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故事,能说明高岗“里通外国”吗?

1991年,前苏联外交人员科瓦廖夫接受了一家俄罗斯杂志的采访,在这次采访中,科瓦廖夫透露了很多所谓的“秘闻”,其中相当一部分的篇幅讲的是高岗当年如何“里通外国”,讨好斯大林。

列举其中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一、1949年7月到8月,高岗随刘少奇一起率领代表团秘密访问莫斯科,在7月27日的苏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高岗当着刘少奇的面向斯大林建议:应该把东北列为苏联的第17个加盟共和国。这样,东北便可以避免遭到美国的侵略。

少奇同志听到高岗的发言非常生气,斯大林也不认同他的观点,站起来对着高岗叫了一句:“张作霖同志。”

会议结束后,少奇同志在车上就指责高岗背叛,高岗则为自己作了辩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49年9月,一个香港代表团在毛主席的同意下去了东北参观,回来后,这个代表团告诉毛主席:

“我们对东北的印象很好,但是我们感觉不到那里是中国的地盘,相反感觉它像是北方邻国的。因为东北所有的办公室、企业、屋子里挂的都是斯大林的照片,极少有毛主席的照片。”

毛主席得知消息后非常生气,立刻把高岗叫到北京参加政治局会议,并专门讨论了“照片问题”。

会后,中国方面通知了科瓦廖夫,说东北的那些斯大林照片质量太差,必须撤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访问苏联,在东北停留期间,邀请科瓦廖夫一起参观沈阳市容,结果看到沈阳的所有建筑上都悬挂着斯大林的照片,毛主席对此十分不满意。

随行的市委书记向毛主席打了“小报告”说:高岗和林彪一起为斯大林准备了一火车票的礼物,作为庆祝他70岁大寿的贺礼,就悬挂在毛主席去苏联专列的后面。

而毛主席听到指示后自然非常生气,他指示说:“把那节车卸下来,把礼物也卸下来,一半送到林彪家,一半送到高岗家!我已经准备了来自全国的礼物送给斯大林,东北至今还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三个故事绘声绘色,有棱有角,看起来像真的一样,但事实上全部出自科瓦廖夫的幻想和杜撰,毫无任何事实依据。

斯大林曾狠狠讽刺过科瓦廖夫

科瓦廖夫何许人也?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主席出访莫斯科,想推翻国民党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重新签订一个对中国更有利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但斯大林却委婉地拒绝了这一要求。

毛主席此后几天一直呆在克里姆林宫里不出来,搞得国际舆论对苏联很不利,斯大林便派人前去打探毛主席的口风,毛主席对来人大发脾气,说了一段很著名的话:“你们把我叫到莫斯科来,什么事也不办,我是来干什么的?难道我来这里就是天天吃饭、拉屎、睡觉?”

毛主席的这番话就是对科瓦廖夫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当时中方的翻译师哲回忆,科瓦廖夫离开时脸色非常难看。而毛主席也很快收敛了怒容,向师哲说了自己为什么发火——他就是要让科瓦廖夫向斯大林反映他的不满。

在中国人的逻辑里,科瓦廖夫挨了一顿骂,自然要把这件事向他的上级汇报。但在苏联人的逻辑里,他们挨了骂,意味着他们事情没有办好,被上级知道了,是要再挨一顿骂的。也就是说,毛主席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科瓦廖夫受气后,就想方设法要出一口气,于是他给斯大林写了一份长篇报告,其中添油加醋地说了很多子虚乌有的中国领导的坏话。

斯大林并不买科瓦廖夫的帐,在一次会议中,他把科瓦廖夫的报告交给了中国同志,并如此评价了科瓦廖夫:“科瓦廖夫是个铁路上的技术人员,他根本不懂政治,却一个劲地往政治里钻,结果就像老鼠钻进了风箱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解释说:“这份报告是他自己写的,不是我们授意的。”

中方看了略看了几行他的报告,发现里面全是无稽之谈,便失去了看下去的兴趣。

斯大林知道此人难堪重用,便让阿尔希波夫代替了他的职务,此后科瓦廖夫再也没有来过中国。此后他的仕途也就不用多说了。

1991年,苏联解体前后,俄罗斯汉学家冈察洛夫找到了他,这让退休多年,并且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卡瓦廖夫受宠若惊,或许穷困潦倒的科瓦廖夫灵光一闪想到生财之道,他开始任由自己的幻想,创造出了一个个“新鲜又有趣的秘闻”。

