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

乌鸦想借这一天,骂骂人。

「乌鸦电影」公众号建号七年了,为了工作需要,我和我的小伙伴常年保持人均3个国内视频平台付费会员,掏钱的时候从没含糊过,涨价也忍了…

但这些年,这些平台用户体验越来越糟糕,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壹丨广告越来越多

最早的时候开会员,就是为了不看广告。

但渐渐发现,VIP不仅要看广告,还是开屏看,首页看,片头看,片中看,片尾看…

区别只在于,非会员看非会员广告,会员看精选特供广告。

广告不仅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li)元(pu)…

前阵子追大热剧《狂飙》,为了抠细节,乌鸦必须在某些场景反复拖拉暂停,但我真是醉了,每次暂停,视频画面就会突然缩小到角落里,弹出的广告画面放得巨大。

本来暂停就是为了看细节,现在啥也看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来,听说某艺现在还在申请一项专利:在弹幕里展示广告。

想象一下,屏幕上播《饮食男女》,弹幕就刷起了“XX牌食用油”“XX牌鸡精”“XX外卖”…

你还关不掉弹幕,要关掉得另外再开一个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经开始窒息了。

难怪有网友说:直接申请在我视网膜上显示广告好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的平台也不咋地。

前不久在某讯视频上看《三体》,剧真的不错,但开头和中间的广告看得人怀疑人生,有时候按了快进键,还会进入广告页面循环播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离谱的是,剧中角色也跳出来做广告,演也就算了,人设还不统一。

你就说,让“十个人”这样干练的女警,去下载相亲软件,还恋爱脑上头,这合适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贰丨套娃式付费

现在看一部剧要花多少钱,不到最后一集根本不知道。

开播有会员专享,会员比非会员提前多看一两集。当你追到一大半,正心痒痒的时候,它再来个超前点播,想看大结局?乖乖交钱吧。

12元、15元、18元,这都算坑得少的…

之前《庆余年》搞超前点播,会员得再交50块钱,能比普通会员每天多看六集。

这件事,后来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吃相难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大家应该还记得,几年前,我们充了视频平台的会员,就可以自由地投屏在电视、投影仪上看。

不知道是不是现在家家户户都买了智能电视机,投屏也要开始额外收费了。

花个大几千的电视机回家,还要一波一波地交钱。有时候,大人充的平台会员,跟小孩看动画片的会员又不一样。

现在你在各大视频网站买会员,都能看到两档,只有选高级一档,每个月多掏十几块钱,才能有投屏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就在不久前,某艺擅自修改了会员投屏权限,取消部分会员的高清投屏资格。

为了这事儿,网友们吵上了热搜,为了平众怒,平台又给这些老会员恢复了权限。

这令人细思极恐,敢情得用户去闹,才不会被欺负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好吧,我不投屏了,看片也有耐心一点,不超前点播吧,总能省钱了吧。

还是挡不住被割…

因为就算买了会员,很多片子还要另外单独收费。

比如去年的烂片,王晶导演的《倚天屠龙记》,还分了上下两集,分别收费6块钱。

两集片分别是豆瓣3.6和3.8分,乌鸦抱着为大家看烂片的心态,花了12块钱。

即使是12块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乌鸦专门写了文章吐槽,让大家别花这冤枉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小伙伴读了推送,竟然想要去找原片开开眼,我就让他来我电脑上看,登我的会员…

这时我才发现,我的单片付费,竟然过期了!

也就是说,我花了12块钱看了烂片,只能看几天,要再看,得再付12块钱…

后来我上网一查,付费给你看一个星期,都算是优待了,有的单片付费,只能看48小时,比你家买的菜保质期还短!

从未见如此厚颜无耻的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叁丨明坑易躲,暗箭难防

上个月,“2月充的某艺会员只能用28天”上了热搜。

老实说,第一眼看到这个热搜,我是懵的。2月确实只有28天啊,那有31天的月,我们是不是还赚了呢?我不太了解网友生气的点。

后来我发现不对劲。

某艺的解释是,会员是按自然月来的,比如这个月5号充,到下个月5号为一个月。

乍听没毛病,可网友很快发现,1月31日充的会员,也是到2月28日结束,并没有说,多出来的3天顺延到下个月。

不得不说,这点其他平台还是挺大方的,基本都是默认月会员31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用户真的就差那三天会员吗?

