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二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入驻空间站三个月来,他们先后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开展了持续的载人环境维护照料,同时还配合完成了多次空间站货物出舱任务。此外,空间站科学实验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梦天舱燃烧科学柜中的实验系统成功执行首次在轨点火测试,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项目也已开展在轨实验并取得成功。

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到2022年11月30日晨,那是神舟十四、十五航天员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的日子。在这一历史时刻,一位航天人在微博上摘抄了苏东坡的名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并在下方注释:“历史将记住今天,中国在‘天上宫阙’长期有人了。”

关乎未来的战略抉择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在那个国际格局深刻剧变的年代,为抢占战略制高点,世界上主要航天大国都竞相发展载人航天。当时,美俄等16国酝酿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却没有将中国纳入其中。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中国决心独立自主建造自己的空间站。

此时,国内对搞不搞载人航天仍有争议。有人认为,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已经完全具备了搞载人航天的基础。也有人认为,载人航天投资大、风险高,当时国家连温饱都没解决,不应该跟在别人后面搞短期看不到经济效益的事。

做还是不做?此时小平同志的话仿佛就在耳畔:“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时间很快到了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集体审议《关于开展中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会议一致决定,我们要下决心搞好载人航天,不光在政治、经济、科技上有意义,也是综合国力的标志。

今日回过头来看,这是一个关乎中国航天事业甚至众多高科技领域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

作为系统最活跃、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科技工程之一,载人航天涵盖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众多科学领域,涉及系统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航天动力、通信、遥感、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工程技术,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科技成果的“集大成者”。而且当时正值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下海”浪潮席卷全国,很多骨干企业面临困难,甚至出现了“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幸而航天领域有了载人航天这根好苗子,留住了人才,保住了研发能力,才有现在中国航天雨后春笋、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万人会战造神舟”

钱学森曾经说过:“航天是系统工程,不能靠我一个人,要靠一大堆人。”在所有航天工程中,载人航天是系统最复杂的。

立项之初,工程有7大系统,到空间站阶段增加至14大系统及上百个分系统,参与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仅以航天员搜救为例,除工程相关参研参试单位外,还涉及外交、交通等多个部门,各个战区和陆海空军,以及地方政府、医疗单位等,上万人参与其中。实施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

载人航天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一次“大兵团作战”。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曾回忆道,神舟一号有13个分系统、涉及300多家协作单位,船上装有300多根电缆、600多台设备、8万多个接点、10万多个元器件、50多万条软件程序,每一个焊点、每一根导线、每一行语言都不能错,仅一个火工锁就进行了100多次可靠性试验,飞船第一次联试用了200多天时间。

如此壮举,被大家誉为“万人会战造神舟”。

大国重器横空出世的背后,还有无数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辛勤付出。每逢重大任务,数以万计的公安干警、警卫人员和通信、电力、气象、交通、医疗等行业员工坚守各自岗位,共同筑起坚固的安全保障;一波又一波新闻记者奔走一线,用生花妙笔为载人航天事业鼓与呼;成千上万科研人员的家人,默默扛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为他们撑起坚强后盾。无怪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感慨道:“特别感谢祖国人们的托举,感谢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付出。中国空间站是太空中最闪亮的星。”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如此坚如磐石的群众基础,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坚强靠山和力量之源。

载人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2013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向安葬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的聂荣臻元帅和为我国航天事业献身的英烈敬献花篮,向共和国的功臣们表示敬意。在高大的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长眠着760多位航天英烈,平均年龄仅27岁。“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不畏艰险、敢于牺牲,正是老一辈航天人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载人航天是“大熔炉”、“大学校”、“大家庭”,能将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人铸成一个模子、聚成一团火。三十年前,王永志、戚发轫等第一代载人航天人在花甲之年扛起重任、奋斗终身,如今第二代奋斗者在事业滚滚前进的洪流中磨砺成长,已成为顶尖人才,年轻一代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们也已褪去稚嫩,在各自岗位勇挑重担。

漫漫飞天路,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有这样的光荣传统:每名航天员从太空返回后、都会去看望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2021年神舟十二号飞船执行任务期间,科研人员来到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方红发射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工程项目的年轻同志在标语前伫立良久,感怀于航天老前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革命精气神。

自力更生 稳扎稳打 制定中国航天“中国方案”

“跟在别人后面把所有程序都走一遍,那样我们就永远落在后面。”这是王永志院士的名言,换一句网络流行语就是,“抄作业永远抄不出第一名。”

发展载人航天首先要解决技术路线问题,是选载人飞船还是航天飞机?最初我国选择搞飞船,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世界航天飞机发展盛极一时,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号”成功首飞,1988年苏联“暴风雪号”进入太空,日本、欧洲也在加紧开展本国的航天飞机项目。

