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一体部署,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当今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他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刻理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一贯重视和长期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文章中,以多个角度来分析与解释了教育优先发展的丰富内涵和时代要求。

从报告文本中的位置摆放来理解

从报告文本中的位置摆放来理解

怀进鹏:“新的位置摆放,赋予了教育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新的属性、新的价值和新的使命。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始终把教育置于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中的优先位置来考虑和谋划,在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上不断深化。”

文章分析到,从报告文本中“教育”的位置摆放的改变,可以看出“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日益提升的地位。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中,“教育”都被放在重要的位置,被认为是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特别是在二十大报告中,教育被放在了经济、政治、文化之后的位置,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十八大的“基石”到十九大“基础工程”再到二十大的“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和“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充分体现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国家长远发展目标和使命任务层面来理解

从国家长远发展目标和使命任务层面来理解

怀进鹏:“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2035年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对教育的战略位置、先导性有了进一步深刻和充分的表述,为教育系统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任务新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规划,其中新增了综合国力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内容,体现了强国崛起的特点,同时充实了富强的内涵。在各领域的发展目标中,教育被强调为重大民生工程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在文化建设目标中,教育被视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五大强国的重要途径,与“健康中国”共建“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内涵,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关键。

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2035年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对教育的战略位置、先导性有了进一步深刻和充分的表述,为教育系统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任务新要求。

从教育、科技、人才与经济内在互动关系上来理解

从教育、科技、人才与经济内在互动关系上来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怀进鹏:“我们将始终保持战略清醒,把握教育强国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思考拓展教育强国的内涵外延和实践路径,把思想认识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动能和效能,统筹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生效。”

文中诠释了科技、经济和人才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关键作用。通过历史上五个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说明了教育和科技、人才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协同配合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