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上一个文章“玛雅卓尔金历代入苏美尔年表和旧约创世纪准确找到2次大洪水时间”分析,上篇通过历法、数学计算和物理原理,论证了人类历史两次大海啸和大洪水的时间和灾害原理,其中导致全球性大海啸的小行星碰撞过程并没有详细论述,由此可以一直引申到盘古大陆分裂和修正很多地球物理理论。

1、发现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古地轴,全球主要文明早期原来都在热带!

上篇文章说到公元前3049年小行星撞击过程根据动量计算,造成地球自转从260天/年突然加速至365天/年,并造成地球自转轴偏转约45度。小行星撞击属于完全非弹性碰撞,最接近公元前3049年的地轴方向应该就是我解析的约公元前2010年左右《山海经.山经》的方向(如下图所示),即撞击动量和地球角动量矢量叠加的结果方向。

根据45度夹角寻找原古地轴方向,恰好有一条赤道线正好穿过西非撒哈拉之眼(亚特兰蒂斯首都国)、苏美尔、古埃及、古叙利亚、古中国南端、南美上古印加、泰国等五千年前的主要文明地区。该地轴的北极点位置与爱因斯坦推测曾在加拿大北部基本一致。

古中国纬度说明

这很合理,因为第四冰川纪到公元前8000年可能都未结束,冰川是从当时的低纬度逐渐向高纬度退却,全球总体依然寒冷,动植物只有在当时最热的地区才可能繁茂,人类也只有在同样地区才能获得更多的动植物食物资源,才能更快的繁衍发展。所以,该地轴应该就是公元前3049年前的古地轴赤道,以下称为3049前地轴。

古中国在公元前3049年前处于赤道带热点可以合理解释三星堆、《山海经》大量热带动植物的问题。

2、远古陆桥原来近在眼前!

公元前3049年前古赤道线的方向还有一个更关键的证据,就是如德雷克海峡的板块挤压带痕迹的方向,最后的方向恰好与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古地轴纬度平行。

其原理是:由于海洋板块比陆地板块在软流层上轻(指单位面积上的质量大)而漂移速度快,且位置低(海洋板块密度大但薄),所以西侧海洋板块会挤压东侧陆地,部分岩石物质和被挤裂的陆地碎块会穿过裂口,在东侧海洋形成长期挤压方向的痕迹。也就是说,海洋挤压带痕迹与当时的地球自转轴必然球面平行,代表了当时地球自转轴的线速度方向,最后的方向应该就是3049前地轴的先毒素(纬度)方向。

在验证3049前地轴的同时,我感觉很奇怪,如果是两个自由漂移的陆地板块,怎么可能陆地尖角会准确对应呢?两边尖角明显原来是连接在一起的陆地,后来被挤裂才会是这种形态,而且至今底部岩石圈应该依然保持连接,否则不可能那么巧合对在一起。

基于这个意外发现,我继续寻找,原来未断裂之前的陆地板块连接应该就是科学界找了几十年的远古陆桥因为众多动植物跨大陆迁移扩张,总不能游过去吧,必然存在早期的陆地连接。

我们来看看这些远古陆桥及断裂处状况:

1)南极-澳洲板块与南美-非洲板块之间的远古陆桥明显是被西侧太平洋板块挤压破裂,所以在裂口两侧陆地处形成了弧形扭曲痕迹,并因持续挤压在东侧海洋中形成连续的海底及海岛位移痕迹。

其原理是:西侧海洋板块对陆桥的单方向挤压力会导致陆桥呈弧形扩张,造成中间断裂。而持续的挤压力又会进一步造成西侧海底的部分岩石物质向挤牙膏一样逐步挤过裂缝,从而形成了与裂缝同宽且不断向东位移的带状隆起边界,也会带动陆桥碎裂所形成的海岛一并位移,这应该就是海洋挤压带痕迹的基本形成原理(如上图所示)。

2)北冰洋挤压了亚洲与北美之间的远古陆桥(如下图所示),由于裂缝太窄且挤压方向上有陆地阻挡,所以挤压带从一个点扩散,变成了扇形的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岛。

3)印度洋板块挤压了亚欧板块与澳洲-南极洲板块之间的远古陆桥(如下图所示),但远古陆桥的南半部分明显是被后期澳洲板块分裂后漂移过程连带挤走了,也有一部分可能是被抹平了。该路桥明显为双路桥结构,也包含中国著名的东山陆桥。

4)唯一没被挤裂的远古陆桥就是北美与南美-非洲板块之间的双陆桥结构了(如下图所示),可能由于该陆桥产生时又宽又短,所以非常坚实。由此还导致了西侧海洋板块“挤不动”陆桥,只能向下陷落,从而造成了中美洲中部西侧的很近距离就非常深。

解析公元前3049年的大海啸,结果意外发现了远古陆桥,原来中美洲、白令海峡、德雷克海峡和东南亚就是远古陆桥,尽在眼前,验证了陆桥假说!

3、远古时期所有大陆板块原来是一个连接在一起的环状结构,产生从古至今的深远影响

基于远古陆桥进一步引申分析,原来亚欧、北美、南美-非洲和南极-澳洲四大原始板块是连接在一起的环状结构!

确实,如果你把地球仪旋转90度,把未分裂前的非洲、印度和澳洲大陆安装回去,再把几千万年内的板块漂移量还原,你会惊奇的发现:所有大陆板块似乎都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环(以下简称为大陆环)!而且,看起来部分连接处似乎断裂了,但是除分裂的非洲、印度、澳洲板块漂移相关部分,其它的陆地连接状态至今依然存在!

这就合理解释了南极大陆为什么会违背向心力和太阳引力没有漂向赤道,南北美洲为什么违背向心力没有在赤道上“躺”着而是“立”着,因为是环状结构把它们恰好顶到这个位置和状态。

大陆环结构对地球板块漂移产生了永久影响!

从今天来看,除亚欧板块与澳洲-南极洲板块的远古陆桥被澳洲板块漂移挤走了之外,其它远古陆桥在地表看起来是断裂了,可相对位置至今仍然保持,也就说明远古陆桥底层岩石圈结构依然存在,虽然有所扭曲,但至今仍然是一个环

这也就意味着:自大陆环形成至今,除了从环上分裂出去的非洲、印度和澳洲板块算是自由漂移板块之外,其它所有板块的主体漂移运动实际是一个整体环状结构在地球陀螺上的球面滑动过程,加上少量的环体扭曲变形。

从后面的解析可以看到,大陆环结构的整体漂移运动可以合理的解释从古至今的板块位置及运动过程。而且,对于未来,除非远古陆桥的底层结构彻底断裂,否则将永久影响大陆板块的漂移状态。

而且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如果大陆环带动所有地球板块整体漂移,虽然地球自转轴相对太阳系没有改变,但人站在陆地上看,不就相当于两极漂移造成地球自转轴偏转了吗!我称之为相对轴偏(因小行星撞击等地球之外的动量造成的轴偏为绝对轴偏)。

因此,地球自转轴偏转可以分为:因地球板块整体漂移产生的相对轴偏和因小行星撞击等动量变化产生的绝对轴偏。

那么连接所有原始大陆的陆桥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4、远古陆桥原来是生长出来的

盘古大陆分裂成亚欧、北美、南美-非洲和南极-澳洲四大板块后,因地球自转离心力漂到赤道处。当大陆板块相对位置恒定不变时,一是软流层岩浆会沿着南北两侧海洋板块的缝隙上涌;二是两侧海洋板块漂移时因陆桥区存在压力小的空间,必然会有海洋板块岩石层物质挤入,不断淤积;三是两个海洋板块会产生对等挤压力,导致陆桥中部隆起,且越压越坚实。因此,中美洲、东南亚、白令海峡等远古陆桥就这样形成了。

因此,远古陆桥和大陆环只能在赤道线附近形成,如果大陆环不在赤道线必然受到板块线速差压力而扭曲或破裂。但是,陆地板块质量不同,在软流层上的漂移速度不同必然会撞到一起,怎么会保持位置恒定呢?

软流层在特殊时期的半固体特性可能导致陆地板块的相对位置恒定

并不一定!所有板块都在软流层上漂移,软流层可以理解为岩石圈下层在高温下因选择性熔融而流体化,也是岩浆的发源地,岩浆为包含固态、液态、气态的混合物,以下简称为软流体。软流体特性是压力不敏感,但温度敏感,升温会导致软流体粘度和摩擦力急剧下降。这个随温度的变化过程你可以理解成类似蜂蜜、热熔胶、树脂或皮筋等粘性物质,低温为固态,升温软化成为粘稠状态,温度越高越稀,偏向流体状态。

所以,软流体温度越高,越软化趋向于流体,板块间漂移速度差越明显,陆地板块可能会最终相遇挤在一起(简称陆地板块的聚集效应)。然而,软流体温度越低,则越趋向于固体或半固体状态,就像绳子或皮筋拉住板块自转和位移,与板块之间属于粘结和拉伸作用力。反抗陆地板块间自转质量不对称的地球内部拉力(如下图所示)就会通过软流层传导到陆地板块上,其切向拉力分量会拖拽陆地板块球面滑动而趋向质量对称(以下陆地板块的对称运动趋势)。

这两者作用过程同时存在,哪种作用效果占优完全取决于软流层温度导致的软流体特性。因此,四大原始板块在赤道线保持质量平衡自转且位置恒定是有物理依据的。

所有原始大陆位于赤道线基于远古陆桥构成大陆环,也合理解释了恐龙在全球陆地都存在的原因,因为所有大陆都位于赤道带热带地区,动植物繁茂促进了恐龙的全球发展。

5、盘古地轴与盘古大陆分裂过程需要修正

再进一步引申分析,我们现在看到的陆地板块基本保持了从盘古大陆分裂后的方位,也就意味着盘古大陆分裂时不存在陆地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也不存在板块大幅度扭转。如果按照现在网络上盘古大陆质心位于赤道处分裂,则各大陆必然因离心力趋向赤道而相互挤压并产生大幅扭转,而且盘古大陆分裂的板块也不能违背离心力向两极漂移。因此,未分裂前的盘古大陆必然像大头朝上旋转的蘑菇陀螺一样,盘古大陆的质心点应该位于北极点!以下简称为盘古地轴(跟今天地轴垂直约90度)

