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 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 者 | 郑渝川

近来,寺庙旅游很火。视频号、抖音、小红书上都能看到一些年轻人去寺庙烧香拜佛的视频、照片,有媒体发文批评指出,年轻人不该将人生转机寄托于超自然的力量,奉劝年轻人要努力奋斗,不要选择逃避。

不出意料,发文媒体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批评。有网友说,该媒体“一些媒体为了流量素材,而不顾事情原委,盲目强调你努力奋斗,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网民指点江山,割裂了网民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才使得大众如此反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寺庙旅游之所以会火,一些年轻人回到寺庙求佛,并不是真的将人生转机所谓寄托于神佛,而是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疗愈。

为什么疗愈?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越来越突出的一个感受就是压力很大,独立支撑有时会觉得力不从心,所以无论是通过朋友的疏导,还是寻求走走看看,其实都可以看成是对负面情绪的对抗。

但这种对抗,造成了压抑,让人感觉不快乐。这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快乐的人,并不是不够努力,或者说,再努力一点,其实也不能解决不快乐。

1.抵御痛苦,我们苦苦防御

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师约瑟夫·布尔戈在其所著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一书中谈到了人们在抵御痛苦情绪时常用的10种防御机制。

首先就是压抑。压抑可能是主动为之,也可能是被动强化的,目的是阻断和抵抗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意思的是,书中在分析作为防御机制的压抑时,还专门指出,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过度强调自力更生,强调奋斗,会导致个人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只好学会否认自己的需要,这种扭曲会让人疲累不堪、虚弱不堪。

第二种防御机制是置换。置换的意思是,我们在A处受气,然后在B处撒气。这意味着负面情绪的传染。也有“白莲花”式的言论指出,我们不应该向社会播撒不正确的能量,不应该传播负面情绪。但问题是,如果无法置换,负面情绪其实并不可能自行莫名其妙地消失,就可能形成自我滞压。

第三种防御机制是分裂。这其实是对社会情境、社会舆论分化的一种心理投射。我们的思维系统会对很多事物形成评价机制,让我们相信既定的标准、要求是正确的,所以我们难以理解其他标准和要求。前述某媒体以轻佻的方式,“爹”味十足地训斥网友要用奋斗解决心理问题,其实表现出这样的教条式思维。

但社会本身是复杂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也没有绝对正确的要求。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会引发分裂的防御机制,让自己安居于一个立场,排斥对立的立场,借以排除复杂性对于自己思维、心理带来的不安。

第四种防御机制是理想化。我们会通过理想化来看待自己,美化自己的经历,来看待爱人,在社交媒体上给“爱豆”、给支持的人物投射以滤镜。这种情况下,我们遭受的一切不幸、挫折、问题都可以被看成是外界赋予的。然后我们抱以单纯的心理,天真地期待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好。

其他六种防御机制还包括反向形成、否认、投射(将责任推给他人)、控制(降低内心的无助感)、思考(给自己的行为寻求合理化借口)、羞耻防御(不堪忍受内在缺陷)

2.心病要用心药医

防御机制并不是一种错,因为这可以防止我们崩溃,有助于让我们在艰难状态下坚守本心,渡过难关,苦苦支撑。但防御机制反过来会导致我们的人际关系受损,限制或扭曲我们的情感,伤害我们的自尊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这本书指出,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的防御机制,明晰我们通过什么样的心理机制来保护自己,并探求这些机制在发挥保护作用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承认,不存在任何一种完美的心理机制,也没有任何药方或方法可以使得我们彻底治愈,或实现完全的转变。我们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困难,找出解决、应对问题的方法,找出其局限,这就可以实现更好的自我成长。

其次,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让自己获得内心平静的时间,这期间暂时关闭困难导致我们精力、注意力分散的社交媒体、手机呼叫,学会以他人视角去审视我们自己的情绪、感受和行为。这些做法的目的都在于以爱意和宽容来对待自己,为改变创造条件。

第三,尝试在遇到其他问题时,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这并不是像某媒体所说的那样,要给自己唱高调。没有内心动能的奋斗,就是煎熬,只有自己释然了,以代价不那么大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才可能更好地轻装上阵。从这个意义上讲,寺庙旅游能带给年轻人的帮助,远比预想的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