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冬:用人工神经网络玩转智能游戏

(文/于豆豆)1958年 William Higinbotham 利用示波器与类比电脑创造出了《双人网球》游戏,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计算机游戏。到了21世纪,网络游戏和电子竞技开始崛起,Steam和PlayStation Network等平台允许玩家在线购买和下载游戏,将游戏产业推向了更广泛的市场和更多样化的游戏方式。而现如今,人工智能又为计算机游戏业提供了新机遇,其高度承载着现实世界的精神需求,构建出了一个又一个现实-拓展-虚拟的数字世界,为游戏业数字孪生提供丰富的实例和场景,成为游戏产品畅销与否的又一决定性因素。这不禁令人好奇,如果将人工智能深入拓展,帮助游戏本身拟人化,实现游戏与玩家的互通无阻,那么下一个历史性时刻是否即将到来?这也是计算机与信息系统专家李冬近几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在1950年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想象通过电传打字机与这样计算机进行交谈。在构想图灵测试的过程中,他提出,如果计算机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人类,骗过人类裁判员,那么就可以合理地认为它是智能的。对此李冬认为,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的这一设想虽然在70年后的今天得以实现,但如果我们将设想进一步衍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深挖人工智能技术核心-人工神经网络上面,给虚拟角色安上“大脑”,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人类大脑神经系统深入模拟学习,通过对系统内部各个神经元的连接参数进行反复的调节,使得神经网络系统得到训练,将会给网络游戏的智能化带来新的可能。

对于将人工神经网络纳入游戏开发,李冬有很多自己的思路:人脑可以用一套较为独特的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并且还能够从正反两面的行为差异中进行学习。而人工神经网络就相当于模拟人脑功能的一个数学模型,其中神经元作为人脑系统中处理基本信息的单元,负责信息输出和输入工作,与传统方法相比,神经网络解决问题的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具有着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经过不断地学习,网络可以从未知式中的各种复杂数据信息中发现规律,从而达到“自主思考”与“预测未来”的颠覆性效果。

有想法就要行动,李冬凭借着出色的业务能力和研发天赋,短短几年时间“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化游戏模拟系统”顺利问世,在系统研发过程中,李冬将神经网络模型看作是虚拟人物建模的基础,通过对玩家将要进行的动作或者选择的画面场景进行预测,运用神经网络进行信息存储,并且在游戏的运行过程中保证学习元素的有效运行,进而让神经网络潜移默化地学会相应的自适应技术,在保证游戏开发设计的质量和效果的同时,加深游戏的可玩性和趣味性,系统内测时就受到众多玩家的大力追捧,引起业内各大游戏公司的强烈关注。

为了将自己的能力与技术研究成果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李冬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成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快将VR商业化普及的领军企业。其研发团队将混合现实科技(MR)为主的计算机图形学融合人工智能(AI)实现跨学科技术的突破,推动新技术在游戏、数码科技等领域广泛使用,被业内专家频频叫好。公司近几年出品的《VR 火星战警》更是采用了基于光学雷达的动作捕捉技术,成为中国第一批采用多人大空间 VR 技术的全景沉浸式游戏。在李冬看来,游戏能产生体验,但游戏并不是体验本身。以技术为基底,用创新去改变,抓住大部分玩家的喜好,用科技去改变未来,这不仅是游戏行业的发展方向,更是整个计算机与信息行业的前景目标,我在工作之余也会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

从追究精美画面到沉浸式体验,游戏开发中的人工智能正处于一场革命之中。伴随着新技术和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元宇宙的最初构想得以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游戏场景中实现。我们也相信,在数字融合的浪潮中,李冬将带领他的团队构筑一座虚拟世界,让静态世界和动态世界完美融合,实现游戏与科技的共融共生,为建立数字未来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