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年之后,不少上海的朋友都抱怨道路变得更堵了。之前20分钟的车程,如今需要将近1个小时,打车费用也蹭蹭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大城市征收拥堵费问题又提上了议程。有专家称:那么多绿牌新能源车不缴费,路上能不堵吗?干脆学人家国外,只要上高架,一律收上50、100。

理想很丰满,征收拥堵费,路上车少了,市政收入多了,取消限购的话,汽车消费也更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征收拥堵费真的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拥堵问题吗?只要“氪金”就能加速?公平正义又该如何保证?新加坡、纽约和伦敦的例子并没有给出答案。

拥堵费再提上议程

“征收拥堵费”的话题就像小学生立志气,隔段时间来一次,却从来落不了地。

今年1月29日,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表示:“像上海这种特大型城市,拥有密集的人口,最终的发展还是要收取城市拥堵费。而将来取消牌照后,之前花钱买牌照的车主,可以用牌照费冲抵押培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如今汽车保有量已有500多万辆,每年新增六七十万辆,而新能源车也接近百万辆。10年后,上海至少要新增三四百万辆小汽车,“中心城区的最大承载能力仅为250万辆。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10年后上海的道路状况是怎样的。”上海人大代表陈必壮也表示。

陈代表提及的新能源车被有些人认为是当前汽车政策的最大受益者。相比需要超9万多块、花费数月拍得的燃油车蓝牌,免费新能源绿牌可“真香”。而日益壮大的百万绿牌队伍,让本就紧缺的道路资源,变得更加稀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有自媒体表示,拍卖蓝牌得到的收入建设了上海的高架和公交运营,而这样一批绿牌车主,免费却依然能享受这些权利,不公平。

这位人士提议,上海可仿效东京,采用“一刀切”模式,上一次高架不管开多远,都要收钱。这样的话,能坐地铁的人就坐地铁了,而赶时间或者要享受,就要多花钱。

收多少钱呢?他建议,上海按照东京的一半收,一次25块,而到2030年涨到50块,再往后向纽约看齐,持续上涨,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赶时间/要享受多花钱,不赶时间/不要享受坐地铁,这才是对所有人都公平的方案。”

谁的效率,谁的公平?

征收拥堵费,可提高通行效率,增加市政收入,叠加取消限购,也可以刺激汽车消费,理论上看是很好的调控交通的方式,但从2002年研究至今,除了徒增聊资外,迄今没能实现。

凤凰网和腾讯微博发起的调查显示,分别有超过79%和84.51%的网民持反对意见。《经济学人》指出,“中国人喜欢开车,却不想为此多交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最关键的是,征收拥堵费,谁会从中享受到更高的通行效率。有人说,有钱人对收费并不敏感,开征拥堵费势必导致豪华车大行其道,影响社会公平。对于大量公务车来说,不管拥堵费多高,最后为其买单的依然是公共财政。这样看来,收费真正限制的可能只是部分普通车主。

如果征收拥堵费,在大城市拥有、使用一辆车的成本越来越高,贫富差距在车辆上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在当前民间已积累很多情绪的情况下,任何收费措施都可能成为滔滔情绪释放的闸口,甚至被标签化为“为富人谋取特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贫富差距”被置于更加醒目的位置,公平甚至比效率更为稀缺,诸如北京的“摇号”“尾号限行”、上海拍牌并非“价高者得”,而是最贴近“均价”,均体现了相同的逻辑。征收拥堵费,也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而且要让市民们得到直接的好处。

“橘生淮北则为枳”

有不少专家举了东京、新加坡、伦敦等城市征收拥堵费的例子,来论证收拥堵费的合理性,然而实际上,除了新加坡之外,其他几个地方征收拥堵费都陷入了“征收拥堵费——短暂缓解——出行需求继续增长——更多限行或收费”的怪圈。

就连新加坡模式,橘生淮北则为枳,考虑到这个弹丸岛国的特殊性,也不可盲目照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除了对早晚高峰进入核心区的车辆实施有偿通行证管理外,还在管制区外设置了1万个停车位,增加了150辆公交车。

另外,新加坡还把拥有车辆的成本提高到了令人望而却步的程度。花好几万美元拍得的用车证,只能用10年。而且车价奇高,一辆混动丰田 凯美瑞 参数 图片 ),售价高达13.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91万元。

牌照费、税费、拥堵费多种措施之下,截至2021年,面积733.1平方公里的新加坡560万居民,仅有53.2万辆私家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中国的城市中,上海面积634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500万,机动车保有量537万辆。北京面积16410万平方米,人口近2200万,机动车保有量622万辆。这和新加坡交通的管理难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另外,新加坡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样也是全世界发达经济体中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由于普通民众被剥夺了使用道路这一公共物品,小汽车消费完全没有为低收入人群留下空间,一直在国际上被诟病。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这些都需要考虑在内。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是否收费,如何收费不宜简单粗暴地照搬照抄国外的解决方案,解决拥堵问题更需要“综合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