如上图所示,盘古大陆最原始分裂的原因未知,应该跟距今约2.03-1.996亿年的三叠纪-侏罗纪生物大灭绝相关。而地球自转向心力和太阳引力等趋向赤道的作用力会加剧盘古大陆分裂后赤道漂移,而且是直接四散无阻碍漂移到赤道位置,并形成质量基本对称的角动量平衡跟随地球自转。

去年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的一篇古生物学研究论文称:气候带影响了早期恐龙分布,来自津巴布韦的一组新的三叠世恐龙化石显示,最早的恐龙集中在泛大陆(也称盘古大陆)的温带区。这个论点其实严谨性有错误,但反而验证了我关于盘古大陆的地轴状态:

盘古大陆未分裂前的非洲中部位于北极点,所以非洲大陆的恐龙必然只能在非洲南部接近赤道的地区生存,而其它处于赤道带地区的恐龙可能更加活跃。然后,在距今约1.8亿-9500万年,分裂后的欧亚、北美、南美-非洲、南极-澳洲四大板块漂移到赤道并形成大陆环,所以四大原始板块可能在2-1.8亿年后不久漂到赤道带,所有陆地都位置赤道带促进了恐龙在全球的繁茂。

其实我在看很多新闻、论文时发现,按照2亿多年至今的地球板块漂移(纬度变化导致气候变化)、地球自转轴变化和地球活跃(火山爆发、暴雨等灾害)所形成的气候、灾害等变化过程,就可以自然而言的科学解释几乎全部古生物和远古人类历史情况,完全不用去牵强猜测。因为地球物理变化直接决定了纬度、气候、动植物繁茂、灾害、海平面、地貌等众多变化过程,已经可以合理解释古生物和人类历史变迁,完全没必要牵强附会去寻找其它原因解释。

本节小结,盘古地轴及分裂过程可以合理修正目前基于大陆漂移说的板块运动过程,符合地球力学原理。

6、大陆环偏转的四阶段过程

远古陆桥和大陆环结构是在赤道产生,但它又是怎么“竖”过来变成公元前3049年的地轴位置和今天的样子呢?

还得从远古陆桥的挤压带痕迹中寻找线索,因为板块间常态挤压方向就是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方向,也是当时的纬度切线方向。

以德雷克海峡海洋挤压带痕迹分析如上图(亚洲和南极-澳洲海洋挤压带痕迹完全一致,不过由于澳洲板块漂移只剩下北半侧),挤压带痕迹明显可以划分2部分和四个阶段:

红线处有一个明显的约20度折角,以下称为快速偏转约20度第三阶段。红线左侧部分约10度平滑轴偏,以下称为缓慢偏转至3049前地轴第四阶段,所有挤压带该部分长度一致,说明变化同时发生。

红线右侧为更早时期的挤压带痕迹,呈直线状态,且几乎与陆桥垂直,而且亚欧与南极-澳洲陆桥挤压带该段长度是南美与南极-澳洲板块的5倍多长,说明大陆环先发生了一个约90度相对轴偏过程,以下称为轴偏约90度第一阶段,然后该轴线保持了极其漫长的时期,以下称为90度轴向保持很久第二阶段。各陆桥在第二阶段海洋板块的垂直挤压力下逐渐破裂,亚欧与南极-澳洲陆桥因为太长最早被挤破,远比南美与南极-澳洲板块间陆桥在第二阶段的破裂时间长达5倍多。

因为解析过程极其繁复,在此只作摘要性解读。

1)轴偏约90度第一阶段解析

众多南极动植物等科考资料说明,南极在9300万年前和7000-6500万年后气候温暖,南极-澳洲板块恐龙约9300万年前提前灭亡(全球恐龙灭亡时间为6500万年前),与南极-澳洲板块随大陆环偏转所造成“热带→温带→寒带→温带”的气候变化过程完全对应,表明南极-澳洲大陆恐龙提前灭亡的原因应该是:大陆环第一阶段偏转90度把南极-澳洲大陆顶到了南极圈内所致。在7000-6500万年后的第三、四阶段,轴偏约30度造成南极-澳洲大陆又回到温带(部分在寒带),温带部分的动植物开始有所繁茂(再之后就是公元前3049年撞击造成偏转45度把南极大陆又顶入寒带,公元前2200年后2000多年回偏约15度再次整体进入南极圈)。

根据9500万年前与南美洲恐龙关联的皱褶龙化石,说明该时期非洲尚未与南美洲(也就是大陆环)彻底分离,90度轴偏过程锁定在9500-9300万年之间,板块漂移的平均速度不小于50米/年,实际可能也是一个更短期高速漂移过程。

大陆环90度漂移过程完全源于力学原理,详细解析过程过于枯燥不再详述,可以参看以下三张图示。简单比喻,类似球型陀螺翻转原理,你可以想象用多条绳子拴住一个环体围绕中心旋转,当这个环体质量严重不对称(即一头沉)时,质量差造成的向心力差作用力,会推动环体可能在震荡中竖起来转,因为竖着转的质量对称性也就是角动量对称性更好。所以,当非洲板块彻底分裂后,原位于赤道的大陆环因严重的质量不对称发生了90度漂移过程,也可以看作相对轴偏。

此外,地球陀螺转速越快,向心力差的分量作用力越趋向将大陆环质量不对称点推到自转轴线上,但地球转速的作用力不足以克服太阳引力将大质量陆地板块拉向赤道附近,所以最终结果就是:大陆环从“躺着转”变成了“竖着转”,但质量不平衡点仍位于赤道。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质量不平衡点相对位置没动,而是在自转向心力和太阳引力两种作用力下的一个复杂扭转过程。

大陆环90度扭转过程造成了南极-澳洲大陆被顶到南极圈内,恐龙等动植物提前灭亡。

2)90度轴向保持很久第二阶段解析

分裂的非洲板块一直沿赤道附近向东漂移,对地轴相对方向并无影响。即使撞上亚欧板块,因非洲板块肯定比大陆环质量轻得多,在软流层上漂移速度快,必然会对大陆环产生挤压作用力而让大陆环逐渐倾斜。然而,如果软流层温度较低,该作用力效果会极其漫长。所以,在9300万年-6500万年期间,陆桥挤压带痕迹几乎沿直线增长,即地球的相对自转轴方向几乎没有变化。

同时,从亚欧板块与南极-澳洲板块陆桥破裂的挤压带长度来看,该时期约2750万年(9300万年减6550万年)的挤压带长度至少超过后期至今约6550万年挤压带长度的5倍以上,充分表明该时期的地球整体温度(包含软流层温度)应该比现在高不少,板块之间的漂移速度差比现在高约11.9倍以上。该气温变化状况与科学界勘察研究的全球历史气温情况完全相符,如果不考虑人类造成的温室效应,即使地球不断吸收太阳辐射,但地球内部包含软流层温度的总体趋势是在持续变冷。

3)快速偏转约20度第三阶段解析

外部动量获取依然是地球内部升温的源泉之一,不论6500万年前毁灭恐龙的是一次还是多次小行星连续撞击过程,导致全球火山爆发,也意味着软流层急剧升温。软流层升温造成非洲板块因漂移速度差对大陆环的挤压作用力急剧加大,短期快速推动大陆环偏转约20度。当地球热量释放而冷却后,板块间漂移速度差恢复常态,而因板块间挤压力产生的大陆环倾斜结果已经存在了,恢复原状态可能需要几百至几万倍的时间。因此,该过程应该就是远古陆桥挤压带痕迹“折角”形成的原因!

4)缓慢偏转至3049前地轴第四阶段解析

非洲撞击亚欧大陆可能引发了全球性地壳震动,首先是印度板块约7000-6500万年前从非洲板块分裂后漂移,然后是5500-2900万年前澳洲板块从南极-澳洲板块分裂后漂移。这两个分裂板块相对于非洲板块质量小得太多,但其漂移过程造成的地球自转质量平衡变化和挤压大陆环作用效果必然存在,这应该就是第四阶段:地球自转体系因板块漂移及质量分布变化所造成的相对轴偏,也就形成了远古陆桥挤压带“缓慢偏转至3049前地轴第四阶段”的弧形痕迹。

南极大陆中心点位于南纬约60度左右,所以大部分为冰川,小部分地区较温暖。

5)近五千年的陆桥破裂后挤压带痕迹因时间太短可以忽略

公元前3049年至今,相比前期每个阶段至少是几百至几千万年的持续作用力效果,距今5000多年的海洋挤压带痕迹基本可以忽略,但未来应该可以看到。

7、爱因斯坦唯一作序的地壳位移理解的全新修正

前面倒推解析了从盘古大陆分裂到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地球自转轴变化情况,返回头再看公元前3049年的古地轴又是如何变成今天的地轴方向呢?

