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2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海量多波段天文数据融合关键技术与科学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国家天文台召开。来自科技部基础司条件平台处,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科学传播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有关领导,项目责任专家,项目专家组成员及项目组成员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参加了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合影

会上,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赵公博研究员致欢迎辞。他对科技部基础司、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科学传播局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国家天文台将坚决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根据科技部要求,做好节点管理,把好质量关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科技部基础司条件平台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祝学衍表示,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将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希望项目的推进能够不断提升科学数据挖掘应用能力和科研活动支撑服务创新能力,为加快落实总书记提出的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贡献智慧。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天文力学处副处长毛羽丰肯定了项目组各单位一直以来在天文数据领域做出的努力和成绩,同时也期待项目组能够取得更多满足天文学发展需求、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成果,从而有效推动大数据时代天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处副处长杨旭表示,基础科技条件和重大仪器专项是落实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要求的重要抓手之一,同时AI for Science正成为推动科学研究从“小农作坊”模式向“平台科研”模式转变的主要动力,希望该项目产出的成果能为天文数据驱动科研创新平台的打造贡献力量。

项目责任专家北京理工大学祝烈煌教授对项目的获批表示祝贺,并对项目的组织实施、任务的协同推进等工作提出要求,同时他也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在本次启动会上多提宝贵意见,帮助项目启动好、完成好。

随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总工程师、台务委员薛艳杰研究员宣读项目专家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名单。

项目及课题三负责人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崔辰州,课题一负责人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樊东卫,课题二负责人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主任于策教授,课题三联络人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许允飞,课题四负责人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李长华分别汇报了项目的实施方案。

与会项目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质询并展开深入讨论。经充分论证,专家组最终一致同意实施方案通过评审。此外,专家组针对项目定位、科学平台设计、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等问题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项目组表示,后续会根据专家组意见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优质的科学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下会场

项目介绍

“海量多波段天文数据融合关键技术与科学应用”项目的研究目标是面向时域天文的科学需求搭建多波段参考数据库和科研平台。研究团队将针对多源异构大数据存取性能和检索效率,多波段数据融合的准确性及时效性,存储、计算、软件环境统一调度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为天文学研究提供远程在线开展大数据分析的全新工作模式,推动大数据时代天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该项目由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核心团队共同申报,国家天文台牵头,天津大学、广州大学、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联合承担。该项目由“面向大视场的高性能数据索引与检索方法”“多源异构数据交叉融合及置信度估计”“多波段参考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构建”“天文科研云平台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四个子课题组成。

欢迎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文信息学与虚拟天文台2022年学术年会计划于2023年4月19-22日在广西桂林召开。

会议日期

2023年4月19日-22日

会议地点

广西桂林

会议网站

http://nadc.china-vo.org/events/cvo2022/

↓↓↓ 详情及报名入口 ↓↓↓

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是以国家天文台为代表的中国天文界及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一个网络化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平台。它架构在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雄厚的数据资源基础之上,得到中科院、科技部、国家基金委、北京科委等机构的资助,以及中国科技云、阿里云、微软研究院、浪潮集团、中科曙光、锐捷网络等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微信公众号ID :China-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