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在聊这部美国电影——《瞬息全宇宙》。

不仅因为它横扫奥斯卡颁奖礼。

重要的是:华人第一次横扫奥斯卡!

导演关家永拿到最佳导演。

演员关继威拿到最佳男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继威获奖

这位1984年就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合作过《夺宝奇兵2》的华裔童星。

在好莱坞高开低走,蹉跎近30年后,终于站上巅峰泪洒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们最激动的还是她:

奥斯卡史上终于诞生了第一位华人影后——杨紫琼。

1962年,杨紫琼生于马来西亚,曾获当地选美小姐冠军。

80年代她凭此进入香港电影圈。

90年代初杨紫琼就当上了“龙女郎”,是彼时最红的女打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她与成龙的缘分。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电影《警察故事3》里那场精彩的追车戏。

成龙亲自设计,当年29岁的杨紫琼亲自上阵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杨紫琼之所以成为亚洲片酬最高的女打星,正是因为她够狠。

狠到跟成龙一样不用替身。

《警察故事3》这个从货车顶上滚落,重重摔到成龙高速驾驶跑车挡风玻璃上的镜头。

她甚至连威亚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片尾曝光的花絮里,我们看到杨紫琼不止跳了一次。

其中一回玻璃没摔碎,她被弹下汽车。

成龙拼命拽都没拽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讲,能打能玩命,杨紫琼就像是女版成龙。

过去,她的确很像......但是......

如今杨紫琼的“多元性”,已经并非成龙可比。

甚至,她还开了一个成龙的“死穴”:

这不得不从“悲惨的好莱坞华人”说起

早年好莱坞对中国人充满了偏见与刻板印象(其实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时银幕上的中国角色都由白人扮演:

他们用胶水将眼睛粘成一条缝,看上去又细又长,然后把眉梢上挑拉紧。

于是一个西方人眼中“完美”的中国角色就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而那些真正的华人演员,只能演一些仆人、苦力之类的龙套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我们的华人之光李小龙,早期出道时也被好莱坞按在地上摩擦。

他曾带着一个名叫《战士》(The Warrior)的剧本。

想要展示一些“东方人的东西”。

结果华纳兄弟高层把故事留下,人换了。

找来一个嗑药又酗酒,不会功夫,甚至都不爱运动的白人演员大卫·卡拉丁代替李小龙出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段不愉快的小插曲,也彻底改变了此后华人影星在好莱坞的“定位”。

李小龙回到香港转身就拍出《唐山大兄》和《精武门》。

那些从动物身上找到运用身体极限和武学奥义的画面。

让美国人整个看的呆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李小龙就杀了回去,一发不可收拾。

从此在好莱坞奠定了一个权威印象:牛逼的功夫片,非中国人(华人)莫属!

这也间接导致一个严重后果:

华人演员只能在好莱坞当打星

杨紫琼进军“国际影坛”的第一部作品起点很高。

在007电影《明日帝国》中搭档皮尔斯·布鲁斯南。

是影史第一位华人“邦女郎”。

但也是唯一一位身手比詹姆斯·邦德还好的“邦女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人演员拍好莱坞电影,如果想要角色吃重。

“会打架”是一个必要条件。

我们看章子怡的第一部好莱坞大片《尖峰时刻2》,就是一个狠辣打女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些不会打的女星,比如陈冲:

只能在《特警判官》里演一些“事业线”发达的小配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唯独巩俐,是极少数不会打,还能在好莱坞出演重要角色的华人女星。

但是,也基本上把她当做“东方版的莫妮卡·贝鲁奇”来用——

——馋的是身子,而不是演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迈阿密风云》

男演员更倒霉。

不会打的。

演技之神发哥除了在《安娜与国王》里演了泰国国王,好莱坞之行可以用“失败”二字形容。

要不是李安用一部《卧虎藏龙》把他重新拉回国内。

今天的发哥就只能是华语影坛的往事回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安娜与国王》

像尊龙这种美国长大的美籍华人,即便主演过影史经典《末代皇帝》。

因为不会打,也依旧在好莱坞找不到位置,十分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末代皇帝》

相比之下,能打的李连杰与成龙则顺利的多。

李连杰主演的《龙之吻》在美国仅出租DVD就收入了1.1亿美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成龙,走出一波动作谐星路线后,在美国变得家喻户晓。