从《山海经.山经》图解也可以看出另一个问题,在炎黄时期至今的4000多年内,地轴就相对偏转了约15度(以下简称反向15度轴偏),爱因斯坦唯一作序的1953年哈佛大学教授查尔斯·哈普古德提出的《地壳位移:理解地球科学基础问题的关键》(Earth‘sShifting Crust:A Key to Some Basic Problems of Earth,以下简称地壳位移理解)中关于“当地球内部因各种因素导致压力达到临界点时,地壳整体会发生快速、剧烈的位移情况”的观点给我了提示。

该理论今天看很多都不对,但地壳可能会高速漂移的推理观点是合理的。我认为板块高速漂移原理依然源于前面所说的软流层特性。本质是:类似于蜂蜜温度越高越稀,软流层温度越高,软流体的粘性越低,表面摩擦力和内摩擦力越低,漂浮于软流层之上的板块运动速度越快,因地球自转离心力、外部太阳引力等运动趋势也会随之加快。大陆环带动所有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整体球面高速滑动,不就相当于地壳整体高速滑动。

此外,软流层温度越高,岩石圈下部选择性熔融成软流层的物质增多,板块质量略有下降,也会进一步促进板块漂移速度加快。

软流层升温地球必然有所表现,正好对应了从公元前2200年至79年的四轮“温暖繁荣→超级旱灾→火山爆发→暴雨洪水(火山灰降温效应)并降温”变化过程(如下表所示),也正好对应了炎黄时期(末期大洪水)、夏、商、周四期从崛起至灭亡的过程,总体灾害强度逐渐减弱。

四轮气候变化中的大洪水灾害并不是最严重的,关键在于超级干旱灾难造成的全球性河流枯竭和饥荒暴乱,形成了全球性朝代更迭或历史断代。例如,因玛雅地区位于赤道附近更热,本地族群自行消亡,这就是为什么后来的阿兹特克人到来时连个人都看不到,只有一个个废弃的城市遗迹。

以地球半径约6371公里计算,15度半径的地表距离为L=2πr(15/360)=1,667公里,大陆板块漂移的最大平均速度为L/(2200+79)=731.5米/年(图示的最大纬度偏移点),是今天北美大陆漂移速度的29260倍,是今天澳洲大陆漂移速度的10757倍。这仅是平均漂移速度,实际漂移速度不均匀,最大漂移速度可能超过1000米/年甚至更高。

从《淮南子 ·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也可以提供参考证据,亚洲大陆向赤道高速漂移,即向南移动,并从炎黄时期东南西北方向的逆时针15度向今天偏转,即顺时针旋转也就会向东移动,其叠加过程正好就是陆地向东南漂移加偏转,对应的天象自然就向西北移动加转动。炎黄时期的古人通过肉眼就明显观测到该变化过程,充分说明了当时亚洲大陆板块漂移加偏转的速度超级快,达到短时期内肉眼可辨的程度!

通过公元前3049年古地轴(含公元前2000年山海经地轴位置)到今天的变化解析,用新的地球层级构造和软流层理论,重新修正了地壳位移理解中关于特定条件下地球板块集体高速漂移的理论,由于地壳位移理解中没有板块概念,也可以直接看成是一种新理论

同时,这种高速漂移不仅仅是公元前2200年之后一次,前面大陆环偏转90度应该也是,按200万年计算偏转平均距离不小于50米/年,而实际的偏转时间可能极短只有几万年,或许不亚于公元前2200年这次。

8、全球沿海地区山脉和高原的造山运动形成分析推测

从前面的分析应该可以看出,全球板块运动实际上因软流层温度导致液态摩擦力变化是跳跃式的,所以海洋板块挤压陆地板块的沿海造山运动也就是跳跃式的,至少包含2亿-1.8亿年前盘古大陆分裂板块漂移、9500-9300万年期间大陆环120度轴偏和公元前2200年后约2000多年反向轴偏约15度的三阶段突发高速挤压过程,还有常态海洋板块对陆地板块的挤压力作用效果共计4类。

西非靠海的阿德拉尔高原未受到三阶段影响,可以作为9500万年内常态挤压高度参考,海洋板块挤压陆地板块的一般高度为300-500米,暂取平均值400米,最大挤压高度为732米。

按照美洲最高点海拔的变化比例,中美洲胡穆尔科火山4220米没有第一阶段(陆桥产生之后),可以粗略评估出第一阶段的最大造山高度约为:(6768+6193)/2-4220-732=1528.5米,平均造山高度约在300-500米左右;而美洲区域第二阶段过程中,随远离转动轴点的最大造山高度变化约为4,507.5米→3932.5米。

南美洲东南部沿海区域的曼蒂凯拉山脉和埃斯皮尼亚苏山脉最高海拔为2821米,相比西海岸离转动轴点更近,但为什么隆起反而变低了呢?应该是由于顶高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巴西高原,因板块内部应力作用效果与陆地宽度、形状、综合受力状况、物质结构等相关,就像同样挤压一张纸和一个钢板隆起,可能由于该区域岩层物质结构抵抗弯曲应力的性能更强,再包含图示多方向内应力的综合作用,导致陆地板块的隆起距离和范围加大,所以隆起高度就会减小(后面澳洲板块西部高原更明显)。巴西高原最高海拔不超过1500米,但高原边缘普遍形成了缓急不等的陡坡甚至沿海悬崖,充分体现了挤压作用力的效果。

再继续往南就是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了,西接南美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呈阶梯状向东逐级下降到海拔1000米,以陡峭的悬崖急剧地落入大西洋中。看似抬升高度更低了,其实不然,因为陆地板块的受力弯曲距离已经超过板块受力宽度了,且越来越窄,内应力必然继续作用在已经碎裂和断层的板块脆弱点上,即落基山脉,导致落基山脉继续被挤压升高。

也就是说,南美洲东海岸板块因挤压力造成的内应力作用,反而最终体现在西海岸的山脉抬升及阶梯斜度上,再加上第三阶段作用效果,相当于南美洲西南沿海山脉遭遇了全部三阶段高速挤压和常态隆起作用过程。所以,才形成了安蒂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区域平均海拔1871米的“朝天椒”智利,以及除亚洲外海拔6962米的全球最高峰阿空加瓜峰(Aconcagua)。

亚洲和澳洲-南极地区的大陆环扭转方向相反,为顺时针旋转,转动轴点在新几内亚岛东北,所以大陆环扭转会继续抬升亚洲沿海及大陆架如俄罗斯东部、日本等地区高度。澳洲西部也被抬升成为一般海拔约200~500米的山地高原,最高海拔仅约1200米。但它为什么比巴西高原低不少呢?转轴距离造成的隆起高度差应该达不到这个程度,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澳洲大陆的半圆形受力结构,多方向的综合内应力导致澳洲板块的弯曲范围更大,所以隆起高度更低。

最大顶高区域在新几内亚岛,挤压作用形成了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山脉,最高点查亚峰海拔4884米;还有海拔4095.2米的东南亚最高峰京那巴鲁山等,它们都是原有亚欧板块与南极-澳洲板块的远古陆桥区域。结合中美洲远古陆桥被挤压抬升的4220米(胡穆尔科火山)对比分析,基本符合陆桥隆起高度与转轴间距等比减小的比例关系。

第三阶段“15度反向高速回偏(约公元前2200-公元79年)”的陆地运动方向与第二阶段基本相反(转轴位置差异不大),挤压力更剧烈但时间很短。

15度轴偏会对非洲和亚洲南部、东南亚西南、澳洲东北、北美东海岸、南美和东南等位置产生挤压。

北美洲会抬升靠近东海岸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最高峰米切尔峰海拔2037米,中美洲古巴地区最高海拔1974米,南美圭亚那高原最高海拔2772米,不过这些山脉有的4亿多年前甚至更早就存在了,属于继续抬升。其中古巴地区属于远古陆桥,数据参考意义最大。

南非明显全部是挤压形成的多条山脉和高原,如德拉肯斯山脉(南非高原边缘大断崖的组成部分)大部分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最高海拔3482米。其初始形成应该源于第二阶段中6500万年前开始的后30度轴偏运动(对应盘古地轴相对轴偏过程的第三、四阶段),因非洲撞击大陆环后跟随转动所导致。之后在第三阶段进一步抬升,两次抬升过程累计最高达3482米。如果以古巴最高海拔1974米,两者距离转动轴点距离差不多,那么南非第二阶段造山高度最大约1508米,第三阶段造山高度最大约1974米。

印度板块南部与南非造山运动类似,不论是5000万年前还是4000万年前撞击亚洲,由于跟随大陆环转动的时间晚1500-2500万年,所以造山高度也会降低不少,德干高原东西边缘山地的最高海拔为2695米。如果扣除第三阶段的造山高度约1974米,则第二阶段的造山高度仅为721米,比南非小了一半多。由此也可以看出,因为盘古地轴“快速偏转约20度第三阶段阶段”比“缓慢偏转至3049前地轴第四阶段”转动角速度大得多,陆地与海洋板块间线速度相应也大得多,所以造成造山高度也大很多。

新几内亚岛因为是长条形,宽边受力面被澳洲大陆挡住了,只有窄边的东端欧文斯坦利山脉等区域会被继续顶高,最高海拔为4,038米。

澳洲大陆的大分水岭被进一步抬升,第一、三两阶段累计造山高度为平均海拔平均海拔800-1000米,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去除第一阶段造山运动最高约1528.5米和平均约400米的参考数据,该区域第三阶段造山高度为720米,平均海拔400-600米,造山高度这么低可能源于偏转量小,且弧形多方向内应力综合作用所导致。

总体来说,因板块高速漂移形成的三阶段加常态板块挤压作用过程可以合理解释大量靠海地区的山脉成因及高度变化,对地理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9、海底扩张理论并不是板块漂移的驱动力!反了,板块力学运动的结果!