我们在意的是,你平台总在搞这种文字游戏,想方设法占用户的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发指的,几乎所有视频平台都在试图悄无声息地让你完成续费,扣款前没有任何提醒。

我想问问各位读者,你们有没有试过,某天突然收到一条扣款信息,才猛然想起:他娘的,忘记取消自动续费了…

乌鸦被这样诳过无数次了,一开始觉得自己记性不好,直到我读到这条新闻:《App自动续费套路深,某站、某酷等到期前3天就扣费》

也就是说,你就算能想起来会员到期,最好也提前几天,因为他们会提前扣。

而你最好找个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去搞这件事,因为通常情况,充会员的入口显而易见,取消自动续费的入口,费了九牛二五之力都找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哦对了,最近还有个让我很不舒服的事:某酷登录设备受限制,此前一个会员可以同时登录三个手机,现在一个只能登一部手机,最多只能同时登两个设备。

我们家两部手机,两台电脑,一台iPad,这边登录,那边掉线,父母来了都无法跟他们共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肆丨阉割

如果说,以上提到的那些,还是部分平台的个别行为,那么下面要说的,基本等同于“在座各位都是垃圾”。

去年《老友记》引进,几大视频平台都在播,但播的内容惨不忍睹,同性情节全部消失,台词被篡改,与性相关的都被和谐了…

要知道,这可是1994年开播的电视剧,想不到2022年了,还要遭到删减,就挺魔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友记》

同一年引进的,还有大卫·芬奇导演的《搏击俱乐部》,某讯视频不仅删减了原片近12分钟的内容,还把结局被改得“面目全非”,强行正能量,引发了全网热议。

这话题也直接火到(丢人丢到)了国外,大卫·芬奇看了表示困惑:如果你们不喜欢这个故事,为啥还要来拿它的授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搏击俱乐部》海报

这样的删减,一抓一大把,几乎所有爆款无一幸免。

原片一个多小时,能删到四十多分钟;

给不和谐的镜头打码;

特别是某站的动漫,已经不只是删减了,还有各种改原画、定格、放大等剪辑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版

导致我现在都PTSD了,在视频平台上看片,先要去比对时长,再去查一查网友评论,确认是不是阉割篡改过。

阉割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不可说”,但也少不了平台为了规避风险,自我审查。我想说,这种粗暴的操作,不仅是对观众的尊重,更是对创作者的侮辱。

而当正版的体验远远比不上盗版,一味呼吁观众支持正版,也就成了空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主夫道》

伍丨未来,可能更糟

中国的观众,真的是又宽容又大方。

根统计,去年美国人平均年薪为5.3万美元,月薪4417美元,而中国人去年人均工资收入为20590元,平均到每个月也就是2000元左右。

再来看看视频平台的收费。

Netflix在美国,基本套餐是8.99美元,高级套餐是17.99美元;HBO则是一个月15美元。

也就是说,美国人只用花月收入的0.2~0.4%左右,就可以享受会员服务。

如果购买高级会员,就保证没有广告和额外付费,没有套路。

而中国的视频平台,最便宜的月套餐都要20元以上,超过中国人月收入的1%,是美国的三倍以上。

中国观众花着更贵的会员费,还要忍受更多的广告,时不时为投屏服务、单片付费,超前点播等买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外视频平台当然有不同的运营模式,有各自的优势和困境。

但一个平台要长久稳定地运转下去,最可靠的基石,还是优质的作品和忠实的用户。

我们都知道,一部优质的影视剧,背后是无数人的辛苦付出,作为观众,我真心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愿意支持国产,支持正版。

但每当看一部好作品,伴随的是改台词,删时长,看没完没了、毫无底线的广告,交一波又一波不知所谓的钱…我的内心是纠结的,愤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几年,我们有目共睹,国内视频平台正在被短视频平台夺取流量,面临着广告下滑的困境,他们的道路也越来越难。

也许,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员涨价还会持续,用户体验还会更差…

怎么说呢,实在不行,网盘见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