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尽头不是治病,而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果有一天医院门可罗雀无人问津,那才是医学最大的成功。

医学如今是一个非常庞大且体系复杂的学科,是高校的一大学科门类,国家重要的医学人才主要靠名校的培养,经过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医学是学徒式的人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了一个师傅后,先学习很多的理论知识,背诵书本上的知识点,毕竟医学需要记住的理论有很多,经过大量的知识储备后,逐步进行时间,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医学是一门灵活的学科,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临时做出决定和改变,理论只起到辅助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缺少实践,在说理论写论文的时候头头是道,到了动真格的时候反而败下阵来,这就成为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不是合格的医学生,难怪很多医学生到了实践的时候会说“病人也不按照书本里说的那样得病啊”,是啊,要不为什么说医学生要以理论来打基础,后期成长以实践为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校培养了8年的医学生,“四证合一”不会看病?真实原因很扎心

大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培养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来自《我在美国当医生》书中的一段对话走红了,仿佛让我们看见了国内的医学教育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患者是活的,在就医工作的时候,一切都是动态的,所以医学生的反应也应该是动态的,如果到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书本,不管患者的实际情况,而是完全按照课本的死规矩治病,如果这样的医学生就能成为医生,那么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就不用设那么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好像法学专业不是背法律条文就可以了,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法律条文是一个工具,能将这个工具使用好,才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将来才会成为优秀的律师;医学生也是这样,并不是会背书的就是好学生,如何将理论结合实际,才是学习的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学生们的学制很多,学位复杂,不同学制和学位之间学生的水平不同,专科三年,本科五年学制,医学专硕三年学制,有的学生直接读的是5+3的本博连读,在读研期间还要完成规培,毕业后达到“四证合一”,分别是专业硕士毕业证书、专业硕士学位证书、规培结业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才是能进入大医院的门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基础课、做实验、写论文,因为节奏快,时间紧张,很多学生不会选择创新选题,而是选择别人曾经做过的实验去做,没有真正的进行深度思考。

在专业人士看来,国内医学生的学制学位复杂,但是要求很模糊,学生们将更多时间先用来写论文和完成作业,很多学校费非常注重科研成果和论文成果,因为这样能让学校排名靠前,跻身双一流大学,过于重视科研和学校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的培养,和医生治病救人的本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医学生的规培需要一个统一标准

“规培”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通过临床实践,培养出高理论和高实践的人才,一般本科生规培三年,硕士生规培两年,博士生规培两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十几年来,我国规培是成系统的也是规范的,跟较早开始实现规培的国家相比,并不落后,尽管这样,我国各地的规培依旧出现了“协和模式、华西模式、复旦模式”,全国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培养出人才的能力水平,一定会有所参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医院开展规培,并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医学的发展着想,而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出发,偏离的教育和培养人才的本质。

因此这方面还需要国家来统一标准,这样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发展,要做到高理论高技能,而不是证件齐全的“高分低能”一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也该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根据就业岗位上的需求和学生个人的未来展望,来设身处地的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话题文章分享就到这里,明天的内容更加精彩纷呈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收藏 ,笔者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