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不是绝对平等的,同情弱者可以有,但是如果自己还想要发展,尽量还是收起自己对自己的这份怜悯,抛弃自己的弱者思维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助者天助,自弃者天亦弃之

尤其是体制内的朋友,严格的选拔进入这个体制,看似光鲜的工作,还可以的社会地位,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却面临着很多无奈和无力感,一方面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认可度,另一方面现实往往“教会自己做人”,同时很多和自己之前价值观相悖的东西一直在冲击着自己,所以很容易因为“自我怜悯”而生发“弱者思维”,有时候很可能还不自知。

具体表现为:

一、所有人都应该照顾我、帮助我。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是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的;且这个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身背负的责任义务,首要任务也是要解决好自身的事情,然后才是去解决社会问题,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别人在没有利益驱动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义务对一个人照顾或者帮助,况且就算别人要照顾和帮助别人,也没有理由单单就是对你一个人。

很多体制内的朋友,尤其是刚刚入职不久的小朋友,会被体制内表面和谐的氛围和各种会议上“培养年轻人”之类的发言所迷惑,认为这个组织、这些人就是应该对自己加以照顾和帮助,促使自己成长,从而可以在自己成熟后对这个组织有更大的价值。这其实是典型的将自己成长的责任转嫁给他人,同时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麻醉自己的典型表现。

能够让自己成长的只能是自己,而借助别人的力量成长也需要自己去争取,且很多时候需要你拿自身有价值的东西或未来有价值的东西去做交换才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认清这一点,才可以坦然地去追求和聚集所有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促使自身快速成长。

二、组织(规则)让人失望,既然改变无望,那么自己没必要再努力

相比个人的发展诉求,体制内的组织往往对个人来说存在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同时虽然尽力避免,但是领导负责制也会导致一个组织带有很多个人特色,往往会对个人的发展存在阶段性的影响,而不幸的是这种影响不一定是正面的。

所以当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在组织内遭到了打击的时候,尤其是因为领导个人的原因,受打击的个人往往将其扩大化为组织的整体原因,从而对自己的阶段性的发展受挫长久化,进而自暴自弃不再进取。这种情况下个人也确实可以不再奋斗了,但是却不保证内心不再煎熬。

当然,这种情况下只要别太过分不影响到大局,个人的状态一般体制内的组织很少去干预,甚至在某些领导看来这还是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但是对个人来说,相当于提前放弃了自己在这个组织内发展的很多可能性,实际上还是很可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我不得不重新提起曾国藩,在遭受皇室猜忌和节制的情况下,他仍然秉持着内心的追求,虽然寻死觅活过,也曾经沮丧无望过,但转头就自我宽慰重新奋起,干出一件件人所不能及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最终让满清皇室也不得不给他甚至他的家族一个交代。

实际上,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在体制内阶段性受挫的情况下,尤其是因为某个领导个人的好恶,要比曾国藩面对家天下的皇室猜忌情况好太多,所以如果自己还没有完全“看破红尘”,尽量不要去完全“躺平”而放弃哪怕一点可能性,学会韬光养晦暗自发奋,最起码做好本职让人无可指摘,同时表面上不要表现出丧气和不求进取。

强者就是哪怕面对很小的可能性,也能够相信自己,并且从中发现机会而为自己争取,并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应得的东西。

怎么认识分蛋糕这件事情,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水平

三、一定要打压(贬低)别人,才能让自己多分蛋糕

体制内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囿于单位的一亩三分地,不想着对外做大蛋糕以实现个人增益,而天天就是在琢磨怎么从内部人手中夺取别人的利益,最好别人都不如自己,“踩竞争对手以抬高自己”。

看似是常见的竞争手段,也可能部分人已经习以为常,但是细想一下这种逻辑是有问题的。

一是这种行为是坐享其成不愿开拓,因为内部的信息优势,从内部人手中抢夺利益比对外开拓要容易得多,所以这种人就自然选择一种更加容易的方式,但从长远来看,现有的蛋糕就那么大,哪怕全都夺过来了,又能有多少呢?

二是通过贬低竞争对手来抬高自己,实际上自己并没有任何长进,只是通过揭示别人的无能和错误之处来彰显自己的高明,这是一种相对性,最后弄成“矬子里面拔将军”,想一想,如果你的竞争对手都是菜鸡,那么你自己会好到哪里去呢

所以有这种行为的人真的是十足的弱者,他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因为自己的强大而获得应得的利益,却努力将整个组织其他人的水平往下拉,妄想通过不劳而获而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也着实可怜了。

四、自己很努力、很辛苦,自己的不幸/错误是这个社会或别人的责任,自己没有错

很明显了,这种人对自己是充满了“自怜”,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并且也不愿意再付出更多的努力了,觉得整个世界都欠他的,那些比他强的人都是通过各种非正常的手段所实现的,自己不屑于去搞那些,所以是这个社会的责任,“举世皆浊我独清”“我弱我有理”。

且不说成年人的世界本来就是多维度评判的,如果自己能够稍微勤快一点或者视野放宽一些去观察一下别人的工作,客观一些去评价自己的付出和别人的付出,可能所得到的结论也不会这么“丧”。

更进一步,到底是自己不屑于去做那些别人借以取得成功的事情,还是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做或者根本没有去尝试那些事情,我相信稍微理性一点的人会有个公正的评判,这个社会的基本运行逻辑也会有个基本的评判。看看《沧浪之水》里面的晏之鹤,在这点上是否清楚认识自己,是一个人是否活明白的真正的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成年人的世界确实存在着很多无奈,世界也从来不是绝对公平的。我相信现在大家所倡导的“躺平”,是在看透了现实运行逻辑并且尝试过应有的努力之后的折衷选择,是对现实的妥协而不是对自我的妥协。

体制内的各位,我们所倡导的也从来不是做一个浑浑噩噩的“厌世者”,而是要做一个“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仍然热爱生活”的“乐观的现实主义者”,人活一世,在保证那些最基本的需求基础上,多体验,少留遗憾,才不枉潇洒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