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本文专家

张志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晨起来关节僵硬,还会肿胀、疼痛,活动后会逐渐减轻……很多人以为,上了年纪都这样,难免胳膊疼腿疼,也没啥办法能治好,忍忍算了!

实际上,这很可能是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千万不能对此麻痹大意,而是需要尽早规范治疗,否则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将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致残率高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病变的慢性、高致残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特征便是大家熟悉的关节肿胀、疼痛。随着疾病进展,还将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关节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丧失,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溃疡、恶性肿瘤及抑郁症等。

“它既有关节的表现,也有关节外的表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志毅教授表示,“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群。目前按照国内流行病学数据,患病率约为0.42%,按照这个比例估算,我国类风湿关节炎人群超过500万 ① 。 其中,类风湿关节炎最容易侵犯的是中老年女性人群,男女患病比率约为1:4 ②③ 。 ”

大家对类风湿关节炎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关节痛”,但很多人对疼痛的容忍度很高,总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导致很多患者病情一拖再拖,这是社会大众普遍存在的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错误认知。殊不知,类风湿关节炎病程时间越长,关节致残风险越高,而且关节破坏一旦发生基本不可逆。有数据显示 ④ ,病程在1-5年致残率约为18.6%,病程在5-10年致残率约为43.5%,而病程大于15年的致残率能达到61.3%,如不及时治疗,致残率更是高达70%。

可见,类风湿关节炎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机能下降,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对社会和个人的家庭都有很大负担。

1年内是最佳治疗时间

虽然类风湿关节炎目前无法根治,但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有效阻止或减缓关节滑膜及软骨的病变,从而延缓关节结构破坏、降低致残风险。因此,类风湿关节炎一经确诊,就应尽早进行规范治疗。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报告2020》指出,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人数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发病高峰在50岁,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平均时间间隔在2年以上,而类风湿关节炎的最佳治疗时间窗为发病6个月至1年内,因此大多数患者未能获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谈及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张志毅教授介绍,有几大目标:

首先,短期目标是做到临床缓解,比如患者的症状消失、体热消失,再进一步就是检验血沉转阴,类风湿因子各种抗体滴度下降。

其次,长期目标不仅仅需要症状消失,并且实现放射学停滞,即一年拍一次X光片,影像显示没有进展。

最后,终极目标是让疾病持续缓解,让患者能够恢复各种社会角色,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中。

“持续缓解对患者而言意义重大,这意味着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能够获得显著改善,减少患者进行骨科手术的概率,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停药后的疾病复发率。以现在的治疗水平来看,类风湿关节炎已经进入创新靶向治疗时代,有望助力患者实现终极的持续缓解目标。”张志毅教授说道,“只有规范的、系统地第一时间进行治疗,才能够实现较好的预后。”

创新药已纳入医保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选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类药物、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等。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csDMARDs)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最常见的药物,目前国内外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指南均推荐甲氨蝶呤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基石”。不过张志毅教授提醒,常规选用甲氨蝶呤治疗3-6个月后,无效情况下就可以“升级”,采用“靶向治疗联合传统治疗”的叠加手段。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规范、达标。”张志毅教授进一步表示,“使用一种药物治疗三个月后,如果经过评估发现病情缓解没达标,就需要尽快改变治疗策略,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比如没有肝炎、肿瘤、结核,同时在经济条件允许下,我们希望患者能够尽早使用靶向药物这个‘现代武器’,第一时间实现病情的缓解。”

近日,国家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公布,多款创新药物新增进入目录,其中包括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缓释片(瑞福)。乌帕替尼是由艾伯维开发的小分子口服靶向药物,去年曾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成人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教授 张志毅

“乌帕替尼作为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临床实践来看,它起效快且疗效确切,缓解率更高、更持久;安全性也非常卓越,在轻中度肝肾功能损害患者中使用无需调整剂量,可以作为一线药物来使用,能够较好地改善关节炎症和体征。”张志毅教授表示,与注射类的治疗药物相比,乌帕替尼口服给药的方式使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变得更为便捷和灵活,减少患者对注射的治疗恐惧,也减少患者往返医院治疗的时间成本。

据悉,乌帕替尼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患者的治疗费用大大降低,不仅提高了患者对药物的可及性,也减轻了经济负担,有望惠及我国更广泛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参考资料:

①曾小峰, 朱松林, 谭爱春, 等.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负担 和生存质量研究的系统评价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3):300-307. DOI: 10.7507/1672-2531.20130052.

②周云杉, 王秀茹, 安媛, 等. 全国多中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残疾及功能受限情况的调查[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2013, 17(8):526-532. DOI: 10.3760/cma.j.issn.1007-7480.2013.08. 006.

③Jin S, Li M, Fang Y, et al. Chinese Registry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CREDIT): Ⅱ.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major comorbiditie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Res Ther, 2017, 19(1):251. DOI: 10.1186/s13075-017- 1457-z

④Anderson J, Caplan L, Yazdany J, et al. Rheumatoid arthritis disease activity measures: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recommendations for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J]. Arthritis Care Res, 2012, 64(5):640-647. DOI: 10.1002/acr.2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