坐稳了男主角的宝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上海正午》

但是,从李小龙到成龙。

以西方为代表的“国际影坛”对他们的最大认可。

依旧只是——功夫。

成龙的心病跟“死穴”

其实成龙不仅有演技,而且还很好。

早年他曾凭《警察故事3》和《重案组》两获金影帝。

2005年的转型之作《新警察故事》,又拿到一座金鸡奖影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新警察故事》

2017年他自己投钱拍摄的英文电影《英伦对决》。

演了一个绝望父亲。

那种压到极限的痛楚,哀莫大于心死的情绪。

完全不输王景春在《地久天长》(柏林影帝)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龙一直很想证明自己演技。

可在好莱坞他很难圆梦。

2000年以后,成龙拍的好莱坞电影《上海正午》、《尖峰时刻》、《燕尾服》等等。

全部走的是喜剧动作片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制美国观众喜好:角色浮夸,能秀演技的机会少的可怜。

以至于最后他在“国际影坛”的最高“定论”:

就是一座带有安慰性质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成龙身上我们看到,华人演员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影坛。

更像是一个细分领域的职业工具人。

那些弘扬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电影不会启用他们当主演。

这不仅仅是成龙的“死穴”。

也是几乎全体华人演员在所谓“国际影坛”的死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再去看杨紫琼的这次获奖以及她背后那部《瞬息全宇宙》。

就明白不同之处了。

电影本身,切入了美国的家庭理念,移民话题,西方女权运动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是一部反映美国社会“政治正确”的美式主旋律影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瞬息全宇宙》

杨紫琼不仅在里面担任大女主,最后还拿下奥斯卡影后。

对在好莱坞拍戏的华人演员来讲,可谓创造历史。

甚至某种程度,

曾经李小龙这个国际影坛的华人演员天花板。

都已经被杨紫琼捅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瞬息全宇宙》

但是,这就是华人演员彻底崛起的标志?

也别高兴太早。

《瞬息全宇宙》依旧充满了对华人的傲慢与偏见。

比如里面的华人一定会功夫。

杨紫琼该打还是要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从含金量看,杨紫琼虽好。

却并没有明显优于竞争对手凯特·布兰切特和米歇尔·威廉姆斯。

至于电影本身。

有网友更是借星爷的一句台词说明了要点:

“鲜花还需绿叶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三年前横扫奥斯卡乃至戛纳电影节的韩国电影《寄生虫》。

《瞬息全宇宙》的“横扫”,更像是一种权衡跟妥协,有点类似好莱坞的“黑人崛起”。

因此对华人演员来讲,它形式上的突破,大于实质上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瞬息全宇宙》

而对于一些国内观众将之归为中国文化崛起的观点,更是经不起推敲。

前面讲过,《瞬息全宇宙》是一部纯种美国主旋律电影。

它的成功最多算做华人演员的突破,杨紫琼的个人成功。

绝不能当成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电影在美国的成功。

只有像韩国的《寄生虫》。

不是套壳美式主旋律。

而是100%临摹韩国社会现实的电影。

那样的横扫国际,才能称之为本民族电影真正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寄生虫》

为此,中国电影要走的路还很长。

不止演员筛选要摒弃流量至上,回归以表演为基石。

在创作题材上,更需要相对宽容的舆论环境:

当年张艺谋的《红高粱》除了惊艳世界。

我们同样听到很多“丑化国人以结友邦之欢心”这样的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高粱》

究竟是丑化还是现实?

像《寄生虫》《小偷家族》这样的韩日电影。

算不算也是在丑化他们本国人呢?

美国的《绿皮书》更是把自己种族歧视最丑恶的一面拍的赤裸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皮书》

刘慈欣在《三体》写过这么一个段子:

“大字报在地上贴就行了,不要贴到天上去!”

电影创作当然要遵循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遵守公序良俗、法律底线。

但事上纲上线的评论场。

并不会催生出伟大的作品。

相反只会让人噤若寒蝉。

美国电影过去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包容和坦诚。

如今美国电影的相对式微。

同样与其评论场的扭曲,罔顾社会现实,拍正确的假电影有关。

比如真人版《《小美人鱼》的强行“修改”肤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龙们的“死穴”是被杨紫琼给解开了。

那中国电影的“穴”谁来解呢?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只有源源不断拍出真正的好电影。

相信一天。

中国电影人也能让美国裔演员在金鸡奖上一把鼻涕一把泪。

文/范西里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