力是相互作用,因此,海洋板块对于陆地板块的挤压造山作用力会同时会作用在海洋板块上。由于海洋板块远比陆地板块薄的多,就像当我们挤压一块厚石板两端时,厚石板的扭曲变形很微弱,但因内部的压应力容易从中部附近断裂,裂缝处物质被持续压碎并被挤出裂缝形成突起。海洋板块同样可以理解成超级巨大的球面石板,其运动趋势持续被东侧漂移慢的大陆板块顶住,所以内部同样会产生持续的压应力,导致海洋板块容易从中部附近断裂开。裂缝处物质被持续压碎,裂缝又会导致高压岩浆上涌,连同岩石碎块被挤出海底形成隆起的海岭。

而且,初始一旦有一个大裂缝及碎裂带出现后,就会成为板块岩石层的最大薄弱点。再持续挤压时,几乎依然会在该裂缝处继续形变和碎裂,很难出现第二个大裂缝,除非改变挤压方向的影响力足够。同时,持续不断的碎裂岩石物质跟随上涌岩浆挤出海底,会逐渐加高和拓宽凸起区域,成为最大的海岭,这应该就是大洋中脊的形成过程。

如上图(来自百度百科)所示,最长最宽且连接在一起的海岭被称为大洋中脊、中洋脊或中央海岭。我们再来看上图中的大洋中脊,我在图中标注了从“约9300-6500万年时稳定地轴时的赤道”至后期“3049年前地轴赤道”的变化过程,以赤道线上的线速度方向(即各时期的东向),线速度方向还代表了海洋板块挤压大陆板块的主体方向(漂移速度差)。

(1)今天的太平洋中脊垂直于“3049年前地轴赤道”,明显是在3049年前地轴时期因板块间挤压断裂形成的。再早的“约9300-6500万年时稳定地轴时的赤道”时期呢?应该是我在上图中标出的“早期太平洋中脊”,其海底隆起方向正好垂直于该时期海洋板块的主体漂移方向。

新的太平洋中脊应该是由于地轴偏转导致海洋板块的被挤压方向改变所产生,而早期的太平洋中脊裂缝因缺少挤压力不再活跃。

(2)今天的大西洋中脊垂直于“约9300-6500万年时稳定地轴时的赤道”,明显就是该稳定地轴时期板块间挤压形成的。但在地轴偏转后为什么没有变化呢?应该因为大西洋相比太平洋窄的多,就像同厚、同宽、同压力下的长石板肯定比短石板更容易被挤裂,地轴偏转引起的方向改变不足以导致大西洋产生新的裂缝中脊。

(3)今天的印度洋中脊是个“人”字形,我在图中标注的“早期印度洋中脊(2条)”应该是在“约9300-6500万年时稳定地轴时的赤道”时期形成的,右侧大洋中脊可能后期不够活跃了。

后来由于澳洲板块漂移,将破裂后的远古陆桥南部挤走抹平了,导致印度洋板块南半部缺少了陆地板块阻力,也就缺少了板块挤压导致的内部应力,所以“早期印度洋中脊”的南半部就不再活跃了。而印度洋板块漂移的北半部仍受到印度、印度尼西亚(残留陆桥)等陆地阻力,所以“早期印度洋中脊”的北半部(即“人”字型上半部)依然存在且活跃。

但“人”字型下半部的大洋中脊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最大可能是因地球自转离心力作用,在约6500万年至公元前3049年期间,亚欧非联合板块向南漂移(带动图示轴偏),而印度洋板块则一直存在向赤道(即向北)的漂移分量,两者相互挤压,导致印度洋板块南半部产生了大裂缝。

然而,印度洋中脊中“㇏”的位置存在问题:它正好处于澳洲与南极板块正中,也就说明它的产生时间必然在澳洲板块漂移撞到印度尼西亚之后,我没查到具体时间,但怎么也在2900万年前之后了。那么问题来了,该大裂缝的中脊应该是从更早期约6500万年开始产生的,怎么可能如此巧合,恰好在这个位置呢?

再仔细观察上图时发现,更早期“㇏”位置的大洋中脊最大可能在图示浅蓝色点画线的海底隆起位置,它正好处于澳洲板块未漂移前时印度洋板块的中间地带。这也就意味着印度洋中脊中“㇏”的位置曾经改变过,由于澳洲板块漂移,导致原“㇏”位置的大洋中脊不再活跃,重新形成了今天“㇏”位置的印度洋中脊部分。

综上分析,地球球型陀螺模型的板块力学运动趋势可以合理解释所有大洋中脊甚至小裂缝海岭产生的原理和驱动力,而基于海底扩张理论提出大洋中脊为板块运动驱动力的观点无法解释所有板块的运动趋势,连裂缝形成方位、结构和机理也解释不清。因此,以海底扩张理论为依据的板块漂移驱动力理论是错误的,大洋中脊和地幔柱等应该是板块漂移过程中挤压力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地球上所有板块漂移的最大驱动力只有:1)基于地球多层球型陀螺自转模型,外部椭球体软流层通过粘滞阻力或半固体拉力(与温度相关)驱动所有板块跟随软流层自转而产生的挤压力和速度差。2)离心力导致趋向赤道的作用力、太阳引力、月亮引力等内外部作用力造成板块的运动趋势。

再结合板块在软流层上的漂移特性和板块刚性结构特性等原理,就可以合理解释所有板块漂移、轴偏、大洋中脊等产生及运动过程。

其实,海底扩张理论就是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之间线速度差导致的必然结果,如下图所示,由于海洋板块向东挤压陆地板块,东端岩石物质会钻到陆地板块下边并进一步下行至软流层,那么海洋板块西边空出来的空间缝隙必须有软流层岩浆上行冷却为岩石弥补。所以海洋板块看起来就像一个平面电梯一样在表层岩石和软流层之间循环,所以海底岩石寿命基本不超过3亿年。

最后说一点,大洋中脊(即海洋板块最大的裂缝)导致海洋板块从一个“平面电梯”挤压状况变成了两个“平面电梯”连接挤压:西边的“平面电梯”顶着东边的“平面电梯”,一起再顶住更东侧的陆地板块。该状态对于东侧陆地板块的挤压并无差别,但海洋板块裂开后各自循环,减少了海洋板块与软流层的循环周期,海洋板块的岩石寿命变得更短。

10、小行星撞击会不是气态行星碰撞后的残核呢?

早于公元前3049年的地球板块漂移和轴偏过程分析完了,再回到公元前3049年的小行星撞击过程分析,比较麻烦的就是小行星撞击本身了,大的有点离谱。按照2/5Mrˆ2ω= m’rv’,(M为地球质量,r为地球半径,ω为地球角速度,m’和v’为小行星质量和撞击时的速度)计算,假设v’取30公里/秒,则小行星质量为地球的4.4‰,为月球质量的约35.64%。假设小行星与地球密度相等,半径折算为地球的约16.39%,约1044公里,是月球半径的60%。即使按最大撞击速度72公里/秒和铁陨石密度最大8g/cm3计算,质量也达到地球的1.83‰,半径达地球约10.8%,约688公里,月球半径的约39.6%。

计算结果不是一般的恐怖,月亮质量才为地球质量的约1/81,约1.23%,半径约为地球的27%,而这颗小行星达到了月球质量的约35.64%,月球半径的39.6%-60%。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行星直径也就几百米到千米量级。根据一些资料,10-2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就可能造成全球火山爆发和物种大灭绝,10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击可能人类不复存在,毁灭恐龙的小行星据推测半径才5公里。如果是半径688-1044公里的小行星,不用等撞击地球,仅引力导致的地球潮汐形变可能就会撕裂地壳,引力导致海洋升空,大气丧失等,可能所有生物都不复存在。

我认为很多人对于小行星、流星体撞击的能量即TNT炸药当量的理解存在误区,动能和热能效果能相同吗?相同能量的子弹动能效果跟手榴弹爆炸效果能一样吗?当然不同,子弹把能量都用在单点冲击穿透,而爆炸的能量是球面扩展。如质量1kg且撞击时速度30公里/秒的流星体动能为1/2mv2=4.5×108焦耳,按1克TNT为4184焦耳,也有107.55公斤TNT炸药当量,但最多在地表砸出一个小坑,更多是穿透深度。或许由于不论流星体撞击还是爆炸都存在冲击波,所以习惯用TNT炸药当量有个量级概念,但实际效果绝对不能等同。

有些流星体(陨石)确实因大气层摩擦高温气化等原因导致爆炸,但流星体动能和爆炸能量完全是两码事,这就像扔出去的手榴弹,飞行中的动能和爆炸动能完全没有可比性。流星体是否会爆炸,主要取决于物质成分和速度,以及与大气层摩擦生热过程中的气化、热量不均衡、高压、化学反应等情况。流星体在大气层中未燃烧殆尽,砸到地面上就会产生陨石坑和陨石。而体积更大且致密的小行星仅是表层燃烧,其最大危害是撞击地面时产生的冲击波,会形成巨大的陨石坑。

然而,连最大速度约285米/秒的射钉枪都能打穿钢板、岩石,30公里/秒超过射钉枪1000多倍速度的小行星难道不能钻进岩石圈?特别是撞击点在百慕大海域,海洋板块很薄仅5-10公里厚,小行星很可能击穿海底岩石圈打了个窟窿,再穿过软流层深入到上地幔下部(约1000公里处),甚至到达下地幔层。

不过球型物体的撞击深度不会太深,我比较倾向于小行星主体嵌在上地幔层中且上部仍在岩石圈内,其物质成分并未被地球内部温度融化,仍继续保持其残核结构。因为,比如科学发现百慕大海底可能有众多巨大坑穴等结构,很可能是由于击穿通道迅速被碎石和岩浆冷却快速填补形成的杂乱结构而产生,地质结构不稳定,但应该不足以引发引力、电磁力怪异情况,最大可能还是小行星残核核心仍在百慕大海底位置的地幔层内,由于金属和重金属等高密度及电磁特性差异导致与周边岩石圈层不同所导致。

其实,还有一个小行星残核存在的可能证据,从大陆环扭曲情况来看,北美板块明显比大陆环整体结构漂移得慢,位置错开很大,把北美-南美陆桥(即中美洲)拉歪并扭曲严重,或许说明北美板块被百慕大海域上地幔层中的小行星残核顶住了。

综上所述,半径688-1044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在海洋板块上,并不一定会把地球撞碎,而是穿透嵌入,但其造成的冲击波、海啸、全球火山爆发(如坦博拉火山)等造成了全球灾难。

会不会是气态行星残核呢?

感觉上如此巨大的小行星产生的灾害还是偏小,一则新闻引发了我的思考,开普勒小组的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体积只比地球稍微大一些的气态行星KOI-314C,使得气态行星的质量下限依然没有定论。气态行星当然比小行星大太多了,但如果只是一个气态行星爆炸或被撞碎的碎块呢?

