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这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反映的是中国人民对在党领导下创造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积极评价和由衷自豪。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强大的韧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14亿多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充分彰显了文化的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地告诉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一方面,我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我需要不断钻研,以更好的姿态服务基层群众。坚定文化自信,钻研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作者: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人民政府 陈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