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数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的必修课;是抽象难解的高深理论;还是一门远离生活,不甚实用的学科?其实,这些都是对于数学的“偏见”,这门堪称“无处不在”的科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远超于此。

此前,人民日报就曾用一组图片,讲述了数学与国防安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尖端领域的紧密联系。

图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而在此之外,金融、通讯、健康等诸多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也都有数学身影:

信贷、股票、期货、保险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本质上都是数学问题,离不开微积分、概率论、组合学、微分方程等数学工具;

当前国际5G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而5G标准则源于十多年前土耳其的阿里坎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

5G极化码之父阿里坎教授 图源:GMI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G极化码之父阿里坎教授 图源:GMIC

除了推动技术发展,数学思维的价值还在于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判断及调控能力,也正是因此,不论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人才参与决策。放眼全球,许多金融、科技、媒体领域知名公司的创始人和高管团队中,都不乏数学系出身的精英人才,例如:

摩根大通摩根资产管理公司CEO Mary Erdoes本科毕业于乔治敦大学数学系
谷歌联合创始人之一Sergey Brin本科期间主修数学专业;
流媒体界巨头Netflix的创办人、总裁和董事会主席Reed Hastings毕业于数学系;
被誉为“最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的James Harris Simons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他本人也是一位世界级的数学家;

可以说,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数学正在越来越多地展示出它与众不同的价值。

陈省身 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省身 图源:南开大学

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整体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曾说过:“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的训练普遍的有用”。近年来大火的大数据、无人驾驶、元宇宙等新兴概念,在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也都离不开数学的基础和支撑性作用。而正如数学孵化了一个又一个科学突破、产业变革一样,陈省身先生的母校——南开大学,也在过去的百余年中,“孵化”出了一代又一代精英数学人才。

百年传奇,几多风流人物

百年传奇,几多风流人物

1920年,刚刚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的姜立夫,受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之邀回国任教,并在此创办了“中国第二个数学系”——南开大学算学系,也就是今日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前身。

姜立夫 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立夫 图源:南开大学

姜立夫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播种人”,我国积分几何研究的先驱之一,后来曾任南开大学副校长的吴大任就是他的弟子;上文提到的传奇数学家陈省身是吴大任的同窗好友;而他们的学长江泽涵,则在日后成为了中国拓扑学的奠基人……可以说,南开数学在诞生之初便有着浓浓的传奇色彩。

江泽涵 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泽涵 图源:南开大学
吴大任 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大任 图源:南开大学

百年风云,激荡起伏,南开数学所写下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位知名数学家外,这里还走出了严志达、王梓坤、孙昌璞、方复全等多位中科院院士,为学界留下许多美谈。而在学术界之外,这里也培养出了张文中、周海冰、周儒欣等上市公司、中国五百强企业的董事长和创始人,在实业界续写“数字传奇”。纵观这份校友名录,南开数学“既培养学术大家,也培养业界巨子”的突出特色已跃然于纸上。

从左到右依次为严志达、王梓坤、孙昌璞、方复全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到右依次为严志达、王梓坤、孙昌璞、方复全图源:南开大学

无论“大家”还是“巨子”,栋梁之才的诞生离不开他们所扎根的沃土。而在百年耕耘之下,南开数学已成为少有的“人才沃土”:

数学学科首批入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又连续入选第一、第二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院下设的两个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屡屡斩获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优秀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等荣誉;
4位中科院院士在院任教,几乎相当于一些学校的院士总数,还有数十人次的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级高端人才项目入选者为学生授课;
2022年,张伟平院士担任国际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评选委员会委员;龙以明院士担任国际数学家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

龙以明院士给南开学生讲课 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以明院士给南开学生讲课 图源:南开大学
张伟平院士给南开学生讲课 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伟平院士给南开学生讲课 图源:南开大学

一项又一项“官方认证”,既是南开数学领先于国内的背书,也是它堪称“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数学重镇”的底气。回顾南开大学2023年新年贺词,“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重大突破,化学、数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旅游管理学科建设成绩突出”引得关注。要知道,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开数学的评定等级可是仅次于A+的A。能在前有北大、复旦、清华、中科大等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重大突破,“南开数学实力如何?”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必已不言自明。

厚积博采,造就“全能人才”

厚积博采,造就“全能人才”

通才和专才,是一对看似矛盾的概念,但在“大家”“巨子”辈出的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成为“深度”“广度”皆有的“通专结合”型人才并非难事,这背后的“秘诀”,便是南开数院所采用的本科生培养模式。