从下一节关于公元前3049年至公元79年的连续灾害可能源于一次天文事件的分析,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很可能是一个气态行星爆炸或撞击地球轨道内侧行星(第一次撞击)分裂后的较大碎块,二次撞击地球。因气态行星物质结构,碎块在气体元素尚未完全剥离前,仍可以暂时视为一颗超小的气态行星,以下简称气态小行星

要分析撞击过程,首先需要了解气态小行星的物质组成结构。太阳系最外围4颗行星都是气态行星,宇宙中气态行星占比非常大,目前认为气态行星以氢氦为主,由多种气体云层-液态氢海洋-金属氢(或固态氢)-岩质内核等多层结构组成,一般都认为必须有足够大的质量才能吸附宇宙中的氢、氦、二氧化碳以及金属、固体尘埃、岩石等物质逐渐凝聚。

参照太阳系气态行星密度,该气态小行星大概为地球密度的0.42-0.127倍,对应半径增加1.33-1.99倍,即1388.52-2077.56公里,暂定半径为1500公里。虽然体积接近月亮,但包含重金属、金属等致密的岩质内核很小,其主要的气-液-固态气体元素多层结构应该对撞击过程产生缓冲,与岩石小行星撞击效果可能有很大不同。

至于撞击过程,我看过一个气态行星撞击岩石行星的模拟视频,类似于岩石小行星撞击过程但弱一些,但我认为实际过程可能远远要复杂得多,我说的也不一定对,只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供参考:

经计算分析,气态行星残核即气态小行星被地球引力剥离的气体分析会分散一部分撞击动量;撞击前会被拉长半径拉伸约70公里,延长撞击时间约约2.3秒;固体内核穿透外层液态、气态层撞击约有假设液态氢有400公里厚,内部固体部分有约13秒缓冲时间,速度降低约63米/秒。但这些对于撞击缓冲的影响远远不够。最关键应该是以下三点:

第一点——气液缓冲阻尼效应

气态小行星撞击地表首先是外层气体部分,由于气体压缩性很大,所以30公里/秒的气体撞击肯定不能和30公里/秒的刚体相比。液体撞击会产生变形而分散压力,比刚体的冲击压强也小得多。对于气态小行星的内部固体部分,由于从气体碰撞至内部固体部分碰撞大概只有几十秒,前期碰撞的气体液体物质没时间分散开,会积压形成内压越来越大的气体团和液体团缓冲垫形态

这就和汽车气囊很像了,会把脸和身体的冲击力分散到气囊上减少压强,避免硬碰硬的冲击损伤。对于气态小行星岩质内核来说类似,其冲击压力会分散在整个缓冲垫受压截面积上(或更大),即碰撞压强从刚体单点逐渐扩大撞击面积的撞击模式转变为近似一直持续最大撞击截面积(或更大面积)压强的撞击模式,全过程压强近似被约束到最低值。

再进一步用数据说明,假设岩质内核半径为750公里,最大截面积为1.32×1013平方米,那么,可以近似认为碰撞压强从岩石内核单点撞击减弱了1.32×1013倍,随实际碰撞面积增加压强倍数减小,直到岩石内核最大截面积撞击地表时相等。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根据动量定理F= (mv2-mv1)/t,v2为30公里/秒,v1为停止速度0,m取小行星质量的一半为2.2‰地球质量。t不好估值,假设按小行星直径陷入地表,v=at=30公里/秒,S=1/2atˆ2=3000公里,t=200秒,实际情况的t与穿透深度正比增加,再考虑缓冲时间会更长。F=(2.2‰×5.965×1024kg×3×104米)/200=1.96×1024牛顿,分摊到岩质内核截面积的压强为1.49×1011帕斯卡。

也就是说,气态小行星岩质内核对地表的冲击力被外层气液缓冲层约束在最大横截面积的最小压强上(由于缓冲面积可能更大所以压强甚至更小),相比球型岩石小行星的刚体碰撞压强,碰撞的冲击压强最大消减了十万亿倍以上。这就像是用锤子把一颗水泥钉砸到岩石里不难,但相同力度锤子本身是砸不进岩石的。

还有,岩质内核对地表的冲击力并不是从接触地表开始的,而是形成高压气液缓冲垫时就开始了,可能要早20多秒。1.49×1011帕斯卡远大于岩石的干扛强度约69.5—107.7兆帕斯卡,也就意味在岩质内核撞击前,地表岩石层就已经被高压气液缓冲垫压碎和凹陷了,而且是在1.32×1013平方米的截面积上整体压碎凹陷,也会减弱岩质内核的刚性撞击强度。

气体和液体压缩抗力缓冲

同时,气体压缩会产生抗力,抗力是全方向的,所以高压气态缓冲层对地面的压强同样也是对气态小行星抗力压强,按岩质内核截面积计算,抗力对气态小行星减速的加速度值a=1.49×1011帕斯卡×1.32×1013平方米/(4.4‰×5.965×1024kg)=447米/秒ˆ2。

假设形成的高压气态缓冲层为200公里,假设阻力加速度恒定,200公里=30公里/秒×t-1/2×447米/秒ˆ2×t2,t≈7秒。气态小行星从30公里/秒因高压气态缓冲层减速3.129公里/秒约10%。而且即便岩质内核接触地表,高压气态缓冲层减速效应依然存在,但随着接触面积减小而减小。

另外,液体的受压抗力更大,高压液态层抗力对小行星的减速效应可能更大。

气体和液体柔性冲击效果

气态小行星对地球的冲击是按气态、液态至固态顺序发生,气态和液态冲击属于柔性冲击,会极大减小了刚性冲击的突变震动危害。仅外层气流冲击就可能压碎击穿了海底5-10公里的地壳进入上地幔,而气态小行星外层气体剥离逸散后,内层的液态氢和固态氢会气化予以补充,仍会存在气液缓冲和压力反抗的软性冲击效果。

也就是说,整体撞击过程可以近似认为是软性冲击,气态小行星外部气液层以柔性冲击方式,很可能相对温和的将岩质内核送入地球。

气液态缓冲层阻尼效应总结

综上分析,气态小行星柔性冲击对比岩质小行星刚性冲击,就像橡皮子弹和普通子弹,可能由于外部气液缓冲层受压会形成类似汽车气囊、气压减震、液压减震、气流软性冲击等缓冲效果,通过增加受力面积、气液受压抗力、软性冲击等效应极大了降低碰撞的突变震动及相应灾害。其撞击所造成的冲击波、地震波可能都非常小,甚至远距离感觉不到,但其碰撞动量造成的地轴偏转、加速导致速差海啸、挤压海水造成的撞击海啸等相关灾害不会改变。

第二点——地球引力差导致的撕裂效应

该气态小行星体积太大,被地球完全分裂破碎的可能性不大,而且直线撞击的时间太短,但固体层和液体层外侧可能会发生大量的碎裂导致剥离分开的情况,从而减小了小行星主体质量以及冲击力。

撕裂的小碎块也主要是固态氢(金属氢)和液态氢,可能没到地表就被燃烧熔化或气化了,不会对地表产生冲击。而小行星主体被剥离区域的压力变低了,内部氢的固、液、气态转换加速,予以补充,气液缓冲结构依然存在。

不论如何分裂,气态小行星所有物质最终都被地球捕获,所以地球获取的总动量不会改变。

第三点——可能发生气体分子的物理爆炸效应。

小行星内部的固态氢(或金属)和液态氢是由于小行星引力造成内部高压所形成,而地球引力叠加会破坏这种平衡。地球引力是空间扭曲,它同时作用在气态小行星的所有物质上,会造成靠近地球侧的小行星内部压力越来越小,且不均衡。

如上图所示,固、液态氢在压力降低下可能会气化,液态氢气化后体积膨胀约780倍,如果大量固、液态氢几乎同时气化,就已经相当于爆炸了,以下简称气爆。即使初始时受到周边挤压无法完全爆开,也会加大该区域内部气压,随着更多固、液态氢气化导致区域气压激增,突破外部限制后彻底爆开。

如果气爆情况发生,首先是加大了前述气态层的缓冲效果,气态层气压加大的反向推力会进一步减缓小行星的柔性冲击速度。其次,气爆会将大量的气液态甚至固体物质崩离分散开(如上图所示),减少了小行星主体撞击质量。最后,气爆效应可能是连锁或连续发生的,对小行星持续产生缓冲推力和质量分散作用,降低小行星撞击灾害。

第四点——气态小行星的弥漫核

气态小行星的由于内部压力的限制,形成固态岩石内核的尺寸可能很小,外部包裹的可能是混合了氢、氦、金属(含重金属)等弥漫物质的弥漫层,我的理解就是未压缩成固态结构的离散混合物质,可以比喻成沙子。因此,在引力差作用下比固体更容易被拉长,被洛希极限效应撕碎,在气爆下一样会分离四散,但这些缓解效应因撞击过程时间很短,所以影响效果并不大。

关键原理是同质量同形状的铁砂和铁球的冲击效果是不同的,铁砂整体在撞击中会产生形变,从而降低冲击效果。所以,气态小行星固体层外侧的弥漫物质会进一步降低固态内核对地球的冲击力。

气态小行星撞击分析总结

还有大气层缓冲等很多因素就不再分析了,从前面类似分析来看几乎可以忽略。撞击主体过程可以简化为:撞击前可能因气体膨胀爆炸、撕裂等原因剥离大量质量→撞击先是外层气体(可能还是高速旋转的)冲击地表并挤压海水→随气压加大形成了高气压阻尼,内部液态形成液压阻尼,气压直接压碎海底地壳、软流层、深入上地幔→然后是液态层接触上地幔的柔性冲击及阻尼缓冲→弥漫物质接触上地幔的变形冲击及阻尼缓冲→最后的岩质核心接触上地幔时因前面层层阻尼速度骤降,甚至可能尚未直接接触到上地幔时就已经停止了(被弥漫物质包裹停止)。总体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多层阻尼的连续柔性冲击将中心固体物质较平稳缓和的送入地幔中,对地球的震动急剧降低

综上分析,如果真的是气态行星撞击碎片即气态小行星的二次撞击地球,柔性冲击引起的灾害远比岩质小行星的刚性冲击小太多,撞击震动极小,主要就是海啸冲击和火山爆发,灾害状况与柏拉图《对话录》记载及历史情况更加吻合!

11、一次天文事件引发的系列灾难?

