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医学生培养了八年 为何还不会看病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么,培养了八年 的医学生不会看病的原因是什么?如今基层医生缺乏,为何有的医生挤破头就想进顶级的三甲医院呢?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医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专家认为,国家花大力气培养了很多医学生,但会看病的人没几个,根本原因是医学教育系统一直没有被清晰化。另外,没必要去要求医生既会看病又会做科研,实际上老百姓看病大多数人是到县医院,对县级医院而言,医生会看病,看好病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层医生缺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待遇和发展空间不足。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工作强度大,待遇低,发展空间小,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生。比如乡镇医院医生算上奖金一个月3000多,市四院一个月工资快2万。另外,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等不足,也影响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治疗质量。

医生的主要职责是治疗患者, 可以参与科研,但不应该将科研作为主要职责。科研论文化,论文期刊化,是学术界的病。医生是看病的,医学家是科研的,就好像律师是解决问题的,法学家是研究的,非要让律师成天去写书,有什么意义?医生应该注重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认为,不让上临床,不独立值班,从哪里学看病,急诊科和120是个培养医生的好地方。想想以前的郎中,哪个不是早早的跟着师傅出去看病实践,还有师傅的言传身教。现在到医院,直接上各种仪器,根据指标看病,有指标才敢说怎么弄,医生的水平被仪器绑架了,能体现啥医术,学校学的知识他也不敢直接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经过八年的培养,应该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但是他们可能缺乏实践经验和临床经验,这是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和提高的。医学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医学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学习,掌握诊断和治疗的技能。同时,医学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医生的人文素养,学习好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才让医学生能够更好地与患者沟通,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称,当治病救人变成赚钱,当医学技术为钱服务,当医学研究成为了提高自身评级晋升的前途,那么,救死扶伤这种说法就没必要。不是清高,大夫看病当然也要靠收入养家糊口,但是不能渔利贪婪。把钱看得太重了,就失去了职业道德,也失去了医生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