下半截裤子全被露水湿透,并且拧得出水,但我们全然不顾,只想把美景尽揽在镜头中。

早饭后,我便打开相机,细细品味着我的杰作。红叶,我欣赏你的美丽与绚烂,品味你的深刻内涵,读你的淡定,赞美你的奉献,敬仰你生命的壮美与执着。

大自然送给人们这如花似锦的季节——春华秋实。可以说,这是我一生中感觉最惬意的时光之一。

这生命之秋啊!只要有红叶的执着,也会是红到天际、红成燃烧的火焰。我愿化成一片红叶,在秋天里高歌,在秋天里自由自在地激情燃烧。

金朝《董西厢》中有一句警句:“君不见满川之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是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时代的变迁,给红叶赋予了新的含义。我爱红叶,是她以饱经风霜的磨砺,装点了漫山秋景瑰丽;我爱她的热情奔放,给了我秋天的遐想!在欣赏、赞美红叶美丽的同时,也在感悟着生命,感悟着亲情,感悟着友情,感悟着世界。

罗田的红叶,只是中华大地万紫千红的一个缩影。中华大地就像一片红叶大森林,显示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显示着华丽与厚重。一片红叶虽小,但无数片红叶就能漫山红遍;只要我们每一位华夏人都像红叶那样执着,那样热爱生活,那样无私奉献,中华大地这棵参天大树就会更加枝繁叶茂,国家就会更加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我赞美红叶,更赞美我们的祖国,赞美为革命事业,为全社会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

景色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色一
景色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色二
景色三(作者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色三(作者前)
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作者简介 何方,四川达县人,男,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协会员,中国金融作协会员。1982年开始发文章,先后发表文章350多篇,执笔编著业务书籍8部,创作电视剧两部、长篇小说两部,共计350多万字,作品多次获奖。曾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等国家领导人和中纪委领导亲切接见,彭主席为作品题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