地球本身的物理变化过程分析完了,但在公元前3049年小行星撞击事件之后,还有3个独特的天文现象未得到合理解释:

第一个就是天火II期伴随毁灭多个城市的密集性陨石雨如何解释呢?陨石雨按照《旧约.创世纪》亚布拉罕目睹四王战五王及城市毁灭的时间最为准确,为公元前1882年(亚布拉罕15岁)-1862(亚伯拉罕出拉哈)之间,摩亨佐达罗、索多玛、蛾摩拉、卡巴德奇亚等至少4个城市被陨石毁灭,欧洲等其它区域也有高温灼烧的玻璃状物质遗迹。陨石在太空中叫流星体,进入大气燃烧发光叫流星,坠落地球的部分才叫陨石。

第二个就是公元前2200-公元70年“天火”超级旱灾灾难,它是太阳的一次正常活跃期还是被特殊情况所引发的呢?

第三个就是前面关于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物质结构分析,如果是岩石质小行星撞击,地球受灾程度好像太小了;如果是气态行星结构,这么小的气态行星好像无法形成(自身质量的引力不足以吸附氢原子凝聚)。所以,才猜测该小行星为气态行星的爆炸或碰撞碎块,即尚未释放完以固-液-气态氢原子以及其它气体原子、分子的撞击残核。

而且,公元前3049年小行星刚撞击完,800多年后又爆发了持续近2300年的天火灾害,来自地球之外的灾害频度实在太大了,让我不得不怀疑气态小行星撞击、密集性陨石雨、太阳辐射增加这一系列灾难会不会是同一个天文事件所造成的呢?

1)气态行星在历史记录中存在的可能性

其实说到小行星撞击和苏美尔阿努纳奇,自然就会让人联想到撒加利亚.西琴提出的、著名的尼比鲁星。本书前面已经论证了西琴著作中的苏美尔解析几乎全部都是错误的,但他参考的苏美尔泥板文物却不一定是虚假的,或许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苏美尔古人确实看见并被后人流传记录了一次特殊的天文事件,但可惜我查不到该源头泥板的任何信息。

在科学证伪中,3600年周期的尼比鲁星轨道肯定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而3600年应该是错误套用了古巴比伦的60进制,并将基础记录单位神历月(即ner,13ner/sars)错误的认为是60年,所以1sars=60ner=3600年。实际上1sars的绝对时间在公元前3049年地球被撞击加速之前就是现在的1年(注释:由于撞击后地球自转加快,“天”的绝对时间变短了,还以旧历法20天一个月(ner)和13个月为1年(sars)来记录,才会出现历法记录时间比绝对时间小)。

如果该行星曾经存在,其公转周期与地球基本相同。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轨道也近似圆形,则该行星反射阳光的变化量极其微弱,而且与地球成为近似同步公转,两者距离和方位几乎不变,也就造成亮度和方位几乎看不到变化。要想凭借肉眼能观测到该行星的周期性变化,只能说明该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肯定是偏心率较大的椭圆形(如下图所示,根据开普勒三定律,Tˆ2/Rˆ3=K(常量)=GM/4πˆ2,周期T相等,则行星与地球的长轴半径R相等,图示4组红绿点示意相对位置变化),或者与太阳系黄道面的偏角较大,通过其自身亮度变化或与地球的间距变化,才能在地球上看到周期性规律。

由于该行星周期与地球一致,且最接近地球时的亮度可能会超过肉眼可视的金木水火土五星亮度,按照古代苏美尔人崇拜星星的迷信习俗,必然被赋予五星之上更重要的神性含义。

恰巧,“尼比鲁”(nibiru)在古巴比伦史诗《埃努玛.埃利什》中的正确翻译描述为:“马尔杜克按照三星化分月历,并设定立法立于尼比鲁”,这很可能就是西琴自行翻译错误产生尼比鲁星的源头,其实这句话中的尼比鲁应该指的是Nippur(尼普尔)古城,整句话表述马尔杜克制定历法并在Nippur古城竖立石碑颁布历法。

Nippur古城在苏美尔文明中的地位超然,一直是苏美尔历代安莎尔、安努等天父之神即最高神父亲的居住地,BCE3049年小行星撞击之前就存在。天父之神的地位远超金木水火土五星以及太阳、月亮等神位,甚至比最高神还要高,所以用这颗神性地位极高的行星来代表天父之神是完全合理的,天父之神、Nippur古城和该行星三者存在对应性。

至于Nippur为什么会被翻译成Nibiru,应该是由于:古巴比伦时期用闪米特语系翻译早期苏美尔语时有发音差异,再加上转换成英语又有发音差异,两次音译变化所导致。因此,西琴书中由于年代换算错误和语言翻译错误而形成的“尼比鲁”星外星人等假说根本不存在。

但并不能排除在苏美尔或古巴比伦原始泥板内容中,确实有这颗可能曾经存在的行星的相关记录。而且由于苏美尔名词是组合式的,所以该行星的名称因对应性很可能与Nippur类似,很容易在翻译中混淆。为了便于明确表述,该推测行星以下暂时称为Nippur星。

2)Nippur星撞击前后的数据计算分析

如果Nippur气态行星因碰撞等原因碎裂,其中一个碎块撞上地球,其它碎块及气体逐渐漂向太阳被蒸发而加强太阳辐射,那么就可以合理解释公元前3049年小行星撞击地球和公元前2200-公元70年期间太阳辐射增强的缘由,是不是这样呢?

Nippur星偏心率肯定很大,不可能是太阳系的原生行星,最大可能是宇宙中的游离行星被太阳所捕获。从上图示意来看,其轨道很可能与金星、火星甚至水星(Nippur星轨道偏心率加大)相交而发生碰撞,或者因Nippur星为气态行星,远比岩石行星密度低,距离过近时会被岩石行星的洛希极限效应撕裂粉碎。

地球与Nippur星类似同步旋转,反而不会发生撞击或过于接近的情况。但是,当Nippur星被碰撞爆开或撕裂分散后就不是了,因为Nippur星碎块及气体团会快速膨胀扩大。而且,不论Nippur星轨道原本就趋向太阳陷落,还是碰撞动量导致其轨道向太阳陷落,最终结果都是其轨道半径和周期逐渐减小。如果地球距离Nippur星很近,1年1次的接近频度,很容易与轨道缩小且范围扩大的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遭遇,从而形成了BCE3049年的小行星撞击过程(如下图所示)。

行星间撞击并不一定是一方被另一方完全物质掠夺,除非引力相差巨大且作用时间足够长。由于相撞的Nippur星与岩石行星的质量及引力量级差异不够大,且轨道交角较大,所以交错时间会比较短。岩石行星只能掠夺Nippur星的少量物质,碰撞后会很快分开。因碰撞产生的动量变化,两者轨道应该都略有改变,各自按新公转轨道运行。

其中,被撞散或撕裂后的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可能逐渐被太阳引力拉伸成类似彗星的弧形扇面形态,体积越来越大并向太阳螺旋陷落(如下图所示),一直接近到被太阳外层高温所蒸发,从而造成太阳辐射急剧增强。

上图中简要示意了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向太阳螺旋陷落的轨道变化情况(紫色弧线及轨道),实际是历经了几千年和至少几千轮螺旋状递减的轨道变化过程。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可以将被撞击后的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的轨道运动,粗略拆分为近似体积扩大和趋向太阳运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解析过程。

假设Nippur星因撞击或撕裂全方向扩大,可以近似理解为炸药爆炸状况,然后所有分散的质点都会被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的引力向回拉而减速。但是,由于膨胀后的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对质点的引力随体积扩大而减小,且核心很多高密度固体物质的质量被撞击掠夺后引力更小,所以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总体会呈现一个缓慢的扩张趋势,可以粗略的认为存在一个扩张初速度为V初。

再假设Nippur星所有物质趋向太阳运动的加速度为a,a是太阳引力矢量去除公转轨道向心力矢量的一个微小分量,但肯定与太阳间距也平方成反比,所以可以忽略掉最后接近太阳时急剧加速的短时间,近似认为趋向太阳运动的加速度a为一个常量。

由此,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抓取Nippur星被撞击前后近日点和远日点到达太阳的距离和时间,且两点之间的初始距离可以忽略,从而列出以下算式:

算式1:近日点运动距离,Nippur星原轨道近日点距离S=V近日点×t近日点+1/2a t近日点ˆ2。t近日点大致对应公元前2200年时太阳辐射开始增强,我们知道碎块撞击地球的时间为公元前3049年,但不知道Nippur星与另一颗岩石行星的碰撞时间,假定在公元前3049之前的N年,则t近日点= 3049-2200 +N= 849 +N年。

算式2:远日点运动距离,S=-V初×t远日点+1/2a t远日点ˆ2,t远日点大致对应公元79年后太阳辐射降低至接近常态,t远日点=3049+79+N=3128+N年。因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随扩散距离越远,密度越低,且外围主要是气体物质,所以当密度低至一定程度,对太阳辐射的增加量就不大了。

未知数太多,只能定性分析,假设N=50年,则V初=1139.5年×a,S= 1253.63年×V初,S=1428511.385年ˆ2×a。

如果Nippur星的原轨道近日点距离S,按水星轨道长轴半径约7000万公里计算,则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的平均扩张速度V初=55837.84公里/年(即1.77米/秒),趋向太阳的加速度a=49公里/年ˆ2(即4.93×10-11米/秒ˆ2)。如果S按金星轨道长轴10850万公里,则V初=86,548.66公里/年(即2.74米/秒),趋向太阳的加速度a=74.95公里/年ˆ2(即7.54×10-11米/秒ˆ2)。以上数据看起来都具有合理性。

3)流星体撞击毁灭城市的原因

至少摧毁4个城市的流星雨应该也是源于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的轨道及周期变化。

在公元前3049年前后,因为Nippur星及后期碎块和气体团与地球的公转周期几乎相等,且距离很近,地球应该至少在几年至几十年内与Nippur星扩大的碎块和气体团反复遭遇,且每年2次。所以,除了撞击地球的巨大碎块(即导致地球轴偏和加速的气态小行星)外,估计还会有很多小碎块的撞击情况。然后,两者彻底错开后各自运转。

但只要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的轨道与地球轨道仍然相交,且近似在同一平面上,周期差异的时间积累必然会导致两者会再次遭遇,而且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持续扩大也会造成交错的几率加大和交错时间加长。当两者再次交错时,大量的固态物质碎块撞击地球,其中大部分应该是气态行星中气体原子和分子形成的固液态物质,这应该就是约公元前1872年前后几十年中,大量流星体撞击地球并毁灭至少4个城市的根源。

两次交错期的时间相隔约1177年,如果还能再次交错,则时间间隔应该更短。显然,在第二次交错后,由于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轨道进一步变小,不再与地球轨道相交,交错再无可能。

地外来物撞击和爆炸灾害——未解之谜的可能真相?!