面对这种情况,国内不少专家坐不住了,转向支持航天飞机,认为航天飞机可以重复发射、运载量也大,优势明显,代表国际航天发展潮流。但也有部分专家坚定支持载人飞船,认为航天飞机无论制造还是维修都相当昂贵,还有潜在的安全问题;而飞船既可送人也可运货,成本和技术成熟度都有优势,更符合中国的国情。

历经经验证明,“拿来主义”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大家认识到这次“真理的确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最终决定从国情出发,放弃航天飞机方案,走载人飞船之路。

1992年2月10日,载人航天首次总体组全体会议召开,提出两点:第一是方案中最主要的是安全可靠,第二是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进而为载人飞船设立四项基本任务,第四项是为空间站建设积累经验。时任讨论组组长的王永志院士提出不同意见,认为飞船在太空最多停留7天,而空间站要在太空停留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发射载人飞船之后直接发射空间站技术跨度太大,过于冒险。这一建议最终被接受,决定在载人航天飞船和空间站之间增加一个过渡的短时间可以居住的飞行器,最终发展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

历史证明,“三步走”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智慧的战略设计,是从现实国情出发、兼顾安全可靠、可延续性和发展速度的创新之举。三十年来,工程全线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一张蓝图绘到底”,踏踏实实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奋进。

为了保障载人航天发射的安全,总设计师王永志提出了10项安全要求,任何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的单位,生产零部件的安全规范和质量要求一律采用航天部标准。载人航天中至关重要的“双想”和“归零”也在此时被王永志总师提出。“双想”即是在发射前预想一遍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再回想之前工作出过什么问题,还有哪些薄弱环节,为此做过哪些准备。“归零”则是在系统内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后,要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一一溯源验证,不留尾巴上天。正是由于我国一代代航天人对安全稳定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国家载人航天事业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国做到了迄今为止没有一名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发射中牺牲,这是美苏都未曾做到的壮举。

守正创新 稳中发力 载人航天彰显“中国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不就就面对苏联撤走专辑,后来又长期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早已深入中国航天人的骨髓之中。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正式批准了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同时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也被确定下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第二步,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其中,“神舟一号”争取在1999年完成发射。同年,60岁的王永志和59岁的戚发轫,被分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与“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曾经“两弹一星”时代的青年才俊,又在“退休”之龄重新站上起跑线,让人在感慨岁月如梭的同时也愈发认识到,中国载人航天,不能再等了。

“我压力很大,脑子里一直在思考,在样才能在人家的飞船上天几十年之后,我们做出一个飞船来还能振奋人心呢?。”于是,以王永志为首的中国航天专家们决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必须在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高起点、高效益、高质量、低成本,走跨越式发展之路,

这一点在选择“神舟一号”飞船设计方案时最能体现。

当时,美国人选择了两舱方案,苏联则是三舱方案,都取得了成功。中国到底该用哪个?最终,专家组以3:2的投票结果,决定采用三舱方案。“但不是照抄苏联,我们把苏联的生活舱改成轨道舱留轨使用,把返回舱尺寸加大。我们认真地选择了一个符合中国情况的方案。”

这也正是中国飞船的独到之处:“神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执行完载人飞行任务后,还可以留有轨道舱在轨工作的载人飞船,相当于额外发射了一颗空间试验卫星+卫星空间实验室,既能收集科学实验数据,也可以同下一艘飞船做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美苏做5次交会对接试验,需要发射10次,而中国只需6次。这就是“高效益”、“低成本”,这就是中国人的技术创新,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之路。

世界各主要航天大国在做真正的载人航天发射前,都会做大动物实验,验证飞船的生命保障能力。但做动物实验增加了实验次数,提高了成本。最终,不信邪的中国航天人决定利用后发优势,进行大胆的跨越,从无人直接到有人,让中国飞船一问世就是世界水平。

回首载人航天三十年,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稳扎稳打、稳中提速,前二十年扎实夯基垒石,后十年全力加速冲刺。1992年至2002年,用十年时间完成神舟一号到四号4次无人飞行任务。2003年到2012年,又用将近10年时间,执行4次载人飞行,以及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厚积方能薄发,经过3年精心准备,2017年6月至2017年4月,不到一年时间密集执行4次任务,建成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了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随后几年,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圆满成功,之后仅20个月,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3次飞船返回、2次舱段转位、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驻留。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16年的“神舟十一号”,没有任何两艘飞船的任务是重复的。一旦一个技术得到验证,就立即开始全力攻克下一个,绝不“浪费”。2011年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本来设计的在轨寿命是两年,却超期服役到2016年,超计划开展的多项技术试验,直接使中国无需再发射“天宫三号”。载人航天人稳扎稳打、连战连捷、一气呵成、堪称完美,在探索宇宙的新征程上跑出“中国速度”。

让钢铁飞翔,与命运竞走。三十年厚积薄发,牢牢地将中国载人航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伟大载人航天精神,是全体载人航天人创造的,今后也必将激励中华民族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创造新征程上的伟业。中国载人航天,行稳致远、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