第一个谎言

首先说科瓦廖夫的第一个谎言:高岗曾建议东北成为苏联的第17个加盟共和国。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应该一眼能够看出,这是一个非常低级的谎言。

高岗是陕北红军和陕北根据地的重要缔造者和创建者,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在历史上,他功高权重,曾担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员,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书记,西北中央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政委,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政委。辽沈战役结束后,东野大军入关,高岗一人身兼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这些重要职务。

高岗在战争年代,是一位有着重要贡献的高级领导人,曾备受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信任。在这次访苏归来后,他又被任命为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位我党的高级干部,有什么理由铤而走险,里通外国?

如果他这样说了,还是当着那么多中国代表(包括少奇同志)的面,回国后他还有可能继续担任新中国的副主席吗?相反,他一回国下飞机,就被关起来。

而且在1954年被批判的时候,他的这一罪行会被大书特书,但事实上,在当年对高岗的所有批判中,我们都看不到任何关于这件事的只言片语。

给予科瓦廖夫谎言最沉重一击的,是当时全程为中方代表团担任翻译的师哲。师哲明确反驳说:“当时科瓦廖夫根本就没有参加这场会议!在这次中共代表团会见斯大林的会谈中,全程都是由带队的少奇同志发言,高岗等人没有发言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哲

“当时科瓦廖夫的任务是向苏军交涉,派飞机把我们送到莫斯科。少奇同志在莫斯科第一次见斯大林时,他并没有被允许进入谈判的房间,而是一直在外面等着。后来斯大林知道他来了,才叫他进去,向他询问了一些情况。他见到斯大林后拘谨像个小学生,站得非常笔直。回答完问题后,斯大林让他出去,他赶快就退出了会场。当时他只是中长铁路的苏方代表,怎么可能参加两党、两国领导人才能参加的最高级会谈呢?”

显然,科瓦廖夫说谎了,他凭空想象了这次会议的内容,杜撰了高岗提出要把东北变成苏联第17个加盟共和国的滑稽故事。

师哲说:“高岗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局委员,从未当众,也绝对不会提出将东北变成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建议。”

有资料显示,1945年10月进入东北后,高岗看到苏军将东北的大量机器设备运回苏联,很不高兴,他还曾提出要就一问题向斯大林提出交涉,但被身边的同志拦了下来。

高岗连我们的机器被苏军搬走都不同意,又怎么会提出将东北变成苏联的加盟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科瓦廖夫的回忆中,还有这么一段话,说的是会议结束后,“刘在车上就指责高背叛,高为自己辩护。回到住地,高用俄文困难地对我说,他想在一个秘密场合向我报告中共高层领导内部的一些情况。

这段话的漏洞更大,因为高岗的学历是中学,21岁他加入共产党后,就开始从事革命活动了。他并无留苏经历,更不会说俄语。而卡瓦廖夫这个苏联人则是连半句中文也不会说。

科瓦廖夫还说,高岗曾在某天清晨4点一个人跑到了他的住处,这也是无稽之谈。

因为以高岗当时的身份(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他时刻被一大堆秘书、参谋和警卫人员环绕,他怎么可能清晨四点孤身一人去找一个外国技术员讨论情况呢?

科瓦廖夫未免太抬高了自己,又太贬低了高岗。

第二个谎言

第二个谎言:高岗主政东北期间,在东北的大小城市里挂了很多斯大林的像,而极少挂毛主席的像。有人把这一情况反映给毛主席后,毛主席大发雷霆。

事实上,事情是正好相反的:当时的东北城市里,几乎处处都有毛主席的画像,而极少有斯大林的画像。

毛主席对于高岗,是有救命之恩的。1935年7月的阎家洼子会议上,高岗被郭洪涛批为“梢山主义”,不仅免去了他42师政委的职务,不久后还把他逮捕了。

在高岗命悬一线之际,是中央来到了陕北,毛主席指示王首道带着电台接管了西北保卫局,命令他们“刀下留人”,这次保住了高岗等同志的性命。自此之后,高岗一直在毛主席的领导的工作。