从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与地球交错的碰撞情况来看,除公元前3049年被包含岩质物质的巨大碎块撞击地球外,其它碰撞应该都是撕裂分散的小碎块。

由于Nippur星作为气态行星,除核心岩质内核和弥漫物质层外,主要为氢构成的固液态物质。此类小碎块在撞击地球过程中由于气化、等离子体化、爆炸分散、化学反应等原因最终会消失,所以我们只能看到撞击及爆炸效果,但很难找到灾害的残留物。因此,我认为此类物质的撞击或爆炸灾害可以称之为气体物质的固液态撞击或爆炸现象。

其原理是:撞击地球的、主要由气体原子或分子所构成的固-液-气态物质(可能包含极少量岩石和金属物质)体积太大,在穿越大气层中并未完全损耗,所以在与岩质地表的接触过程中,由于气压阻力突变而产生气体的突发性高速膨胀。其原理与前面章节中气态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气态压力垫和空爆原理及效果相同,效果类似空爆效应,在此不再重述。然后,这些氢等气体原子会融合到大气层中消失,所以连撞击和爆炸残骸可能都找不到。

该气体物质的固液态撞击或爆炸现象及原理,或许可以合理解答如通古斯大爆炸、死丘(摩亨佐达罗)等众多地外来物造成未解之谜灾害的根源!

4)Nippur星到底跟哪颗行星相撞?

Nippur星与地球公转周期相等,所以其椭圆形轨道与地球同宽(即长轴相等),由于太阳必须处于椭圆形焦点上,因此椭圆越扁,轨道整体会向远离太阳的方向偏移(即近日点越近,远日点越远)。Nippur星椭圆轨道至少要与最近的金星轨道交叠,才有碰撞可能,与火星、水星轨道交叠所需要的椭圆形轨道更扁。

虽然前面的算式无法计算出Nippur星的轨道及撞击可能性,但从分析过程也可以看出,无论Nippur星与水星、金星或火星中的哪颗行星相撞,其结果理论上并无差异,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的运行轨迹主要取决于撞击时获取的动量(或角动量)。因此,只要Nippur星的轨道与多颗行星交叠,仅通过其轨道交叠性是无法判定出相撞的行星到底是哪颗。

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与Nippur星相撞的另一颗行星的公转和自转形态必然会发生改变,而且从撞击发生至今仅5000多年,星体间作用力肯定不足以将该行星的变化量掩盖或抹除。所以,我们应该可以从水星、金星或火星的异常运行状态来寻找线索。

偏心率是行星椭圆形轨道焦距和长轴的比值,偏心率越大说明轨道越扁。太阳系行星的正常偏心率普遍都很小,应该是源于太阳系吸积盘塌缩成恒星及原行星盘聚团成行星为统一过程,偏心率本身就很小,且所有行星原始状态必然有近似的偏心率。

太阳系拉普拉斯不变平面是理论上不变的太阳系所有物质公转和自转总动量矩平面,因多种作用力因素,行星轨道面原则上趋向该不变平面。由于太阳与木星质量最大,所以两者相互对转(原理同地球和月亮围绕共同质心对转)的理论轨道面最接近不变平面,实际上太阳和所有行星等物质的对转轨道与木星轨道也不在同一平面,但肯定与不变平面倾角最小。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金星的自转周期243天已经接近公转周期224天,说明它被太阳潮汐力作用的过程长期稳定(实际因金星为逆向自转,所以需要先减到0,然后再逆向自转加速到被锁定状态),未被打断。而且金星的偏心率极小,接近正圆,说明金星轨道必然是长期稳定渐变所形成的。即便金星逆向旋转可能源于碰撞,那也必然是极其漫长的岁月之前,然后在太阳系综合引力甚至银河系引力(太阳系公转引力同时也作用于行星)等多种作用下逐渐拉回到现在的近似正圆。所以,Nippur星与金星碰撞的可能性可以排除。

水星轨道的偏心率0.206和不变平面倾角6.34°最大,肯定不是原生时形成的,应该曾经被撞击过导致轨道的速度和方向变化。但水星与太阳形成了类似潮汐锁定(共振比例1:1)的3:2轨道共振状态,同样需要极其漫长的稳定渐变时间,除非撞击极其巧合的导致了这种状态,但概率太低,却也无法完全排除。

因此,与Nippur星碰撞的最大可能是火星。参考大质量行星的偏心率和不变平面倾角(行星质量越大,被其它天体撞击导致的轨道变化越微弱),火星的偏心率0.093排第二,远大于原生轨道规则的偏心率状态,且不变平面倾角1.67°排第三,极大可能是Nippur星撞击所造成的。

5)行星相撞导致的一系列天文灾难的可能性总结

综上分析,Nippur气态行星与火星(水星只有极小概率)相撞碎裂,不断膨胀扩大并向太阳螺旋陷落所形成的碎块和气体团运行轨迹能够合理解释:(1)BCE3049年气态行星碎块二次撞击地球;(2)当地球在BCE1872年前后几十年第二次与碎块和气体团轨道交错时,大量碎块撞击地球,导致至少毁灭了4个城市;(3)碎块和气体团随着逐渐陷落太阳,被物质蒸发而释放能量,从而造成BCE2200年-CE79年太的阳辐射量从剧烈增强至逐渐消失。

因此,在BCE3049年前,或许真的有一颗与地球相距不远的气态行星,由于和岩质行星相撞,从而导致地球遭遇了一系列连续性天外灾难,整体的计算和逻辑推理过程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12、地球物理变化及天文事件的过程分析总结

到此为止,源于历史谜题而引申的地球物理变化过程也全部解析完毕了(包含上一文章关于历法解析和大海啸原理内容),在此做一个分析推测总结。

1)未分裂前的盘古大陆质心应该位于地球自转轴的北极点,导致距今约2.03-1.996亿年的三叠纪-侏罗纪生物大灭绝的某种初始原因同时也导致了盘古大陆的加速分裂。

2)距今约1.8亿-9500万年,分裂后的欧亚、北美、南美-非洲、南极-澳洲四大板块漂移到赤道,且位置恒定。因海洋板块之间和与陆地板块之间的速度差,以及软流层沿板块缝隙上涌,从而生长出连接所有大陆的远古陆桥,形成了所有大陆环状连接在一起的大陆环结构。修正了大陆漂移说的地轴和分裂过程。

此时,包含南极-澳洲板块在内的所有大陆都处于热带区域,而热带气候条件促进了动植物的高速蓬勃发展,大陆环又促进了动植物(包含恐龙)的全球性扩散。

3)距今约9500万年前,因非洲板块与南美洲板块彻底分裂开,导致大陆环自转质量不对称。因质量不对称环状结构的自转力学运动,从而引发了大陆环在约9500-9300万年内漂移扭转了约90度(从美洲看为逆时针),也就是地球自转轴相对偏转了约90度(板块位置类似于今天的地轴方向)。

大陆环漂移将南极-澳洲大陆直接顶入南极圈,导致了南极-澳洲大陆区域恐龙的提前灭亡。

地球相对轴偏则导致了海洋板块对远古陆桥产生了速度差挤压,从而造成各远古陆桥的表层陆续破裂,并开始形成连续的海洋板块挤压带痕迹。但是,除欧亚与南极-澳洲远古陆桥的南半段应该被澳洲板块漂移抹除之外,原大陆环连接结构直到今天看起来依然存在,说明其底层连接结构虽然有所扭曲,但至今仍未彻底分离。

非洲大陆同期向东漂移,由于它一直处于赤道附近运动,所以其漂移过程对地球轴偏及大陆环几乎没有影响。但当它在距今约7000万年左右与大陆环接触后就不一样了。由于非洲板块质量肯定比大陆环质量轻,漂移速度快,势必会造成非洲板块顶着大陆环产生大陆环偏转量,从而造成地轴的相对轴偏量。然而,在软流层常温或低温情况下,所有板块的速度漂移速度及板块间速度差都很慢,甚至极慢,因此在距今9300-6500万年期间,非洲板块对大陆环的挤压偏转量很小,地轴偏转量几乎为零。

4)距今6500万年前,造成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即恐龙大灭绝)的小行星撞击或多颗小行星连续撞击等原因,同时也引发了地球活跃及软流层急剧升温。软流层升温导致所有板块漂移速度及板块间漂移速度差急剧增大,因非洲板块质量远远小于大陆环质量,所以非洲板块相对于大陆环的漂移速度差激增,两者挤压所造成的大陆环偏角急剧加大,即地球自转轴的相对偏转量急剧加大。

即便软流层温度不久后可能会下降到常温甚至低温状态,但已经造成的地轴相对偏转量已经存在了,在软流层常温或低温情况下,要想恢复原状态可能需要几百至几万甚至更多倍时间。

然而,可能源于造成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的小行星撞击震动,再加上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撞击震动,印度板块从非洲板块逐渐分裂脱离,向东漂移撞上了亚欧板块;接着就是距今约2900万年前的澳洲板块与南极板块彻底分裂脱离,向东漂移也撞上亚欧板块。因两板块漂移的质量分布变化和速度差挤压大陆环作用都产生了地轴的相对偏转,反而造成大陆环在前面已经偏转约90度情况下,又进一步偏转了约30度(总计偏转120度),形成了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地轴。

5)第四冰川纪大约开始于180-248万年之间,因全球气候严寒,陆地动物也包括人类的祖先古猿,只能在3049前地轴赤道附近的最热地区寻求存活、扩张和发展。第四冰川纪约1.65万年结束,约1万年前进入亚冰期,比现在仍低约8-12度,从长毛的猛犸象就可以看出当时气候的寒冷程度,说明当时的热带和温带都比现在窄很多。

