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诺”,承诺,自己会立足生根的说服力 | 模糊谈判力 第八十五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763篇推文。

全文共2410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引言

1引言

这个月,家用车市场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各大品牌的车商都推出了强有力的促销补贴政策,被大家戏称为“掀桌子”。

其中热度最高的就是湖北政企对雪铁龙一款名为C6车的补贴,高达9万元;

这样一来,一台21万起步的B级车就降到了12万!

好家伙,市场一下就炸了。

有意思的是,当C6这辆车的售价是21万的时候,大部分的评论都是,

配置不够高,不够省油,不是很好看,内饰不上档次......

可当这辆车卖12万的时候,蜂拥而至的评论却变成了,

好车!良心配置!好看又耐用!买这车真香!

似乎一下子,它所有的缺点都消失了......

当然我们能猜到这件事的发展,那就是大部分专门坐飞机到武汉去买车的消费者发现,真正符合9万补贴的车子没几辆......

但几万人花了大笔路费,来都来了,那就挑一辆其它的车子吧......

一下子,雪铁龙的其它车型也变得不那么碍眼了。

当人们诟病这样的推销策略时,大部分人并没意识到这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它的学名叫“Psychological Entrapment”,心理陷阱;

有时候,人们也戏称它为,

立足生根的说服力。
2心理陷阱

2心理陷阱

我们依然在“模糊谈判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这一篇依然在介绍“七字说服力”的最后一个字,“诺”。

所谓“诺”,承诺也,也可以理解为,

人,有想要和自己保持一致的天性。

一个带有“承诺”意义的行为,将会支配人们后续的行为;

文首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诺”字影响力案例,只不过这次,“诺”字被用来设计了一个“心理陷阱”。

让我用另一个类似的汽车销售例子来解释这个现象;

小李走进一家4S店,销售员热情的接待了他;

小李表达了自己想要买一台性价比高的车,同时自己的旧车需要置换;

销售员看了一眼小李的车子,告诉小李,

放心,如果您在我这里买车,您的旧车我可以按照三万来收。

李一愣,他知道自己这辆十五年的老车能卖个万把块钱就谢天谢地了,这里居然能给三万!

这样算下来,自己的买车成本就便宜不少,嗯,好好在这家店挑一挑。

于是,在销售的指引下,小李挑了几个小时,选中了自己的车型;

请注意,最终选择的车型符合小李的大部分需求,并且,小李在这辆车上能够找到自己各种中意的理由;

车价谈妥,销售拿着意向书去找领导审批后,告诉小李,

公司回收部说这辆车没法给出三万的回收价......

小李非常恼怒,销售员也再三道歉,表示自己未经核实,给出了无法兑现的承诺。

那小李会一走了之吗?

很难,因为此时小李眼中的那辆车,在经过了精心挑选后,已经完全符合他的要求,他渴望拥有它。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心理陷阱”过程,小李受到了“心理陷阱”的影响,而想要最终保持在这家店买车的行为一致性;

可那个最初的“诺”是如何形成的?

对,就是那个未经核实的“旧车回收价三万”;

这个优厚的条件是所有一切的起因,是它让小李开始立足于在这家店挑选心仪的车子;

尽管最后,这个“立足点”已经消失殆尽,但我们发现整个“承诺”居然没有垮掉!

为什么?

因为在“立足点”消失之前,小李的心理已经逐渐构建了很多要买车的理由,很可能是三个甚至五个;

所以当一个“回收价三万”的理由倒下了,其它的理由却已经“立足生根”了。

我称它为“立足生根的说服力”。

文首C6的例子里,9万补贴就是这样的一个“陷阱构建”,人们选择购买它的理由不可能只是这9万补贴,一定还有其它的因素;

而这些因素都会在人们去之前,通过心中对C6的各种优点的肯定而在心中埋下种子;

当他们到了当地发现特价车已经卖光的时候,最初的理由销售了,但这些车却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3七点开始

3七点开始

当然,别因为刚才的两个例子,就让你觉得“诺”字说服力是一种坑人的套路手段;

我曾经不止一次提及,心理学理论或技术,就像一把刀,它既能在厨房里做菜,也能在战场上杀人;

刀,不能成为人们做出善恶选择的归责方。

“立足生根的说服力”,当然可以用在有益的说服力策略上。

比如,如果我们想要说服学生们起得早一点来参加学校活动,该怎么设计措辞?

1978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罗伯特教授,做了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早上7点?

这真是太早了,尤其对那些很想睡懒觉的学生们。

在第一组实验里,罗伯特教授的措辞是,

由于这个周末活动教室白天和下午都被预定了,所以这个“思维探讨”活动要在早上7点开始,你们愿意来吗?

不出所料,29个学生里,只有7个人(约24%)被说服参加了活动。

在第二组实验里,罗伯特教授的措辞修改了一下,他先问了一个问题,

你想不想参加这个周末的“思维探讨”活动?

在学生们给出回应后,罗伯特教授才接着告诉他们,

由于教室白天和下午都被预定了,所以这个活动要在早上7点开始。

结果很不一样,在34名学生中有19名(超过56%)的人表示愿意参加;

不仅如此,在这19名答应的人中,18名履行了诺言,真的参加了活动,承诺保持度达到了95%。

(相关实验见:Cialdini, Robert & Cacioppo, John & Bassett, Rodney & Miller, John. (1978). Low-Ball Procedure for Producing Compliance: Commitment Then Co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6. 463-476. 10.1037/0022-3514.36.5.463. )

两组实验的唯一不同就在于,第二组措辞先抛出了一个“心理陷阱”,“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此时,想参加的学生心中只有对“思维活动”感兴趣的诱惑,他们答应参加的时候,就意味着率先形成了一个“诺”;

此时他们的心中,开始构建所有想要参加这个活动的理由,“我喜欢思维挑战”,“可以拿到学分”,“想要结识陌生人”等;

接下来当一个“早上7点开始的”负面消息到来的时候,尽管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决定似乎欠考虑,但已经“立足生根”的说服力开始发挥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相比于第一组,第二组被说服的人数要多接近两倍。

4小结

4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内容的背后,依然都是“模糊谈判论”的影子;

分类、二元、语言、极端;

“诺”,“承诺”的本质,是对“战Vs逃”二元差异的极化;

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战 Vs 逃(做Vs不做),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寻找决策动机;

当“动机”还没出现之前,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没有说服力;

“诺”,可以让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让人对“承诺”保持一致的感受越强烈,“诺”字说服力就越极端;

说服力的流动,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

这里是“谈判思维”!

“模糊谈判力 第八十五篇”待续

---桔梗(839239@qq.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