对于毛主席,高岗的内心是崇敬和爱戴的,尽管他后来犯了一些错误,但这一点并未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中的高岗形象

高岗去世后,毛主席和周总理对高岗的家人非常关照,70年代初,周总理把他的遗孀李力群送到五七干校躲避冲击。不久后毛主席、周总理又指示将她接回北京,并按照高岗在世时的级别去挑选房子,还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她的几个孩子(含高岗原配的孩子)全部调回北京来,之前停发的生活费、工资全部给予补发。毛主席还在百忙之中亲自安排了李力群的工作。

1991年科瓦廖夫的这些话最先发表于苏联《远东问题》杂志,不久后国内的一份党史杂志就转载了他的这份谈话。有关方面曾对此进行过调查,虽然当时的很多主要代表人物都过世,但还有翻译和随行人员在世,他们无一例外,都断然否认了科瓦廖夫的话。

2004年6月,中央组织部的同志代表中央去看望了高岗的遗孀李力群,并对她说:

“党中央对重新审理高岗的问题很重视,组织力量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查阅各个历史时期的500多份档案资料,对高岗同志一生有了更多的、新的认识。高岗同志为党和国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对西北、东北根据地的创建及建国之初的抗美援朝做出了很多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力群

不久后,《高岗传》正式出版,民间也出现了一些对高岗的纪念活动,在高岗的家乡,还出现了高岗的铜像和雕塑。

这些都足以证明,说高岗“里通外国”完全是无稽之谈。

第三个谎言

第三个谎言:高岗和林彪一起给斯大林送了一火车皮的礼物,毛主席得知后,要求把礼物卸下来送到高岗和林彪的家中。

这个谎言同样不堪一击,因为很多当事人都明确表示,高岗和林彪从未给斯大林送过一件礼物,更不用说一火车皮了。以他们当时的身份,如此公开地给斯大林送出如此重礼,不仅不符合两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更不符合逻辑。

显然是为了哗众取宠,增加故事的新奇程度,科瓦廖夫把林彪也扯进了这件事中,说他和高岗一起给斯大林送去了厚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林彪和斯大林的关系,网上曾有过几个非常流行的传说,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二战中,斯大林曾征询林彪对法国马其诺防线作用的看法。当时大多数苏联元帅和将军都坚信马其诺防线坚不可摧,但林彪却不以为然地说,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用的时候,它是钢铁长城,无坚不摧;没用的时候,它是一堆垃圾,不值半文。只有正面攻打马其诺防线,防线才会起作用,如果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从侧翼作大规模迂回,马其诺防线就会毫无用处。在中国苏区的反“围剿”作战中,我们红军经常使用这样的战术。

斯大林和苏军领导人都认为林彪的这种想法过于离奇和不合常规,但几个月后当德军的坦克突击集团绕过马其诺防线,以闪电式的攻势直插法国腹地时,斯大林和他的将军们才大吃一惊,非常佩服林彪的判断和预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离谱的传说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时,斯大林特地邀请林彪参加了苏方的军事会议,林彪发言后,斯大林连声说好,并邀请他负责指挥这次战役,结果被林彪拒绝了。

这些故事的“地摊文学味”实在刺鼻,比科瓦廖夫的故事还离奇。

事实上,林彪和斯大林的关系不仅没有传说的这么亲密,相反还非常疏远。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记录过这样一个往事。

1950年10月,朝鲜半岛战争爆发后,林彪和周总理一起飞往莫斯科,与苏联谈判抗美援朝的军事援助问题。

在这场会议上,由于双方条件没有谈好,林彪建议人民军留在北朝,在那里坚持游击作战。

斯大林不同意林彪的看法,说美军不会允许游击队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双方在这次会议中做出了中方不出兵的决定(后来毛主席在政治局说服了众人同意出兵)。

这次谈判结束后,斯大林举办了一次晚宴,席上他举起酒杯给林彪敬酒,但林彪并没有给他面子,全程滴酒不沾。

斯大林有些尴尬,开玩笑说:“这杯酒里又没有毒药,喝一小口又有何妨?”

但林彪还是不肯,甚至连做样子都不愿意。

最后,斯大林放弃了,他端着酒杯对众人说道:“不知道这位将军是怎样在前线打仗的。”

可见,斯大林和林彪实在是对彼此不感兴趣,互无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