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结束后,哈尔滨制定了清理编外人员工作方案,从3月初起,将集中力量和时间开展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原则上5年内精简完毕,每年精简不少于本单位编外用人员额的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消息对编外人员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可能某些编外人员觉得委屈,同工不同酬,现在还有可能被清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哈尔滨,安徽桐城、浙江衢州、邵阳市大样区等地,都出台了清理编外人员相关政策。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全面规范整顿编外用人乱象。这次应该不会搞“一刀切”清退所有人,清理的对象主要是编内人员能够保证正常工作开展的单位,编外人员相当于是人员过剩,这种单位的人员可能面临被清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外人员,说白了就是机关事业单位不在编制内的人员,通俗的说,就是老一辈嘴里常说的“临时工”。随着单位用人的不断规范,很多单位招聘编外人员也是通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最终确定编外人员。但是,目前很多单位依然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人员,这部分人一般是在规范编外用人之前,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进入单位,这类人员一般资格都较老,虽不在编但也不怎么干活。年龄大了,年轻的领导也不愿意得罪他们,一般也不会安排什么工作给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很多网友都在抱怨,为什么编外人员不能实行同工同酬。还有网友认为,编外人员清退,就表明人招多了,编内人员不干活。有这样想法的人,个人认为大部分没有在体制内待过,就我个人经历来说,单位编制内人员干的活绝对比编外人员干的复杂。当然,不排除一些年龄大的人员,安排的工作要相对少一些。一般来说,重要文件起草、方案制定等复杂工作都由编内人员完成,编外人员更多从事一些简单重复性工作,可能有些工作比较耗时,但基本不怎么要动脑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一些编外人员所说的同工同酬问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同酬的前提是同工,可能大家都在一个办公室上班,但是真的同工吗?工作的复杂度一样吗?此外,大家进入单位的方式一样吗?即便都是考试进入,编内招牌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胜于编外,人员整体素质也要相对高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网友往往被带节奏,都认为编内人员不干活,都是编外人员在干活。但实际情况确是,编外人员由于待遇相对编内要低不少,晋升、评职称基本无望,很多人都是得过且过,事情能推则推,不愿意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编外人员清理早在多年前就有了,只不过这次是自顶向下开始清理,所以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于编外人员清理是否合理,主要在于编外人员的岗位存在是否合理、是否超出了编外用人比例、编外人员入职是否规范、能力与岗位是否匹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现在从上至下,都在减员,无论是精减编内人员,还是清理编外人员,个人觉得都是好事。因为,无论在编与否,实际上用的都是财政的钱,因为编外人员虽然不是财政供养人员,但是其工资待遇由所在单位自行解决,绝大部分靠拨款过日子的单位,他们的钱实际上还是来自于财政。因此,将那些工作效率低、不干活、不服从指挥的人员清退,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提高人均工作效能,真正做到按劳分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也奉劝很多编外的年轻人,切不可“躺平”,在年龄允许的情况下,平时多学习,争取早日“上岸”进入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