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魔斯妈妈
家有14岁青春期男孩一枚,坐标长沙某知名中学,成绩班级前列,擅长画画,不“听话”。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好管?当你有办法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问题时,他是服气的。你会迎来一个难得的“可教时刻”。
分享一个最近发生在我家的真实故事。个中道理极具普适性。
事情起因
早上催上学,中午催午休,晚上催睡觉。这大概是每一个老母亲都会做的事情。
初中学业压力大,提高学习效率,保证休息时间,老母亲的这点诉求看起来再合理不过了。可频繁的叮嘱,总是会打破和谐的气氛。
儿子觉得被管控得有点烦躁,开始对我嚷嚷:“有些孩子就是能够分秒必争,把时间算得死死的。但我不是这样的。我可能就是有些学艺术的气质。不喜欢那么规矩。”
“考试的时候,紧张一点。平时我想过得从容一点。从容一点怎么了?”
那时那刻,我感觉这两个月做的所有沟通都白费了。
一切又被打回原形。
早上从起床到出门,耗费40分钟的时间。住到了校门口附近,依然还是会迟到。中午放学迟迟不归,虚耗一中午,晚上又要熬到快12点才睡觉。这一幕幕又闪现在我的脑海中……
愤怒、沮丧的情绪一起涌上心头。我赌气地回怼:“如果你那么追求艺术,坦白讲,真的不用在**读书。找个要求更低,有大把自由时间的学校,岂不是更好?”
此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为了避免继续争吵,耽误孩子的休息,我本能地关上心门,拒绝再沟通。
意想不到的一幕
这个时候,令我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儿子破天荒地没有再发脾气。他显得很理性地坐在沙发上,要求跟我谈谈。
我一再告诉他,已经11点多了,我不想这么晚再去沟通这么不愉快地事情。
可是儿子依旧不依不饶地要跟我聊。他不断地说,“你明白我的想法吗?”
“你都没有听我说什么,你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
“我说完了,也可以听听你的想法。”
我开始意识到,孩子的变化。他在试图给我解释“为什么我不想按照你的意思走”。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向父母打开心门,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很多父母正是因为错失这样的沟通机会,导致亲子关系不断恶化。最终孩子再也不拿父母当朋友,不和父母说任何交心的话。
于是,我强忍着内心的恼怒,几乎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听儿子表达他的想法。
追问与思考
儿子不停地表达,他是怎么想的。这种在我看来并没有太多逻辑和道理的表达,大概持续了20分钟。
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到对我的批判。
很显然,社会上关于应试教育的批判性观点,他很是受用。
很显然,有时候我的“言传身教”并没有起多大作用。反而因为违背“人性”,孩子做不到,变成了他吐槽的点。比如,我手机里装了一个“时间管理”APP。每天的生活、工作、学习任务清单,总是列得很清楚。孩子看到了,但不能理解。觉得我这是有“强迫症”。[流泪]
好吧,我耐着性子听他把话说完。此时已经12点了,我反倒心平气和了。
开始轮到我说话了。
我问:“人和人之间是需要相互理解的,对吧?”
儿子:“是的。”
我追问:“相互理解之后,可能不见得观点一致。但还是要合作的。对吧?”
儿子:“是的。”
我继续:“那这种合作,是不是需要一些互相妥协?求同存异,才能合作?”
儿子的回答慢了一点,停顿了一下说,“是的。”
我接着反问道:“那我怎么觉得,你说来说去,就是要我无条件地配合你。按照你的想法走。但你一点都没考虑到我的想法呢?”
儿子显然是愣了一下,若有所思地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之前没想到。”
他又补充道:“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想一下。”
这时候,我给了彼此一个台阶,说:“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我也需要思考一下。所以,今天就聊到这里。我们都想想,接下来怎么合作。”
老母亲的反思
一场午夜争执,就这样结束了。类似的事情,最近还有一些。
坦白讲,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真的很难。
我说这个例子,并不能说明我有多高的境界。现实情况是,即便我一直保持“修炼”,我还是经常会“破功”,然后是“自我重建”。
我看过很多写青春期教育的书。书的作者大多是在这个领域的教育学、心理学专家。他们在面对自己孩子的青春期时,依旧有抓狂的时候,束手无策的时候。只不过他们会比寻常父母更懂得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
我最近对一些观点也有更深刻的感悟:
1、不要跟孩子陷入对错的争执
当我们试图用道理说服一个青春期孩子时,这种教育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无论,你的道理有多对。
因为我们几十年的成长经验,孩子是无法理解的。
同理,当孩子试图用他看世界的逻辑来说服一个成年人,也是徒劳的。一如儿子对我说的那些话。
所以,与青春期孩子沟通,不要陷入对错之争。因为谁都不能说服谁。
最好的方式,是寻找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点,然后深挖“合作”的可能性。
2、青春期不好管?当孩子真正意识到问题时,他是服气的
一场午夜对话,让我看到,儿子真的开始意识到问题时他会停止争执,开始反思。
反思之前我和儿子的数次争执,其实都是因为彼此说的话,没有说进对方的心里。这就是典型的“无效沟通”。有些父母试图用强压的方式,让孩子服气。或者用念叨的方式,让孩子加强“印象”。
这些方法,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越来越不好用。孩子内心是抵触的,执行起来,肯定会不达预期。搞得不好,还会引发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那就更加适得其反了。此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先把话说进孩子心里。这样才有可能迎来教育中难得的“可教时刻”。
能把话说进孩子的心里,也是有方法的。比如,在孩子混乱的想法中,找到值得肯定的点。分清楚哪些是孩子的问题,哪些是他的行为特色。并给予一定的包容、理解和尊重。
3、任何教育,都不要指望一下子就有效果
世界上没有立竿见影的教育方法。尤其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更加不可能。
就算是孩子开始反思,也并不意味着他会立马改进。大概率事件是,错误还会继续,直到有一天他自己也开始忍无可忍……
这时候,你或许会问,说的都没用,那我前面说的这些有什么意义呢?你的孩子第二天依旧磨蹭拖延,你该怎么办呢?
我是这么想的。有反思,终归是好的。至少在孩子心中会埋下一颗“寻求改变”的种子。总比什么都没走进孩子心里,反倒做了一堆负面建设强。
关于亲子关系,这学期开始,我就给自己立了一个沟通标准:停止负面建设,只做正向建设。剩下的,交给时间。
我真正能够努力做好的事情,也不过就是这些。而不是那些美好的愿景。
我是魔斯妈妈,也是育儿界的积极践行者。我用码字记录自己和孩子的成长历程。原创不易,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转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