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记者来到武汉
1938年春天,23岁的波兰籍美国合众社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来到武汉。当时,陪都武汉是中国的抗战中心,世界各国记者云集。
爱泼斯坦走在大街上,到处听到民众在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这首爱国歌曲在被当局禁止多年,如今重新回荡在武汉上空。
爱泼斯坦见到了来自西班牙前线的加拿大外科医生白求恩,此时,他正准备到八路军敌后根据地建立一个战地医疗队。全民抗战的火热气氛感染了爱泼斯坦,他总想为中国做些什么!
爱泼斯坦作为记者,他奔赴天津、南京、广州、武汉等地采访中国人民的抗战,把消息传给全世界。
当时,日军占领南京后,气焰嚣张,他们继续扩大侵略范围,调集重兵,企图打通津浦线,南北夹击,攻下徐州。
中国也不干示弱,集结100万人,准备与日军在徐州展开会战。
记者爱泼斯坦(戴眼镜)
- 记者来到硝烟弥漫的战场
1938年3月23日,日军向台儿庄方向进攻。爱泼斯坦得知消息后,不顾生命危险,决定到台儿庄战地前线采访。
4月2日,爱泼斯坦和几个外国记者登上了从郑州开往徐州的列车。
到达台儿庄后,爱泼斯坦一行人顾不得休息,步行去采访前线指挥孙连仲。孙连仲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满脸胡须,他指挥战斗2周,非常疲劳,声音嘶哑,他看到外国记者,打气精神,接受采访。
随后,爱泼斯坦等人赶到31师指挥部,采访了池峰城师长。
为了了解真实情况,他们越过架设在古运河上的浮桥,通过西城门到了台儿庄城内。
国军顽强阻击日军
- 爱泼斯坦亲眼目睹了抗日战争的惨烈:城内到处是瓦砾,尸横遍野。
他很痛心,他看到一个死去的农民,手臂旁是一只死鹅。
当他看到一些躺在铁制弹簧床上的日军士兵尸体,这是日军溃逃前准备把它们拖到空地上焚烧,只烧了一半,城墙一半被炸弹炸毁。城外,还有4辆被日军丢弃的坦克残骸。此时,爱泼斯坦感到格外开心,他想:这就是侵略者的下场!
4月5日早晨,爱泼斯坦在一座山上,这里离中国轻野战炮阵地不远,突然,日军炮弹从他头顶呼啸而过。
他连忙趴下,过了一会儿,他爬起来,又到了难民营里,看到年轻的妈妈给孩子喂奶。他想:该死的战争,让善良的老百姓流离失所!
日军坦克
- 记者写了纪实报告,影响颇大
4月7日,台儿庄仍在燃烧,街上是废墟。小河里全是尸体。
爱泼斯坦看到31师的战士给司令部运送战利品:几十挺机关枪、数百支步枪和刺刀、防毒面具等。
他走在大街上,看到又黑又焦的墙上,贴着标语、绘着漫画:“赶走小鬼子!”“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此时,爱泼斯坦受到感染,心情特别激动。
他一路走着,见到许多中国士兵戴着缴获来的日军头盔,把日本黄色星星换成国民党太阳标志。
31师的战士们还兴致勃勃打起了排球;更让他吃惊的是城墙上有一位女大学生在发表演讲。
爱泼斯坦对同行记者说道:“中国人抵抗意志顽强,中国不会亡!”
台儿庄大战是中国正面战场的第一场胜利,彻底粉碎了侵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不久,坚持正义的爱泼斯坦完成了纪实报告《人民之战》。1939年,《人民之战》在伦敦出版,《反击》一章介绍了台儿庄大战爆发的前因后果,对日军“三光”政策及血腥事实给予了抨击与揭露,赞扬中国军人的顽强战斗精神,这本书受到国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
台儿庄战役的指挥官李宗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