我看过关于6万年最后一波智人为获取食物资源“吃”遍地球、灭绝大型动物的推理视频,我比较赞同,但我认为“吃”只是表象原因之一,本质根源应该是气候变化!“吃”必须有被“吃”的对象即动植物资源,当时只有赤道周边的动植物才能繁茂,人类容易获取食物,而最后一波智人在约1-6万年内到达中东、环地中海、巴基斯坦、印度、东南亚、中国、澳洲大陆等地区恰好都在3049地轴赤道15度范围内,完全吻合。之后,随着地球进一步变暖,智人才向高纬度地区延伸扩展。

但美洲智人1.6-1.5万年的迁移时间较大存在问题。一般认为亚洲人种是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但3049前地轴时期的古北极在加拿大阿拉斯加湾,北美洲西北部占北美洲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的区域都在北极圈内,白领海峡也在;而且当时比现在可能还要冷十度以上,并不适合人类生活,人类为什么要迁移北美洲呢?原始人类又是如何克服严寒的呢?因此,白令海峡这条智人迁移路线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如果不从白令海峡迁徙,亚洲智人又是如何到达美洲的呢?从地图来看,东南亚新几内亚岛至复活节岛之间有很多零散又接近的小岛,甚至可以延续到南美洲智利地区,大部分应该是前面分析的亚欧板块与南极-澳洲板块陆桥破裂的产物,随太平洋板块循环再生过程逐渐东移,这些岛屿是否成为人类逐渐扩张的跳板呢?还有,会不会类似于南美高原民族乌鲁斯人用芦苇建造的漂浮岛,随洋流漂到南美洲?又或许是分裂的小岛屿,因为岩石圈层基础太浅、质量太轻被洋流持续推动最终撞上南美洲带来了人类?这依然是一个谜。但从人种DNA溯源来看,美洲大陆的智人群落很可能与复活节岛人类来源的方式类似甚至是一致的,还有待未来揭秘。

6)距今公元前10000-3049年地球状态稳定,气候温暖宜居,是智人高速发展的阶段,基本对应各文明的新石器时代。人口大量增加,人类智慧大幅提升,在建筑、农耕、驯养、历法等方面高速发展,涌现了众多原始文明雏形。

7)公元前5000年前,全球曾经爆发过剧烈的火山喷发,原因未知,但造成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第一次严重衰退。

8)公元前3049年之前不久,可能有一颗被太阳捕获的游离气态行星(暂称为Nippur星)与火星相撞(水星有极小可能性),且形成了不断膨胀扩大并向太阳螺旋陷落的碎块和气体团。

9)公元前3049年,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首次遭遇地球,其中一个质量高达地球4.4‰的巨大气-液-固态碎块撞击到百慕大海域,其撞击动量导致地球轴偏约45度(北极点在北美阿拉斯加湾)且自转加速约1.4倍,让地球公转周期从约260天/年升至365天/年。

撞击同时造成大西洋至地中海海域产生了高达4000米以上的环形海啸波,形成了土耳其亚拉拉特山海拔4000米的搁浅船只遗迹。也因地球突发加速而海水滞后效应,引发了从赤道处600多米至两极递减为零的全球性速差海啸(理论计算的赤道处海啸中心点最大高度为902.5米)。两种海啸摧毁了全球早期较发达的沿海及平原文明地区,人口大灭绝,形成了全球大量主要文明的同时断代。

45度突发轴偏也造成了原赤道区域主要文明的纬度大幅升高,进入温带甚至接近寒带,气候变得寒冷,人类生活繁衍更加艰难。海啸灾难及气温变化至少导致人类倒退1000年以上,如美洲等部分地区甚至倒推回新石器时代水平,所以很多人类族群历史可能有两个新石器时代的反复过程。

此外,地球轴偏及加速也造成了全球海平面低纬度上升(赤道最高达48米)而高纬度下降,很多早期沿海城市地区被海水淹没。

但轴偏也造成了南极大陆被顶到南极圈内,导致两极可积累冰川的陆地面积至少加大1/3,冰川位置逐渐迁移且在陆地区域大幅积累,从而造成全球海平面此后约1000年内又下降了12.53米左右。

10)约公元前2200年,不断膨胀并接近太阳的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物质开始接触太阳并蒸发,导致太阳对地球辐射量激增。依次造成了从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2015年、至公元前1645年、至公元前1050年、至公元79年之前的四轮“温暖繁荣→超级旱灾→火山爆发→暴雨洪水(火山灰降温效应)并降温”变化过程,灾害程度逐渐减弱。

其中第一轮的暴雨洪涝就是历史上大禹治水、马尔杜克治水和诺亚方舟等记录的超级大洪水。而每一轮过程的早期都是动植物和人类快速蓬勃发展的阶段,中后期开始因旱灾逐渐严重,引发大量的饥荒战乱,导致朝代更迭甚至文明灭亡。

太阳辐射激增也导致了地球软流层升温,在2000年内回偏约15度,板块平均漂移速度即相对轴偏达731.5米/年,最大漂移速度可能超过1000米/年以上。纬度降低导致原主要文明地区正常气候有所升高。

11)公元前1872年前后几十年,当地球第二次与Nippur星碎块和气体团交错时,大量小碎块撞击地球,至少毁灭了摩亨佐达罗、索多玛、蛾摩拉、卡巴德奇亚等4个城市。

12)公元79年左右天火灾难结束(其实没有没完全结束,不过危害很低可以忽略),一直到今天,全球气候相对稳定宜居,人类仅2000年就扩张了几十倍、近百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未来的地球自转轴(板块漂移造成的相对轴偏)应该还会继续向原3049前地轴近似状态回偏,也就是大陆环滑动会造成亚欧大陆向南漂移而美洲板块向北漂移,且大陆环也会继续扭曲,与目前板块移动趋势相符合。但因2000年前至今软流层温度都很低,所有板块的漂移速度都会极慢。

现在返回头再看,原来北美霍皮族人流传的三代文明小太阳纪可能才是跨度最大的人类大事记,明确说明了公元前3049年地轴偏转以及冰河期情况。

人类的这种跳跃式发展充分说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极度依赖于地球物理环境条件,最重要的就是气候条件所带来的温度、水、动植物等资源状况;反过来说,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也体现了地球气候变化过程以及更深层次的地球物理变化过程!

上述分析完全属于中国人首先发现的:

1)通过地球物理、历法、数学计算、逻辑推理、地图测量,结合历史、考古、古文字、古生物、地质、气候、科学检测等多方证据,建立了综合论证的地球历史分析体系(包含人类历史)!

2)可以科学合理的解答人类历史和地球物理2亿多年内众多的历史谜题,包括恐龙全陆地繁荣、南极恐龙提前灭亡、南极温暖的原因、百慕大怪异情况、公元前3049年史前大海啸、玛雅卓尔金历法、亚特兰蒂斯灭亡、玛雅先民灭亡、公元前2015年史前大洪水导致全球主要文明同时断代、四轮旱灾导致夏商周断代等未解之谜。

3)科学合理修正了苏美尔、圣经、玛雅太阳纪、古埃及第一王朝、夏商周断代史年表,建立了五千多乃内人类历史较准确的时间轴线,可以为全球文明的关联历史和考古关联分析提供年代依据参考。

4)修正了盘古大陆分裂的地轴方向及过程(大陆漂移学说)、爱因斯坦支持的地壳高速漂移、地球板块漂移驱动力、沿海造山运动、大洋中脊及海岭产生等地球物理理论,发现了远古陆桥和大陆环结构的产生机制,和中古至今的运动过程及影响,解析了2亿多内地球板块运动的详细过程及原理。该体系能为远古地球和人类历史分析提供环境参考依据,有效分析解读历史真实情况和重新解读修正历史真实情况。

上述通过物理、数学、历史、历法、考古、地球物理、古生物等大量综合论据逻辑推理的分析体系以及论证结果,或许能改变全球教科书的内容!!如果验证正确,或许不亚于生物进化论吧!

而且这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在全世界首先发现的自然科学和历史研究的重大发现!!或许能促进中国走在全球人类历史和地球物理研究领域的最前沿,促进由中国人引领全球历史和地球物理的研究发展!而不是总跟在西方后面跑!缺少话语权!

(原创:牛春咏)

个人感言和呼吁:

1)难道中国人和民科就不能研究出国际领先的科学理论吗?!

2)因为害怕犯错误,难道期刊、出版和科学研究机构就无视甚至封杀可能颠覆、创新和引领全球历史和地球物理发展、可能为中国争光的、相对严谨的科学推理吗?难道只有学术界领域的权威机构和人士才可以发稿和发行书籍?即使内容不科学不严谨也能在国内发售!也可以把国外书翻译到国内即使内容不科学,或翻印过去的老书,因为不会犯错误,而民科创新的发现,因为缺少后台背景背书所以没人敢接?!

3)考古是纯事实不用说了,但在全球历史研究、地球物理和自然科学研究方面,难道中国永远跟在国外的后面吗?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引领全球人类历史和地球物理研究发展呢?!

我从来没说过我的推测论证绝对正确,但我是通过物理、数学、考古、历史等大量综合证据一步步推导论证,比一些院校或国内学术界通过单一领域分析的历史研究更加具有科学性!其实我也希望学术界能论证该推理体系是否具备可能性,如果验证正确,可能不亚于生物进化论!其延展研究内容非常庞大,可能促进中国走到国际相关领域研究的最前列!

算是我个人呼吁吧!科学研究纯粹点更好!

此外,近些年中国南方地区干旱、河流枯竭等情况加重,全球极端气候越来越多,全球火山地震开始频发,就类似于公元前2200年-公元79年四轮地球活跃导致灾害的情况,说明地球内热积累导致板块运动活跃,未来的旱灾、火山、地震可能会越来越多。只不过目前的气候灾难问题并不像是外部古代太阳辐射加强所致,而可能是人类造成温室效应等诱发,继续持续可能会产生类似炎黄-夏-商-周末期导致断代的超级干旱、全球火山爆发及暴雨洪涝等情景。

拭目以待吧,期望人类减少内耗,早些走出地球、征服宇宙!