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 一段历史” 侨批馆里家国情

——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研学活动

2023年3月18日上午,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协同泉州市雅智文化艺术一同到泉州市档案馆侨批分馆进行研学活动。由雅智文化艺术口才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小小讲解员训练,“一封家书一段历史”了解海外华侨对祖国、家乡、亲人的依恋之情,通过充当“小小讲解员”的角色来感受、讲解侨批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侨批”源于闽南语,“批”即为“信”,是海外华侨华人寄给中国国内侨眷书信与汇款的合称。作为“信款合一”的特殊家书,侨批漂洋过海,诉尽海外游子对故里亲朋的一片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州市档案馆侨批分馆为陈光纯故居,于1921年兴建,至今历经百年。说到陈光纯,泉州南安人,是菲利宾经商的华侨富商,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为救国救亡不懈奋斗。民国初年回归泉州兴办实业,倾力办学育才,先后在鲤城中山路及花巷等地建屋110多幢。

我们所在的这栋楼是泉州近代早期洋楼(番仔楼)的典型代表,也是泉州最老的洋楼之一,大小拱心嵌入白色花岗岩,饰有花卉、折纸等图案。采用混转结构,占地面积大概270平米,共有六个展厅。

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的小小讲解员通过学习,向游客介绍庭院壁画,椰子树、洋船、茅草屋展示了南洋风情,代表华人华侨拼搏的地方;东西塔、老君岩、洛阳桥、老城墙等泉州地标,代表华人华侨的家乡。茫茫大海上,两只鸿雁嘴衔侨批,鸿雁传书,传递海外华人华侨与家乡亲人间的眷眷之情。“一封侨批一片情,我在等风也等你。”诠释着每一封侨批蕴含的深情,意在批中情不尽。那么早在蒸汽动力之前,人们远征大海只能靠风力。我们就把四五月的东南季风叫做“信风”,侨眷们迎来了信风,也盼来亲人的侨批。

通过此次 “一封家书 一段历史” 侨批馆里家国情研学活动,让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的同学们了解“侨批”文化,雅智文化艺术口才老师会心细致分析解说,让孩子们学会历史,懂得历史,进一步从“侨批馆里家国情”培养了同学们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