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3年第三十一期(总第701期)

【按】 因为最近身体不适,所以一直没有更新公众号文章,不过长时间不更,觉得有愧于读者期待。本周把之前写给各报刊杂志的文章,转到本公众号来。

这次转的这篇文章发表在《作文通讯》初中版2022年2月这一期上,是读古诗学写作系列中的一篇,之前忘记转回我自己的公众号来做一个记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用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来概括中国诗歌发展史:“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人的诗是嚷出来的,宋人的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如果读诗读得多了,就会发现不同时代的诗歌在风格上确实具有较大差异。唐代以前的诗歌是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像草木一样自然而然生长,而唐代的诗歌则是直抒胸臆,是情动于中而发于言,就像李白那样,“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语)”,到了宋代,则主张“以文为诗”,非常关注诗歌中的义理和旨趣,宋代以后的诗歌创作,则是要么宗唐,要么是宗宋,缺少自己的创造了。

下面,我们以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的两首诗做一点比较,由此体会一下唐宋诗各自的特点,尤其是宋诗“以文为诗”,常常要悟出一个理来的特点。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诗而名垂青史,鹳雀楼也因为这首诗而蜚声中华。那么这首诗好在哪里呢?

开篇短短十个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仿佛是一幅大写意的绘画,寥寥几笔,就把万里河山囊括进来,宽阔辽远的景色尽收眼底。

接下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从前面的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色出发,自然而然的抒情,要想看得更远,想要达到目力所及的地方,就要站得更高,就要更上一层楼。虽然是哲理的抒发,但是这个哲理与前面所写景物连接得天衣无缝,全诗浑然一体。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千寻”极言塔之高,同时,这千寻塔又在飞来山上,显然更高,但这里并不是主要在说山高,也不是在说塔高,而是在说诗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所以,才有下一句的虚写“闻说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分就可以看到旭日东升,因为身在高处,所以可以更早地看到日出。接下来,诗歌就在前两句写景的基础上议论抒情,“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遮住我愿望的视线,只是因为我如今已经身在最高层。

虽然《登鹳雀楼》和《登飞来峰》的最末两句所表达的哲理相似,都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但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显然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议论抒情更为刻意,给人的感觉不是嚷出来的,而是有意想出来的。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登飞来峰》在写作技法上也非常类似,都是先有一个眼前之景,然后通过想,从这个眼前之景中悟出一个理来。

我们同学在写作文时,常常是要通过一件事、一处景物、一个经历等,来表达自己某种情感,表达某种认识,这正和宋诗中的“以文为诗”,要借助外物悟出一个理来非常相似。所以,多读一些宋诗,细细揣摩一下这些诗歌带给我们哪些启发,会非常有助于提升我们写作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一以贯之,倡导多读书,多读书才是学好语文的唯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