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钱学森过96岁生日,他环视四周,发现在角落里的一个女性,他急忙问:“你现在还好吗?”

得到肯定回复后,钱学森又问:“你现在还有几个孩子?”

“一个都没有了……”说完,女子不再说话,钱学森也开始沉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女子到底是谁呢?

1

女子叫李佩,1917年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门第,她从小就喜欢读书,成绩也好,1936年,她考入北京大学,学习经济学。

卢沟桥事件发生后,她辗转去了西南联大学习,在这里,她增长了见识,也加入了抗战组织,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

1947年,她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在这里,她遇到了学长郭永怀,郭永怀跟她都在西南联大读过书,所以两个人相谈甚欢。

因为情投意合,两个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并约定毕业后就结婚。大学毕业后,两个人留在了美国,生活优渥,婚后又生了一个女儿郭芹,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幸福。

几年后,他们接到了一封信,这封信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现状。

原来,好友钱学森给郭永怀寄了一封信,上面写着祖国需要他们,望回国效力。

这封信带给郭永怀很大的震撼,他立马决定回国,放弃美国的一切。

身边的朋友都劝郭永怀,不要回国,这里工作生活稳定安逸,何必回国,何况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何必回去受罪?

朋友的话,并没有让郭永怀动摇,他只说了句:“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我就要回去。”

带着这种信念,郭永怀决心带着妻女回国,可回国之路异常坎坷,但郭永怀和李佩都毫无怨言,最终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郭永怀跟钱学森来到了研究所研制两弹一星的伟大工程,工作很忙碌。

而李佩呢,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她决心放弃自己的事业,去中关村工作,负责中关村后勤建设。李佩动员身边一切力量,聚集医学人才,亲自挑选护士,建立了一个临时诊所,这正是中关村医院的前身。

这一干就是好些年,而郭永怀也全身心投入科研中,虽然郭永怀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但李佩却从没任何抱怨,她心里很清楚丈夫做的是什么事,所以她心甘情愿为家庭付出。

到了1968年,突然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轨迹。

2

当时,郭永怀在外地,得到了一组重要数据,他想回北京继续研究,就坐上了飞机。可是飞机竟然失事了。

等人们找到郭永怀时,现场的场景让许多人泪目,为了保护好公文包里的重要科研数据,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东将公文包护在胸口,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

很快,丈夫离世的消息,就传到了李佩这里。当时,组织上担心她想不开,还安排了一个人陪伴她。

这时候,李佩已经51岁,表现得十分冷静克制,到了夜晚时,李佩翻来覆去睡不着,只是发出了几声叹息。

后来,高考恢复后,60岁的李佩又开始教书,出任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主任。当时,没有英语教材,李佩就自己动手编写。并且李佩还编写了中国第一套研究生英语教材。

一直到70岁,李佩都还在坚持上课,上过她课的学生都说过,李佩老师声音不大,但站的笔直,将知识讲的很通透。

原以为生活就这么继续过下去,没想到,女儿郭芹又因癌症去世,这时李佩已年近80,独女的离去,大家都担心她承受不了。

可是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出现在教室,跟寻常没有两样,只是声音沙哑,她的学生回忆,那天是他们唯一一次,看见老师上课没有面带微笑,在课堂上,李佩讲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人还得走下去,而且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走下去,去克服它,而不是让它来克服自己。”

此后,随着年纪的渐长,李佩又开始创办中关村大讲堂,从1998年至2011年,中关村大讲堂每周举办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一次都座无虚席。

3

到94岁那年,李佩实在忙不动了,这才关闭了中关村大讲堂。可是她还是捉摸着还为国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又着手翻译了《钱学森》文集。

后来,她去参加了钱学森的生日宴,两个好友见面后,很是感叹,钱学森更是询问她的近况,得知她一个孩子都没有了,钱学森也十分难受,半晌没有说话。

此后,李佩将丈夫郭永怀的两弹一星”勋章捐了出去,汶川地震,李佩也捐了钱,还把60万元存款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

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她说:“捐就是捐,要什么仪式。”

后来,郭永怀104岁诞辰日,李佩又将郭永怀生前所用东西一概捐出,2017年,李佩离世,享年99岁。

2017年4月5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为“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与夫人李佩举行了合葬仪式。郭永怀和夫人李佩相隔49年后,终于能够相依长眠。

这就是李佩的一生,她一生都在为祖国做贡献,追求自己的梦想,淡泊名利,虽然经历了亲人离世,但她依然坚强乐观,坚持自己的梦想。

而且最可贵的是,李佩的爱国之情是值得人赞叹和学习的,祖国需要什么,她就做什么。从这点来看,她的所作所为,就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