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黄鑫亮
伊索寓言里的《农夫与蛇》几乎占据了当代人们的心智,也就是说对于异类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和审慎,这当然是对于人类或者同类永远是善良这一条件的无限前置。现实主义奇幻电影《雪岭猎人传说》可以说是对于“农夫与蛇”的修正或者颠覆,让你看清人性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上的父母、雪域的弟弟卓文、海边的姐姐卓雅,一家四口位于三端,这就注定让《雪岭猎人传说》有着如天空、雪域以及大海般的广度和深邃,这是一部借着复仇来思考人性的电影,也是给人类在这个自然里如何定位的电影。与世隔绝的猎人、七年成长为优秀女猎人的卓雅、奉行享乐的露营青年,不同样本纷繁人心的人类,给出了人性的多重注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猎人和雪猿,这似乎是一对天生的敌人,实则他们可以平行生活,这仇恨的滋长的始作俑者竟然也是人类,这也充分证明了人类喜欢互相使绊子的天性。当人类被仇恨所裹挟,人性往往变成了兽性,甚至败给了所谓的兽性,从来没有任何法则说明人类就是雪域的主宰,而人类往往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建构了自然的规则,雪猿的以德报怨,恰恰让猎人这样的人类显得无比渺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里的雪猿从来都是雪域的主人,而当他们数量越来越少时,就成为了可笑的人类口中的雪怪,别忘了人类和雪猿都是属于动物的一个大类,《雪岭猎人传说》给我们出了一道思考题,究竟谁才是进化的品种,实则人类值得标榜的不是所谓自诩的人性,而是信念和信仰,就像卓文和卓雅的父母从海边来到雪域成为守林人,这才是人类真正的光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