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天有个事挺火的,说某个95后的211高校毕业生,靠“收破烂”月入过万,于是各大媒体纷纷对这件事大肆宣扬。

我觉得这件事挺扯的,扯淡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媒体对此事的态度。

首先能得到一众媒体的称赞,那么这件事肯定是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95后黄同学毕业于郑州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毕业后换了三四份工作,觉得按部就班的工作没意思,就出来开展属于自己的事业。

黄女士不是简单的“收破烂”,虽然目前大多情况还是采用线下上门回收方式,但有时候也会通过短视频运营,后期甚至想将回收和家政服务联系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黄女士的“收破烂”严格来说是一种创业,并非是传统的那种沿街叫卖,大喇叭满街喊收破烂的模式。

我觉得这件事很扯淡的原因是媒体对此事的大肆宣扬

大部分媒体借助此事开始宣扬“不应该让学历成为下不来的高台”这个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历不是枷锁,职业不分贵贱,大学生也能低下身子去捡破烂,这是一件多么正能量的事情。

但问题是,媒体找的这个正面案例,真的值得大肆宣扬,这件事能够支撑起职业不分贵贱这个观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黄女士这个“捡破烂”是要打引号的,人家是在创业,而不是真的放下学历从事底层工作。

黄女士的收入更加不能代表捡破烂这个行业的普遍收入,我现在是不是可以猜测,媒体报道这件事,是因为黄女士月入过万才报道,那月入3000是不是就见不得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特别不喜欢类似新闻,什么95后夜市摆摊一天赚9000块,什么回老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月入10万之类的。

这类新闻在我眼里显得特别矛盾:他们一边告诉年轻人别卷了,要脚踏实地,能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就好。但一边又在宣扬收入焦虑。

问题是人人摆摊都能一天赚9000吗?人人抛弃大城市回老家都能月入10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平均工资才多少?你拿这些少数中的少数当案例宣扬的行为正确吗,它能够担得起职业不分贵贱这个观点吗?

宣扬这些案例,究竟是因为他们勇敢地放弃了大城市生活,抛弃学历去脚踏实地的工作。还是因为他们赚了很多钱,才能得到宣扬。

这不就本末倒置了,说来说去还是谁赚的钱多,谁就成功,谁的行为就正确。

依靠金钱的刺激,来佐证职业不分贵贱这个观点,真是俗不可耐。

官媒为什么经常翻车,因为这些案例真的禁不起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是吹嘘什么夫妻摆地摊卖土豆、豆腐小吃,一夜收入9000元,一年三四百万这种案例。

视频中夫妻俩一份小吃卖8元,需要卖1200份才够9000多元的销售额,就算两人一分钟卖2份,一个小时120份,也要不能停歇地卖10个小时。

摆夜市的都清楚,凌晨两点以后基本没什么人了,黄金时期也就那几个小时。

问这两夫妻是怎么保持一天卖1200份的?全国就他们一家卖这个小吃,生意才这么好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市摆地摊不是什么技术行业,也不是什么垄断行业,这就是个门槛最低的行业,人人都能去做。

倘若真的普遍能够日入几千块,那也没人安心上班了,大家早就抢着去街上摆地摊卖土豆了。

实际情况是,摆地摊赚钱的有,但绝大多数人做两三个月就会知道这行也不是人人都能赚到钱的,大多数人不过是靠着混个温饱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有三四百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处于待业或自由职业状态。

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根源可能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经济、教育、就业市场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这一现象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需失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快速增加,而工作岗位的增速无法跟上这一速度。因此,可能会出现供需失衡的情况,导致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

教育质量问题:尽管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迅速提高,但高校教育的质量和实用性一直遭人诟病,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从而难以适应职场需要。

经济形势: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也处于结构性转型期,这可能导致一些企业不愿或无法招聘新的员工。

招聘流程不透明:有些企业招聘流程不透明,或者存在不合理的要求,如要求应聘者具有过高的工作经验或学历等,这也会导致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是事实,但各大官媒与其经常拿这些“抛弃学历,月入几万”的案例来忽悠大众。

不如好好做些实事,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去呼吁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推广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机会等方案。同时也呼吁一些高校要努力改善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用技能,以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我非常理解官媒对于上进、好学、积极、进取等价值观的宣导,这些出发点都是好的,也是需要灌输给一些正在经历低谷的年轻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正能量鸡汤永远无法解决问题。

年轻人更多希望官媒发出的声音,是能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而不是一味地宣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