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摄影报道

2022年底到2023年初,一场长达11天的跨年霾让人们重新记起了被PM2.5支配的恐惧。尽管2013至2022年十年间,全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2%,但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果还不够稳固。尤其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时,重污染天气仍然多发频发。

数据显示,2023年截至3月20日,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23.9%,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3月28日,《华夏时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形势不容乐观,原因主要在于排放和气象两方面。“今年以来,面对排放量的增加和不利气象条件叠加的不利影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工程减排和向企业合规合法达标排放要减排量,这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方向,以更多确定性的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发展带来的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和气象不利条件的不确定性影响。”他说。

排放和气象是主要原因

刘炳江介绍,一季度空气质量数据各项指标较差,究其原因,无外乎还是排放和气象两方面的原因。

排放方面,首先是由于经济在全面恢复,疫情期间停止或者减产的经济活动现在全面恢复。以交通数据为例,如果以2019年作为正常年,2022年汽油的消费量同2019年相比下降了9.2%,柴油下降了3.2%。而今年以来数据基本恢复,钢铁、有色、焦炭等“两高”产品也纷纷在增长。此外,原来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一些重点行业,通过产能置换合法合规新建的重大项目已逐步建成投产,产量释放后带来的污染物排放量也在增加。

气候方面,今年也有一定的特殊性。“两会”期间有一次温度升高的过程,郑州和济南一带温度达到30多度,甚至出现了臭氧污染。温度升高导致冷空气减少,叠加其他不利气象条件也使北京及周边3月4日到7日出现了一次雾霾过程,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唐山五个城市,10日又发生一次沙尘暴。因此,雾霾加上沙尘导致了长达7天的污染过程,让大家感觉污染很重。

“如果在我们预测的经济增长和减排量前提下,我们还是有信心把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的。但是现在最难把握的是气象条件,一季度就是超过我们的预期,而且预计今年秋冬季气候形势将从拉尼娜向厄尔尼诺转变,不利于冷空气活动和污染扩散,对我们减排量的抵消作用是多少现在还不敢说,但我们有信心以更大的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增量和气候异常带来的不确定性。”刘炳江表示。

部分地区治污韧劲不足

与此同时,近期也暴露出一些地方极力追求经济增长,盲目上一些“两高”项目,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违法违规排污的问题。2月下旬,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副部长赵英民以“四不两直”方式去河南和陕西对企业开展检查,发现存在大量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偷排偷放、生产台账弄虚作假、在线监测和手工监测造假等突出的环境违法问题。

环境企业违规排放、弄虚作假为何屡查屡犯?刘炳江指出,企业环境违法行为频发,充分暴露出来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短板弱项。

首先,部分企业漠视法律,突破底线。企业无视环保法律法规,存在侥幸心理,肆意偷排偷放,想方设法逃避监管,甚至多方串通,形成系统性造假链条,在局部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

其次,部分地方治污攻坚定力不够,韧劲不足。尤其是在稳经济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定力不够,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政治自觉不够强,抓责任落实,抓污染减排,抓监管执法不够有力,甚至有的地方党委政府要求执法部门对企业进行零处罚。

最后,部分地方的生态环境监管流于表面,能力薄弱。部分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不敢动真碰硬,日常监管走过场,尤其是对当地的利税大户,部分基层干部能力素质不足、业务不熟练、作风不扎实,加之现场检查技术装备落后,难以发现日益隐蔽的违法问题。

刘炳江指出,未来生态环境部仍将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并持续提高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识别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切实履行监管责任。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