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南开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每年邀请菲尔兹获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内外数学界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

自2004年起,南开数院就开始实行大类招生,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新型数学人才。学生们在入校后先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再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选择专业方向。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夯实数学专业基础,更能进一步扩展知识面。这不仅能为将来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立足于百年底蕴,南开数学将研究领域扩展到网络安全、图像处理、计算生物学等多个应用领域和交叉方向,逐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南开特色”。而在本科生培养方面,这份深厚广博的学科特色也赋予了同学们更多的“可能性”。

未来想要从事基础研究,可以选择基础数学方向;有意投身金融领域,数理金融与精算科学能满足你的愿望;想要在先进制造业大展拳脚,应用数学助你圆梦;有意进军互联网行业,那就选择信息科学或是计算数学专业。齐全的专业门类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机制,让学生除了能继续深入探索“数学王国”外,也能在金融、精算、IT、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热门领域中大展拳脚。

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南开大学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的发展,“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强基计划”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展示出了国家对于基础科学人才的渴求。而在培养数学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南开更是早早起步,遥遥领先。

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南开大学

2022年10月28日,在陈省身先生诞辰111周年之际,南开大学举行“省身班”命名仪式

早在1986年,陈省身先生便在南开创立了“数学试点班”(Shiing-Shen Chern Class),着力在本土培养数学人才,这一举措被誉为“中国教育界一个历史性的贡献”。创办于2009年的南开“数学伯苓班”,也延续了数学试点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十多年来,从“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到“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首批高校,再到拔尖计划2.0开启,南开数学始终不曾缺席。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图源:南开大学

创办以来,Shiing-Shen Chern Class始终坚持小班教学,实行本硕博衔接式培养,并不断深化国际化培养。时至今日,这里已走出了上千名优秀数学人才和众多业界精英,在国内国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南开之名响彻数学界。

金字招牌,通行五洲四海

金字招牌,通行五洲四海

相比于传统数学,现代数学的分支早已延伸到了各个社会领域,许多非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数学这种基础工具,这也让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受到了各个行业的欢迎。作为全国数学学院中的“佼佼者”,南开数院的毕业生,自然也就成了IT界、金融界以及其他许多领域的“香饽饽”。

无论是腾讯、百度、网易、华为等互联网大厂,还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国家队”,都对南开数院学子青睐有加,近三年中每年都有毕业生入职此类名企。至于公务员、选调生、高校等大众口中的“金饭碗”,更是不在少数。这份强大的就业竞争力背后,是社会对于数学专业、南开数学实力及培养效果的高度认可。

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南开大学

在当下,许多基础学科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都会选择继续深造,数学类专业也不例外。而在这方面,南开数院学子则有着更为亮眼的表现。

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后,在求学之路上更进一步成了大多数本科生不约而同的选择。纵观历年数据,七成以上的学生成功深造,在数学学院已是常态,这一数据在全校范围内也属前列。不仅如此,他们的去向也大多为数学、统计、金融、经济、大数据、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优势一览无遗。

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南开大学

升学质量不光要看深造率,更要看升学目标高校的层次和水平。纵观近三年的数据,除本校外录取南开数院本科生最多的4所内地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些高校不仅数学学科实力出众,在经济、金融、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等相关学科中也有着毋庸置疑的强大实力。更值得一提的是,仅这四所高校就占到了数院学子国内升学总数的近1/4,而升入“双一流”高校的比例更是接近100%

在出境深造方面,除了去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等与南开数院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的高校外,也有不少学子升学至哈佛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大学、早稻田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这样的世界级名校。

南开伯苓班学生赴伯克利交流 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开伯苓班学生赴伯克利交流 图源:南开大学

如果说就业方面的数据更多的代表了数学专业的“吃香”,那么这份响当当的留学成绩则展现出了南开数学在世界范围内极高的受认可程度。

图源:南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南开大学

“数学无处不在”,这是首届国际数学节的主题词。正如它所描述的那样,这门一切理工科之源的古老科学正在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曾经,它是引领科学革命的重要力量;而如今,它对原始创新、科技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科技强国始于重视数学,迎着建设数学强国的时代浪潮,数学人才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南开数学也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走向新的辉煌。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南开大学、科学网、北京日报、赛先生、中华读书报、天津科学技术馆、GMIC等网络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